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背景 (28 天写作 Day25/28)
今天学习下关于新能源、碳中和相关的大背景。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提到'新能源'
文献[1]是去年 11 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其中,提到了新能源方面的规划:
1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中,明确地提到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动词是'加速壮大'。
煤炭时代成就了英国,油气时代成就了美国,then?
“碳中和”将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甚至是贸易和投资进入的“门槛”,并有可能因此形成“基于新规则的国际秩序”。(文献[2])
看来,'碳中和'是我国发展契机。
碳中和:指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实现“零排放”。
相关背景:
(文献[3])2015 年 12 月,《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签署,其核心目标是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远低于工业革命前水平的 2 摄氏度以内,并努力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在 2030 年之前减少一半,在 2050 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即碳中和。为此,很多国家、城市和国际大企业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并展开行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对于碳中和非常积极:
2020 年 9 月,我国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 年 12 月 12 日,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风电、太阳能发电在 2030 年的装机容量指标——二者的发电总装机将达到 2019 年底的三倍。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为 2.1 亿千瓦、太阳能 2 亿千瓦。
这个空间很大啊!
对于国家民族,这个战略意义也蛮大
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过:
新能源很可能成为中国继 5G 之后的又一个领先全球的行业。 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利益重新分配,各个国家在全球分工中将有新的角色。
柴麒敏认为,“碳中和”将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全球性标准,甚至是贸易和投资进入的“门槛”,并有可能因此形成“基于新规则的国际秩序”。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碳中和'
感觉是一种自己倒逼自己进步的大战略。
欧美碳中和的背后动机之一,是为了掌握未来的话语权。
曾有舆论认为,“碳关税”和“碳减排”是欧美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的遏制。
我们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原因,文献[2]给出了很好的解答。
中国加入这场竞赛的重要目的,则是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第二次转型。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成为外界眼中高耗能、高污染的典型。
中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也进入到了一个低增速、低增量的阶段,正是谋定改革开放后第二次经济转型的关键历史期。
"碳中和愿景的实施将使中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实现绝对脱钩,将促进经济真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柴麒敏称,这是中国从自身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战略作出的判断。
交通行业将从燃油车向电气化转型加速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加速碳中和的路径,但是替换的过程还有很大空间,未来增速将非常恐怖:
(文献[3])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呈指数级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2019 年电动汽车的全球销量突破 210 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 2.6%,同比增长 40%。66 个国家、71 个城市或地区、48 家企业已经宣布了逐步淘汰内燃机、改用零排放汽车的目标。中国和挪威等国都发出强烈政策信号,要大幅提高电动汽车的比重。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 120 万辆,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预测 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 1188 万辆,2031 年 2400 万辆,电动车份额达 49%,其中, BEV 销量 1700 万辆,占比达 70%。
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等。
据中汽协预测,2021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 2630 万辆,如果算 20%,那就是 500 多万辆。
未来五年到十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态势!
参考文献
往期传送门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mtfelix】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73e4955256f1a488f2df31fbb】。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