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出行业平均薪资招人?
以前在商学院看到卫哲分享阿里巴巴招聘的一个方法:人才的地极差。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用远超出这个岗位行业平均薪资去招聘。举个例子,这个岗位行业的平均薪资是 1 万,你要是去原来 8000-10000 的人群里找,那只能算是正常薪资,他入职后,并不会产生公司给我这么多钱,我要努力工作的心态。但你要是从 3000 元的人群里找,那就是翻了三倍,他一定会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为什么?因为失去后很难找到同等薪资的公司。这超出的薪资,就是激励性薪资。
如果你想执行激励性薪资,你得先考虑下面三个问题
1、你得知道招聘什么样条件的人能给你创造出超出 1 万的回报。模糊标准也是标准。
2、招聘效率会降低,原来你招 1 个人,从 8000-10000 里找,面试 10 个人能招到一个合适的。但现在从 3000-4000 里找,可能要面试 100 个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
3、招到人之后,还需要对该岗位进行考核和淘汰。以前的那种铁饭碗,给再多工资都激励不了人,因为反正不会失去。也就不会出什么成果。
用这个方法招聘的公司并不多见,可见并不是适合所有公司。我们可以拆解下这个理念,看看它背后的道理。
原来行业平均 3k,现在公司给 10k,超出的 7k 是激励性薪资,也就是说,通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能给企业带来超过 7k 的一个回报。这有点困难,但如果是 5k 呢,比行业平均薪资高 2/3,通过效率为企业带来超过 2k 的回报还是比较容易达成的。
在深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在意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呢? 那些无法量化,无法在工作过程中被监督的工作,那些依赖员工责任心和自我激励的工作,才适用通过高薪资来激励。如一些技术岗、管理岗。
分析到这里,我理解了为什么一般薪资上涨到一定程度后,都会有一些考核薪资。这其实就是变相的激励性薪资。做得好就多拿点,做得不好就少拿点。不放到基本薪资里,是企业为了减少风险。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像阿里一样既有钱,能承担招错人的风险。又有人,不怕淘汰员工。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石云升】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f539493d6abac35b26afd557】。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