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第一期:基于深度学习的日志异常检测
学术论坛·第一期
推荐阅读时长:10min
前言
学术论坛第一期,我们便有幸邀请到了北大在读博士生,云智慧智能研究院算法研究实习生黄同学作为主讲人,为我们带来其对深度学习在日志异常检测领域应用的理解,并分享了最新发表的论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围观吧~
学术论坛内容
#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分很多方向,包括视频异常检测、医疗异常检测等。异常检测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的广泛应用。比如基于 CV 的异常检测,可以检测是否是恶性肿瘤。云智慧智能研究院主要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调用链异常检测与日志异常检测三个方向进行研究。
# 指标的异常检测
指标的异常检测分为业务指标异常检测与技术指标异常检测。任务指标就是与业务相关的指标,比如网站的浏览量,访问量,商品的购买量等都属于业务指标。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电脑、服务器等设备的 CPU 使用率,内存的使用情况等。指标异常就是指业务指标或技术指标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增的现象,比如一个网站的浏览量从每天大概 500 次访客,突增为 10000 次;物理内存发生突增等。而对指标异常的检测的主要就是对异常指标的检测。
# 调用链异常检测
通俗来说当登录 QQ 时,点击登陆按钮以后,系统就会去前端调用服务器,服务器又会去调用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收到调用指令后会对密码进行一个检查。所以整个登陆流程就是一个采用 request 的一个调用关系,也就是调用链。而调用链的异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异常,一类是内容异常。当在调用过程中,如果通常情况下是 A 调用 C,C 调用 D 的调用关系,但是突然有一天 A 不去调用 C 而是直接调用了 D,那就可能是 C 这个服务器发生了异常导致 A 没法调用,只能直接调用 D。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是调用链的调用结构发生异常。
内容异常就是通常情况下 A 调用 C 的响应时间是 5 秒,比如有一天我们发现 A 调用 C 的响应时间花费了 1min,那可能就是 C 的调用内容与往常不一样也就是发生了调用内容上的异常。
# 日志异常检测
日志数据,属于半结构化的数据。由于日志数据的数据量非常巨大,因此一旦发生日志异常,运维人员在大量的日志数据中查找异常就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巨大并且消耗成本的工作,因此将人工智能引入到日志异常检测中来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日志数据图
# 日志异常检测的特点
日志异常检测首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异常,异常一定相对于正常来说,因此相对于正常的样本数量而言,异常的数据样本是非常少的。那么在进行异常检测的过程中,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就是面临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第二个特点就是对于日志而言,不同的系统产生的日志格式不同。比如下图中 HDFS 的日志数据的第一项不是日期,但是 Hadoop 的第一项就是日期。因日志数据格式不同,在我们想用一套比较好的算法,统一地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时,就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第三个特点就是日志其实是一个半结构化的数据,同时还包含一些参数。如下图 Apache 日志样例数据的第三排和第四排,其实这两条日志数据是想表达同样的内容,只是参数数据不一样。虽然我们读起来很容易,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电脑没有办法那么聪明地去识别,它非常可能会把这两条日志认为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日志。所以如何处理这样的具有半结构化特征且参数不一样的数据,就成了日志异常检测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日志样例数据
# 日志解析
由于日志异常检测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在日志异常检测之前我们会有一个环节叫做日志解析。日志解析的目的就是把半结构化的数据处理为成结构化的,同时将参数提取出来。这时即使两条日志的参数不同,但是当把它都用星号来代替的时候他们就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event template”称之为日志模板,最终人工智能就是对这个日志模板进行处理,电脑或者算法就可以识别出哪些数据是同一类的。几十万条日志数据在通过日志解析后,就被统一成了几十条或者是几百条的日志模板,再通过识别最终的日志模板的一个语义信息就可以明白日志的内容。
# 日志异常检测的方法
1、传统方法:
传统的日志异常检测主要有基于统计特征、基于关键词、基于聚类的方法。
基于统计特征的方法:当进行日志异常检测时,我们可以采用统计窗口日志数量的方法进行异常检测。比如可以将时间窗口设定为 10s,我们如何判断在 10s 有没有发生异常呢?正常的情况下,假设我们每 10 秒钟产生的日志的数量都是五条六条的数据量。但是突然有一个 10s,产生了十五条的日志。那就跟之前的那个日志数量相比,就是一个突增的异常现象,这时可以理解为异常导致日志系统不断的提示报错。这种异常就是一种简单的基于统计特征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关键词的异常检测:日志数据本身包含相关的语义信息,例如"error"和"failure"。当日志中出现了这种关键词,我们就把这种词汇提取出来,这样就可以捕捉日志异常的一些信息。
