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网易云课堂个性化推荐实践与思考

发布于: 2021 年 04 月 28 日
网易云课堂个性化推荐实践与思考

作者/ 韩虹莹

编辑/ Ein

从人和信息的博弈谈推荐系统缘起


首先谈谈我理解的推荐系统。


如果说推荐系统的定义是什么,每本书每篇文章说的都不太一样,协同过滤 1992 年就已经有了,三十年里无数大佬分析了个性化推荐的缘起和意义,世界已经不需要多一个人的见解。但是,当所有人都说一件事情是正确的时候,我们也要想清楚它为什么是正确的


如果你问我推荐系统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是信息到人的精准分发。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推荐系统才应运而生?古人不会需要信息精准分发,车马信息都很慢,古人学富五车不过现在一个书包的信息量;唯有现在人才需要信息精准分发,信息太多时间太少,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智能的系统,帮助你过来过滤信息,所以推荐系统是人和信息的桥梁。


当然,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在互联网上搭个桥也是要演进的,最开始是个小木桥——门户网站,用分类导航分发了信息;后来演化到了石板桥——搜索引擎,人可以更精准的找信息;逐步的信息太多了,要变成信息找人,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都遇到了不曾预见的困难,信息消费者找不到信息了,信息生产者无法让自己的信息展现在消费者眼前,有痛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产品,于是推荐系统作为一个产品,恰到好处又必然的到来。凯文凯利在《必然》里,把这个趋势称为“过滤”:


进行过滤是必然的,因为我们在不停地制造新东西。而在我们将要制造的新东西中,首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以突显我们之间的差异。


人如何和信息相处,推荐系统既不是起点,恐怕也不会是终局,但它已经是当前人们对于处理信息所能做的最好的实践了。

推荐系统要如何满足需求


推荐系统应该单独作为一个产品来看,他是一个什么产品呢?作为一个加工信息的产品,它一定要满足信息供需两端的需求,才有价值。


所以作为一个推荐系统,要把自己定义在一个中间方的位置,可以说 C 端用户和产品经理都是你的用户,两端的需求都需要被满足,所以既需要你想技术方案,还需要你去想,你怎么更好的满足两端的需求,用户只需要你精准的帮他找到信息。而对于产品方,需要挖掘想通过推荐系统获得什么。


对于用户端(信息需求端),最迫切的需求是如何帮我精准的找到我需要的信息。


对于公司端(信息供应端),是为了满足一些商业化的需求,比如吸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转化率,比如资讯平台,短视频平台,信息流平台希望提升用户活跃度,延长用户停留时间,电商平台希望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

推荐系统常规架构


从上图来看,一个完整的推荐系统包括数据部分和模型部分,数据部分主要依赖大数据离线或在线处理平台,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数据的收集和 ETL 处理,生成推荐模型所需要的特征数据。


推荐系统模型部分是主体,这部分要在提供推荐模型服务之前,完成模型的训练,然后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不同的召回或排序策略,生成最后的输出结果。一个常规的工业级推荐系统,在模型部分主要包括召回层,过滤层,排序层,也可根据业务需要判断是否需要补充策略与算法层。


1. "召回层"一般利用高效的召回规则、算法或简单的模型,快速从海量的候选集中召回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物品。


2. "过滤层"一般根据特定场景业务需求,对召回的数据进行过滤。


3. "排序层"利用排序模型对初筛的候选集进行精排序。


4. "补充策略与算法层"也被称为"再排序层",可以在将推荐列表返回用户之前,为兼顾结果的"多样性" "流行度" "新鲜度"等指标,结合一些补充的策 略和算法对推荐列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最终形成用户可见的推荐列表。

推荐系统常见模型概述与比较


先来一个推荐算法发展的时间线



可以从图中看出,2016 年是推荐系统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到深度学习模型的转折点,这一年微软的 Deep Crossing ,谷歌的 Wide&Deep ,以及 FNN 、 PNN 等一大批 优秀的深度学习推荐模型相继推出,继而逐渐成为推荐系统的主流。但传统推荐模型仍然要被重视,第一它们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矩阵分解的隐向量思想在 Embedding 中继续发展,FM 中的核心思想——特征交叉也在深度学习中继续使用,逻辑回归可以看做神经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第二这些算法的硬件要求低,结果可解释性强,训练容易,仍是大量场景所适用的。

机器学习推荐模型演化过程


可以从图中看出,2016 年是推荐系统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到深度学习模型的转折点,这一年微软的 Deep Crossing ,谷歌的 Wide&Deep ,以及 FNN 、 PNN 等一大批 优秀的深度学习推荐模型相继推出,继而逐渐成为推荐系统的主流。但传统推荐模型仍然要被重视,第一它们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很多东西都是一脉相承的,矩阵分解的隐向量思想在 Embedding 中继续发展,FM 中的核心思想——特征交叉也在深度学习中继续使用,逻辑回归可以看做神经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第二这些算法的硬件要求低,结果可解释性强,训练容易,仍是大量场景所适用的。

