写点什么

智能汽车颠覆世界!(28 天写作 Day28/28)

用户头像
mtfelix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2 月 05 日
智能汽车颠覆世界!(28天写作 Day28/28)

28 天,大致按照既定框架完成了一个小白入门专题:智能电动车。


到今天感慨良多。


最后一篇,就是想写点总结性的东西,但简单把前面 20 多篇的内容做个回顾也是无趣。


索性,升华一下,想探究一个问题: "智能汽车会改变未来社会吗"?


于是,把"智能汽车 改变未来社会"作为 query 去谷歌了下。


很幸运地,发现了陈清泰先生的一篇发言稿(文献[1])。


读了一遍,不过瘾,又读了几遍,想做些凝练梳理,发现都是枉然,一个字竟然也不想换。


算了,我干脆还是原封不动的摘录下来,作为我这个小专题的结束篇,真是蓬荜生辉哦!


真的,推荐看到这篇小文的你,也多读几遍。


我真想把他一字不差背下来,视角宏大深远,论述精辟全面。


也是绝了,这会耳机里正好开始放到久石让的《天空之城》,意境真是切合之极。

陈清泰: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 未来将成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原文转载[1])

陈清泰,男,河北丰润人,1939 年出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工业经济。(百度百科)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1])


(2021-01-18)

尊敬的苗圩主任,我们这个会开的时间长了一点,但是我感觉每个发言都非常精彩,我也感觉收获非常之大。下面我就想就未来的汽车和发展形势谈一点我的看法。


智能汽车正在颠覆功能汽车,它比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手机的影响范围更大,对经济社会的改变更加深刻,造福社会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第一,对未来汽车的再认识。

我们仍然处在汽车产业激烈动荡变革的过程之中,只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未来的汽车才能把稳前进的方向。苗圩主任刚才在演讲中对智能汽车做了全面的阐述,我非常赞赏。我想对这个问题再讲一点我的看法。


这次汽车革命不是孤立进行的,与它并行和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因素与汽车变革的交融互动对未来汽车的电动化、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因此我们要把未来的汽车放在一个更大的范畴,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评估它的发展前景、部署它的未来,把稳方向。


未来的汽车是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强大载体,是把绿色能源、智能电网连结在一起,新一代移动通讯相衔接的一个重要纽带。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拉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支柱性、引领型数字化产品。它有极强的能力,广泛吸纳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智能,它是众多产业融合创新的数字化大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高技术公司的渗透,它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它与传统汽车相比,它的属性变了、定义也变了,边界也变了,它正在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数字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的数字化电子电力产品、电子信息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移动互联网产品,它由一个从 A 到 B 的移动工具转化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


电动化只是这场汽车革命的序幕。目前人们所关心和担忧的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问题,我想再过五年或八年就会成为过去。而未来造福社会,深度改变人们出行体验的是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这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未来的汽车超过 80%的变革来自电子电器构架和软件,机械部分只是软件的执行机构。这句话是我补充的。软件定义汽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使汽车具备了自我进化的能力,使它由一个买到手就开始落后的死物,转化为一个可以不断进化的新物种。


驱动汽车功能进化的是数据,而保障数据采集、处理和利用的是软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并不夸张。也就是说,同样的汽车、同样的芯片、同样的算力,但数据丰富了,软件迭代进步了,不仅可以不断给用户提供安全、暖心、愉悦的新服务、新体验,而且根据用户的偏好不同,汽车可以成为“千车千面”的个性化产品和系统。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厂商和用户之间将由一次性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全生命周期的合作关系,形成用户不断提供数据、厂商不断扩展服务的良性循环。厂商将由“制造”转化为“制造+服务”。


但“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正在使传统汽车面临严峻的挑战,隔行如隔山,面对如此大跨度的新技术群,车企很难单独把它们拿下,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成功之路。

第二,汽车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带来了新的机会。

从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看,每一次汽车技术的重要突破都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密切配合的结果,一般来说整车企业在技术集成上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却大多出自于零部件公司。比如汽油喷射、涡轮增压、防抱死刹车、安全气囊、子午线轮胎等等。汽车强国的底层应该是零部件强国,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使传统零部件体系的 70%以上面临重构。未来汽车这个新物种使汽车零部件的概念和范畴已经发生变化。从动力系统的储能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功率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计算平台、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到车载控制系统、高清地图、网络通信、云控平台、AI 计算等软件,都成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价值链也在迅速改变,软件是未来汽车的基础和竞争力的核心,有机构预测,在整车成本体系中软件占成本的 15%会上升到 60%。


目前,新型零部件技术的壁垒还没有形成,存在着很大的创新空间,这就给新的进入者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的零部件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可喜的是,新型供应链涉及的信息化、网联化、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状况良好的领域。要抓住时机,针对系统软件、车载芯片、功率半导体等“卡脖子”环节,下大工夫,力争一项项突破,成长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新型零部件公司,培育出更多的“小型巨人”,做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可控,打牢我国新型零部件的基础。

第三,把新能源汽车放到绿色化基础之上。

汽车电动化是兑现《巴黎协定》减排目标的一项根本措施,是主要国家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淘汰燃油车、推进电动化的根本原因。为此,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应用之后,必须与化石能源的电力脱钩,把汽车的电动化放在绿色能源的基础之上。与新能源汽车并行的恰恰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当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总量超过电力总量一定比例的时候,在能源基础摄食中必须保有较大的储电能力,否则大量电能将被弃失。

未来的汽车,将是能源互联网体系中的一个个单元,是存储和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当电网接近高峰时放电,进入低谷时充电,它与可再生能源构成了最佳搭配。


未来的汽车数量庞大,总体有强大的储电能力,足以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发展。目前虽然有多种储能手段,但从灵活性、储电规模和储电成本等方面看,车载电池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一条根本途径。


目前,主要国家政府纷纷提出最早在 2030 年开始逐步淘汰纯内燃机汽车的计划,资本市场也已“选边站”,支持头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施压传统车企向零排放转型。


最近我国向世界承诺碳中和,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当中,道路交通消费大约占 10%,而且还在迅速增长之中。道路交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很大的挑战。接下来,我国汽车电动化进程不应依据汽车产业发展状况设定目标,应当转向按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倒推到各个时间节点道路交通减碳排放的限值,再折算出汽车电动化应该是多少比例。据此相应地规划和推进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充电桩、加气站等新基建,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第四,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

有关方面预计,到 2030 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 1500 万辆,保有量将达到 8000 万辆,新车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将占 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到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和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等,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政府要为未来做好顶层设计。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信息、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至关重要。如果把握得好,我想我们完全可能成为一个赢家。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以上为陈先生演讲稿

infoq 今天的新文章: 《当我们聊车联网、智能汽车时,其实是在聊什么?》

infoq 官网今天也是神同步,上了一篇文章: 《当我们聊车联网、智能汽车时,其实是在聊什么?》

大家出门去看看吧。

参考文献

往期传送门


发布于: 2021 年 02 月 05 日阅读数: 217
用户头像

mtfelix

关注

内心平静是一生的追求 2018.01.17 加入

简单的技术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智能汽车颠覆世界!(28天写作 Day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