基于聚类的异常检测:日志数据的日志信息都有一定的特征,将一些相似的特征聚集在一起,然后分为几个类。比如说 50 万条日志信息,根据它特征的相似度,把它分成四个类:A 类、B 类、C 类与 D 类。当出现一条新的日志数据,我发现它不属于 ABCD 四类中的任一类。此时就认为这条日志数据为异常数据。
2、深度学习方法: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进行日志异常检测,从研究方向上主要是有三种:基于监督学习、基于半监督学习与基于无监督学习的日志异常检测。当然在深度学习中还有强化学习,但是在日志异常检测领域,强化学习的应用还没有得到一个广泛的认可。
人工智能的应用面非常广泛。深度学习只是人工智能包含的机器学习分支下的一个小分支。除此之外人工智能还包含很多别的分支,例如规划安排,应用案例如滴滴打车,基于乘客和众多司机当前的位置,给乘客匹配哪辆车是最好的?其实人工智能在 1950 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被研究了,但是那个时候的人工智能还尚未被市场认可,相关研究者普遍都找不到合适工作。随着我们的计算资源和互联网数据呈几何式的增长,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迎来了它的春天。近些年来深度学习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深度学习应用的研究也是越来越火。
人工智能分类
人工智能发展图
深度学习主要是包含三类: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其中最简单的是监督学习。
何为监督学习?对于每一个"log sequence"而言会有很多日志 message。为了得到一个"log sequence",通常会有很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按照时间窗口划分来得到"log sequence",比如 10s 一个间隔就是把 10s 间隔内产生的所有日志都归于一个"log sequence"。监督学习通俗点来说训练模型就像在做已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日志数据可以比做训练时的题目,标签就是它的参考答案。我们将通过做完题目以后不断跟标准答案进行比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做题的水平和能力。而测试集就像对训练结果的阶段性成果检测,类似于考试的方法去评判模型训练结果的好坏。这就是监督学习的一个主要的思想。
半监督学习指的是我们平时练习的资料中有一部分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一部分试题是有标准答案的。而没有参考答案的那些试卷的,也是包含知识信息,能够在进行真正考试的时候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没有答案的练习试卷进行训练,就是半监督学习探索的重点。
无监督学习训练集没有标签,是学习资料只提供试题但没有标准答案的训练方法。就像老师在期末考试前会给同学发往年的试题,但这些试题没有答案。这个时候对于同学们而言这个试卷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可以通过往年试卷题目捕捉试卷的一些出题特点,从而应付接下来的考试。这就是无监督学习的主要思想。
深度学习示意图
# 论文分享
这篇论文是基于监督学习的深度学习提出的一种异常检测算法,创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深度模型 Translog,用自然语言语料库对该模型进行了预训练,使其可以获得更好的语义嵌入向量,同时采用编解码充分捕获日志模板的语义信息。
Translog 模型的框架如下图所示,它首先通过日志解析的方式将所有的原始日志数据解析为相应的日志模板,这些日志模板再通过一个编码器,将日志模板中的语义信息充分捕捉,最后通过解码器输出结果"0"或者是"1","0"代表是日志数据是正常的,"1"代表是异常的,本质上是一个二分类的工作。
Translog 模型
该模型的一个创新点是编码器,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encoder 中 s1 代表一个日志模版,每个"log key sequence"有很多日志模板,我们以"log key sequence"为输入单元。日志原始数据首先会经过一个预嵌入层,提取日志语义的顺序信息,然后通过注意力模块、Residual 模块和 Layer Normalization 模块。注意力模块主要检测日志中哪个语义日志模板对日志异常检测的贡献度高。Residual 模块和 Layer Normalization 模块则是进一步对日志数据进行规范化,最后通过对这三个模块结果的多次叠加,得到日志语义信息。那么日志原始数据通过编码器对日志语义信息进行编码后,就会得到"0"或者是"1"的输出结果。
编码器原理图
为了验证模型的训练效果,分别在 BGL、HDFS 和 OpenStack 三个真实的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 Translog 模型在精确度、召回率和 F1 分数三个不同的一个指标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Arvin.Huang 黄啸嵩
审稿:Bowen
编辑排版:Mia 乔娅婷
本期智能研究院的学术论坛分享就到这里了,小伙伴们期待学术论坛带来哪些方面的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呀~
END
点击下方链接|一起跟着视频学习
基于深度学习的日志异常检测分享_哔哩哔哩_bilibiliwww.bilibili.com/video/BV1ib4y1m7fg?share_source=copy_web
发布于 09-01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云智慧技术社区】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775f071ef30d88d413bdfc88b】。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