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百度 AI 工程师,还要会“相牛”?
百度 AI 工程师每年春暖花开就去养牛场,做什么?
三年前,一通来自蓝奥云牧股份总裁王永生的电话,将百度 AI 工程师阿权吸引到了通辽这个素有“内蒙古粮仓”和“黄牛之乡”美誉的城市,自此,阿权成为了各大牛场和牛市的“常客”。他要给养牛行业带来新的改变。
蓝奥云牧作为内蒙古畜牧服务行业重点企业,是中国畜牧业协会(CAAA)会员单位,现有 8 家子公司,涵盖了互联网服务平台、第三方兽医实验室、防疫服务、养殖培训、科学饲喂、物流中转等全方位畜牧养殖服务。
尽管内蒙古牧区有一些像蓝奥云牧这样一直在积极推动畜牧业现代化和“科技兴农”的企业,但在牛的交易、流通环节,畜牧业整体仍呈现出一种原始、落后的模式。
▲ 伊胡塔牛市
据王永生介绍,目前,极大多数牛的交易仍集中在线下的牛市,每逢开集日,各大牛市人声、牛声、车声鼎沸,牛贩、买家、“牛经纪人”集聚于此,不仅市场交易环境十分传统繁杂,各家牛的无序接触容易造成口蹄疫、布病等疫病爆发的风险,牛的议价环节还长期由“牛经纪人”掌控,他们的“相牛技艺”让牛的定价不够清晰透明,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
“畜牧业养殖、交易、流通的环节,亟需一个真正完美的整合解决方案和标准的数字化体系,我们希望通过百度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改进活牛交易、流通、养殖整体的活体数字化的过程。真正实现让卖牛人多卖钱、买牛人少花钱、养牛人更赚钱,将‘中国活牛交易’建在云端。”
王永生的一席话打动了百度飞桨团队,也让阿权等工程师认识到了畜牧行业发展的巨大缺口,这是 AI 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给每头牛建起自己的“电子简历”,让养殖和交易过程可知可控,极大降低养殖风险,提升养殖户的收益。
每年通辽市活牛年交易规模近 200 万头,交易额超过 300 亿元,辐射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牛的核心交易环节掌握在“牛经纪人”手里,他们的眼睛就像一台 X 光机,似乎能透过牛皮,把牛的肌肉、骨骼看得清清楚楚。只要看一眼,他们就能知道一头牛有多重、一天能长多少斤,甚至还能知道小牛犊养到最后是赚是赔。仅通过肉眼的观察,金牌“牛经纪人”能将牛只重量误差控制在 5 斤以内,甚至能挑出品质更好、病死率更低的牛。
然而,“牛经纪人”的“相牛”绝技靠的是常年累月的经验积攒,很难为外人道。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已然制约着行业的进步。飞桨团队于是开启了“AI 相牛”的探索,希望能够将传统相牛人的经验转换为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让机器也能一眼识别牛的体重、体尺。
▲ 众人合力的传统牛只称重
“AI 落地需要数据+算力+算法,算力算法没什么问题,数据是很大的门槛。”阿权介绍到,早期由于数据的不足,飞桨团队仍需要通过人工拍照和测量来采集活牛数据。通常一头牛就要花上 1 小时以上的时间,每一天好几个工程师与牛场工作人员起早贪黑,却最多只能测量不足十头牛的数据,还时常被牛踢伤,进展十分缓慢。
后来终于积累了几百头牛的有效数据,可以用飞桨企业版 EasyDL 零门槛 AI 开发平台进行训练了。EasyDL 平台对于没有算法基础的企业技术人员也能轻松上手,而且提供一站式的智能数据标注、模型训练、服务部署等全流程功能。然而,第一版模型精度离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哪怕百分之几的误差,就会严重影响一头牛的价格。
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就得获取更充分的训练数据。如何更快速的采集活牛体重体尺数据呢?团队成员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尝试,终于研制出一套立体三维点云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专门定制的两台 3D 摄像头和 3D 成像模型系统。
当牛从过道中有序经过时,过道两侧的摄像头便可以快速采集到牛的各种体尺数据和点云数据,并进行实时三维建模,大家不再需要冒着被牛踢的风险亲自上阵,只需要控制平台便可以轻松获取数据。终于,数据量、模型准确率和有效性大幅提升。
从手动量牛到 2D 采集再到 3D 成像,经过近三年的“养牛”生活,飞桨团队成员已采集到 2000 余头有效的活牛数据,并在牛场进行初步测试,也终于使这套系统具备了扩大规模部署的能力。未来,阿权还希望开发更加便携的手持设备,可以通过对牛的行为观察,来指导农户对牛的精细养殖和饲养。
王永生表示,未来蓝奥与百度仍将不断积累样本数据建立数字化体系,打造一个相对公允的定价系统,并构建真正的线上活牛交易平台,让牛养殖全产业链实现交易网络化、服务在线化、管理数据化、生产智能化,极大降低养殖风险,带动农牧民增收,最终实现为全国畜牧用户提供服务,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当“AI 相牛”的应用成熟后,这一系统还可以衍生到更多的活体养殖甚至珍惜野生动物的识别与保护中,真正实现农业和技术的深度结合,展开科技兴农的美好蓝图。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百度开发者中心】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e7a346eafbe5a10b227aae603】。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