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面霸需要面试多少回?
极客时间《朱赟的技术管理课》学习笔记 15
19 硅谷面试:那些你应该知道的事儿
2018
基本上没有面试的经验,估计刚开始出去面试会死的很惨,特别是在年龄不占优的情况下。
前面说了,自己打算在 2019 年解决自己的编程硬功夫问题,也就是算法能力;不过系统设计这个部分估计就只能按照感觉去讲了,毕竟缺乏足够的经验;工作经验也是一个死穴。
刷题是必须的,否则实在是手生,一直没能够参加那个看上去很棒的 ARTS 活动,不妨捡起来。
“扎实的基本功、出色的业绩、简历上的闪光点”,暂时都没有,那么以后会有么?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愿意去面试几次,被打击之后,估计会更有学习的动力。
2021
经历过大概 10 次以上的面试,不过大部分都是项目经理类的岗位,也没有面试过大厂,所以几乎没有遇到过 3 轮以上的情况。
我遇到的多轮面试一般是部门经理、公司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一般来说似乎部门经理是拥有相当大的决定权的,毕竟是直接用人的领导。公司管理层一般只是把关而已,聊天为主。人力资源负责把薪资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当然是对公司来说的。
小公司一般只有一面,只要老板觉得没问题就可以。
不过也能够感觉到公司招聘成本还是挺高的,一方面公司找不到合适的候选人;另一方面就是还有很多求职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看了这篇文章,我能够理解为什么硅谷的公司会愿意搞 6 轮左右的面试,算法编程、系统设计、工作经验,每个考察点面试两轮,基本上就已经六轮了,还没有计算人力资源的那一面。
找到合适的人选代价很高;如果不行,招到不适合的,对公司来说也许代价更大。
当然,这样的面试强度,估计只有硅谷公司或者国内的互联网大厂才能做到,主要是有足够多并且足够好的候选人。
只是我略微有些怀疑,国内一些公司的多轮面试是否能够设计的如此巧妙。
关于内推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对于“内推”的迷信,特别是是否与被推荐者共事过,是否为其能力担保,真的是灵魂拷问。
关于面试,推荐极客时间的《面试现场》专栏,我觉的平均下来每年都应该面试一两次,哪怕不想跳槽,也可以保持一下状态。
另外,面霸不需要面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