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谈谈控制感(13):为什么是旁观者清?

用户头像
史方远
关注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02 日
谈谈控制感(13):为什么是旁观者清?

有一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想必你有时也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给好友提建议时,总是思路清晰;但自己遇到问题时,就容易出昏招。



其实,历史上很多名人也是这样的。



据说,古代犹太王国的国王所罗门,特别擅长给别人提建议。如果你有什么疑难,去问所罗门,他就能告诉你该怎么办。很多人从很远的地方专程来向所罗门寻求建议。所罗门说出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他的建议也确实好使!所罗门,真是智者中的典范啊。但问题是,如果我们考察所罗门自己的生活,会发现他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他放纵感情娶了很多美女,贪图钱财还爱向别人炫耀。他只有一个儿子,却没有好好教育,以至于所罗门死后,儿子成了一个暴君。



你看,这么聪明的人物,能整天给别人提建议,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没过好。这就是典型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那么,为什么旁观者清呢?其实是旁观者视角让我们增加了控制感。



当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能够换一种视角,从旁边观察自己,就能够发现“当局者”身边更多的因素,包括他面对的事情、所处的环境、思考的路径、感受到情绪等等。这个“观察的自己”,让你拥有一种全局视角,会增加自我的控制感。



这有点类似打游戏,开局的时候,地图一片漆黑,你处于一种未知状态,这时候控制感就比较弱,当地图慢慢探开,了解了周边环境之后,你的全局掌控感就会逐步增加。



这方面还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做特里尔社会压力测验。



伊森·克罗斯(Ethan Kross)是密歇根大学情绪与自我控制实验室的主任。在一项实验中,他和同事给志愿者做特里尔社会压力测验,就是让志愿者们准备一个演讲,论证为什么他们是某份理想工作的最佳人选。在这次做特里尔测验时,在志愿者准备好演讲但还没说之前,给他们3分钟时间来思考自己的焦虑感。研究人员要求一组志愿者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同时,研究人员让第二组跟自身保持些距离,以第三人的视角评判自己:“为什么某某(比如卡罗琳)会有这种感觉?”然后,他们都在一组公正的裁判前演讲,第二组“保持距离”的志愿者演讲所获分数更高,并且他们的感觉也更好。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演讲前后表达的“太糟了/不好”之类的负面情绪也更少。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眼前的威胁过去后,保持距离仍然有用。研究表明,回顾最近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时,如果人们以旁观者的视角来描述的话,他们会感觉更平静。保持旁观者视角这个办法的良好功效似乎还可以长期持续,让人们在下次面临紧张状况时更容易保持镇定。



所以,当你感觉遇到压力或者困境时,不妨换换旁观者视角,也许能够给自己更多控制感,从而想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参考:

《七堂思维成长课》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相关链接:

谈谈控制感(1):控制感与职业方向选择

谈谈控制感(2):怎么让我们更健康

谈谈控制感(3):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谈谈控制感(4):损失的后果很严重

谈谈控制感(5):怎么破控制感损失的局

谈谈控制感(6):虚幻的控制感也好用

谈谈控制感(7):底线思维与控制感

谈谈控制感(8):元控制感

谈谈控制感(9):提升控制感排名第一的武器

谈谈控制感(10):怎么做一个靠谱的人

谈谈控制感(11):这样提升控制感,谁都能做到

谈谈控制感(12):选择什么样的工作



发布于: 2020 年 06 月 02 日阅读数: 101
用户头像

史方远

关注

博观而约取,得鱼而忘荃 2018.02.27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谈谈控制感(13):为什么是旁观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