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了,而且大家一说到推荐系统,就会直接关联到协同过滤,而且是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 or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其实从某种程度上理解,矩阵分解也是协同过滤的一种,基于用户,商品的协同过滤属于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从更大一点的范围来说,大多数机器学习和分类算法可以理解为协同过滤的一个分支,协同过滤可以看做是分类问题的泛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适用于分类的许多模型也可以通过泛化应用于协同过滤。


本节主要针对的,还是广泛意义上理解的,基于近邻的协同过滤,这类协同过滤,其实就是基于用户-用户,物品-物品的相似度计算

基于用户协同过滤


当用户需要个性化推荐时,可以先找到与他相似其他用户(通过兴趣、爱好或行为习惯等,然后把那些用户喜欢的并且自己不知道的物品推荐给用户。


步骤:

  • 准备用户向量,在该矩阵中,理论上每个用户得到一个向量

  • 向量维度是物品个数,向量是稀疏的,向量取值可以是简单的 0 或 1

  • 用每个用户向量,两两计算用户之间相似度,设定一个相似度阈值,为每个用户保留与其最相似的用户

  • 为每个用户产生推荐结果

基于物品协同过滤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简称,其简单应用情景是:当一个用户需要个性化推荐时,例如由于他之前购买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这本书,所以会给他推荐《神雕侠侶》,因为其他用户很多都同时购买了这两本书。


步骤:

  • 构建用户物品的关系矩阵,可以是购买行为,或购买后的评价,购买次数等

  • 两两计算物品相似度,得到物品相似度矩阵

  • 产生推荐结果,典型的两种形式:①为某个物品推荐相关物品;②个人首页的“猜你喜欢”


计算相似度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余弦相似度,余弦相似度( Cosine Similarity )衡量了用户向量 t 和用户向量 j 之间的向量夹角大小。 显然,夹角越小,证明余弦相似 度越大,两个用户越相似。



②皮尔逊相关系数,相比余弦相似度,皮尔逊相关系数通过使用用户平均分对各独立评分进行修正,减小了用户评分偏置的影响 。


矩阵分解


关于矩阵分解,一种讲法把它划归为协同过滤,认为他是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另一种则认为他是协同过滤的进化,其实这个到影响不大,矩阵分解是在协同过滤的基础上,增加了隐向量的概念。


矩阵分解可以解决一些邻域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

①物品之间存在关联性,信息量不随向量维度线性增加;

②矩阵元素稀疏,计算结果不稳定,增减一个向量,结果差异很大。


矩阵分解把 User 矩阵和 Item 矩阵作为未知量,用它们表示出每个用户对每个 item 的预测评分,然后通过最小化预测评分跟实际评分的差异,学习出 User 矩阵和 Item 矩阵。也就是说,图 2 中只有等号左边的矩阵是已知的,等号右边的 User 矩阵和 Item 矩阵都是未知量,由矩阵分解通过最小化预测评分跟实际评分的差异学出来的。



矩阵分解用到的用户行为数据分为显式数据和隐式数据两种。显式数据是指用户对 item 的显式打分,比如用户对电影、商品的评分,通常有 5 分制和 10 分制。隐式数据是指用户对 item 的浏览、点击、购买、收藏、点赞、评论、分享等数据,其特点是用户没有显式地给 item 打分,用户对 item 的感兴趣程度都体现在他对 item 的浏览、点击、购买、收藏、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的强度上。我们当前主要是隐式数据。


目标函数通过最小化预测评分和实际评分 ruirui 之间的残差平方和,来学习所有用户向量和物品向量

显示矩阵目标函数

隐式矩阵目标函数


求解方法:矩阵分解的方法也不止一种,有奇异值分解,梯度下降,交替最小二乘,这里简单列举一个交替最小二乘的例子。


ALS(交替最小二乘法):先固定 X 优化 Y ,然后固定 Y 优化 X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 X 和 Y 收敛为止。


这里举一个,显式矩阵中固定 Y 优化 X 的例子,另外固定 X 优化 Y:


  • 目标函数被拆解为多个独立目标函数,每个用户对应一个目标函数,用户 u 的目标函数为:

  • 该目标函数转换为矩阵形式。

  • 对目标函数 J 关于 Xu 求梯度,并令梯度为零。

逻辑回归→POLY2→FM→FFM


首先逻辑回归的想法很巧妙,把推荐系统的推荐问题看做了一个分类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


逻辑回归可以通过 sigmoid 函数,将输入特征向量 x=(x1,x2......xn)x=(x1,x2......xn),映射到(0,1)区间,如下图所示:



逻辑回归有着很多优势:


  • 数学含义上的支撑,逻辑回归的假设是因变量 y 服从 Bernoulli 分布,非常符合我们对于 CTR 模型的认识,相比之下线性回归模型假设 y 服从高斯分布,这与我们所理解的 CTR 预估模型(二分类问题)并不一致。

