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元认知”相关学习总结

作者:panda
  • 2022 年 2 月 20 日
  • 本文字数:1758 字

    阅读完需:约 6 分钟

“元认知”相关学习总结

一、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

ps1:我理解的认知是指一种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且是凝聚外部知识之后的结果,能够指导、促进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如图(我根据自己理解画的图):


  • 外层的认知环(学习、实践、总结)是认知的外显,认知本身是认知环的内化

  • 在学习中凝聚认知、在实践中接受认知的指导、根据实践的结果修正认知,在每一个迭代循环中不断的强化认知

ps2:我理解认知环迭代循环的越快,越能够促进认知的壮大。所以认知的成长关键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迭代的次数。


二、什么是元认知?

2.1 元认知的定义与作用

1,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对一个人对自己认知、思考、学习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一个人对自己思维过程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通俗来说,就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反思。


ps:元认知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研究自己的思考和学习过程。元认知是指导自己学习和思考其他认知的能力。它能够促进对自己其他认知环迅速迭代转换。


2.2 元认知的内容

元认知分为元认知知识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和元认知调控 (metacognitive regulation) 。

2.2.1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可以具体被分为三层:

  • 自我认知(Content Knowledge):这是一个学习者对自己思维认知的程度、方式、习惯的全部认知—我是谁,我的知识储备有多深,我适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的兴趣是什么,我有哪些学习习惯,我的学习能力怎么样,我擅长什么等等。

  • 对任务的认知(Task Knowledge):主体对学习任务,学习材料的认知 — 这个材料讲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呈现形式是什么,是长是短,我是否熟悉。

  • 对策略的认知(Strategic Knowledge):学习者是否结合前面两层认知制定学习方法,正确运用学习策略。

ps:其实就是“两点一线”,如图:

2.2.2 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调控也可以被分成三层:

  • 计划(Planning):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需要哪些学习资源(MOOC,可汗学院,图书馆)?我要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 监控(Monitoring):并不是说制定了学习计划就万事大吉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监督自己的表现,反思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并评判学习方法的合理性;这之后,我们要根据自我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心态,和计划。

  • 评价(Evaluating):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 我有达到预期目标吗?哪些事情阻碍了我?我哪里做得比较好?我是用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下次需不需要换一种方法?

ps1:其实这是一个 PDCA 循环,只不过研究对象是自己的学习能力、思考方式等。

ps2:研究过程是量化的

三、如何提升元认知能力?

3.1 学会问自己问题(每日反思)

我能理解这个内容吗?我读到的东西有没有颠覆我以往的认知?这个任务和之前的任务有何不同?我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吗?

经典的 “自我反馈三问” :我现在在哪里 → 我最终要到哪里 → 我下一步该怎么走?

ps:相当于每日巡查、每日盘库等,作用是及时发现问题

3.2 建立学习日志(建档)

你可以买一个手写的小本子,创建电脑文档,或者使用在线笔记(如 Microsoft OneNote) — 用任何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每次的学习。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仅仅写流水账是不够的,一定要深度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己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有没有需要改掉的习惯等等。

ps:这里是建立学习档案,观察、追踪自己反思的过程,拉长时间线来观察自己是否在进步

3.3 掌握更多理性的知识

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成为理性的思想者,必须培养出跨越学科疆域的头脑”不同学科组合的格栅思维是理性的促进剂,学习更多概率推理、决策科学、逻辑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会极大增进我们的反省心智,帮助我们跨越生活中的“理性障碍”。

ps:元认知的进步也需要外部输入的,不然就成为了“思而不学则殆”了


相关资料:


用户头像

panda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8.07.14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元认知”相关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