  • 可解释性强,逻辑回归的简单数学形式也非常符合人类对 预估过程的直觉认知

  • 工程化简单,具有易于并行化,训练简单,训练开销小的特点


但也有一些缺点:


  • 表达能力不强,无法进行特征交叉、特征筛选等操作,所以会造成一些信息的损失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面出现了 POLY2 模型,FM 模型,FFM 模型,接下来我一起说明:

POLY2 模型——特征的“暴力”组合


该模型对所有特征进行了两两交叉(特征 Xj1 和 Xjz),并对所有的 特征组合赋予权重 Wh(j1,j2),本质上还是一个线性模型:


FM——隐向量的特征交叉


FM 与 POLY2 的主要区别是用两个向量的内积(Wj1,Wj2) 取代了单一的权重系数 Wh(j1,j2)。


  • FM 为每个特征学习了一个隐权重向量,特征交叉时,使用两个特征隐向量的内积作为交叉特征的权重。

  • 引入隐向量的做法,与矩阵分解的思想异曲同工,是从单纯用户-物品扩展到了所有特征上。

  • 把 POLY2 模型 n^2 的权重参数减少到了 nk。



FM 这样做的优势在于,隐向量的引人使 FM 能更好地解决数据稀疏性的问题,泛化能力大大提高。在工程方面, FM 同样可以用梯度下降法进行学习,使其不失实时性和灵活性 。

FFM——特征域


FFM 与 FM 的区别在于隐向量由原来的 Wj1 变成了 Wj1,f2,这意味着每个特征对应的不是唯一一个隐向量,而是一组隐向量,当特征 xj1 与特征 xj2 进行交叉时,xj1 会从 xj1 这一组隐向量中挑出与特征 xj2 的域 f2 对应的隐向量 Wj1,f2 进行交叉,同理, xj2 也会用与 xj1 的域 f1 对应的隐向量进行交叉。

模型演化的形象化表示

POLY2 模型

FM 模型

FFM 模型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比较

大厂如何玩转推荐系统

大厂实践比较


这里选取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推荐系统实现,他们分别属于几种推荐系统的典型场景


深度学习算法比较


针对几个大厂部分采用了一些深度学习的模型,这里也调研对比了深度学习模型的特点和优劣势


云课堂的个性化推荐

特征工程


主要选用了用户行为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在推荐系统中有显性反馈行为和隐性反馈行为两种,在云课堂场景下,用户的评分属于显性行为,用户的购课,学习,做笔记等都属于隐性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我们根据业务重要程度,都给出了初始分数,生成了用户-课程的初始评分矩阵



评分矩阵简单表示如下:


算法选型


在个性化推荐系统搭建初期,由于我们是从 0 到 1 开始构建,所以并没有选择在初期选择复杂的深度学习算法,以及构建丰富的用户画像,希望在初期快速构建一个 MVP 版本上线,后续逐步反思优化迭代


所以在算法选型上,我们从下面三种方案中进行评估选择


  • 基于标签匹配

  • 基于用户/行为的协同过滤

  • 基于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


那么我们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关于方案一,如果希望方案一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点在于依赖标签体系的建设,只有标签体系足够完善,也就是说,推荐结果的好坏,是可预计的,强依赖于标签体系的建设的。


关于方案二,它的缺点在于处理稀疏矩阵的能力较弱,而云课堂中用户的学习行为并不能算是高频行为,同时头部效应明显,而我们希望的是通过个性化推荐系统,挖掘更多隐含的可能性,保留更多平台上更多平时没机会暴露的课程,显然基于近邻方式的协同过滤,不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而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稀疏矩阵的处理能力,同时引入隐向量,可以从用户行为中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选用了基于 ALS(交替最小二乘法)的矩阵分解模型作为第一个实践的算法,采用的是 Spark MLlib 提供的 API。


在 ALS 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调整如下几个参数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对于上面几个参数,分别调整了几次参数,以 MSE 和 RMSE 作为评价指标


均方误差( Mean Square Error , MSE)和均方根误差( Root Mean Square Error , RMSE) 经常被用来衡量回归模型的好坏。一般情况下, RMSE 能够很好地反映回归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 。 但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存在个别偏离程度非常大的离群点 , 那么即使离群点数量 非常少 , 也会让这两个指标变得很差 。


工程落地


一个可以落地的推荐系统,数据收集模块,ETL 模块,特征工程模块,推荐算法模块,Web 服务模块模块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来一个整体架构图:



接下来简单对几个模块的实现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深度学习推荐系统》王喆

2.《推荐系统 原理与实践》 Charu C. Aggarwal


-END-

发布于: 2021 年 04 月 28 日阅读数: 528
用户头像

高效学习,从有道开始 2021.03.10 加入

分享有道人的技术思考与实践。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网易云课堂个性化推荐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