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Linux 下的传统 IPC 通信原理

作者:北洋
  • 2022 年 7 月 06 日
  • 本文字数:639 字

    阅读完需:约 2 分钟

Linux 下的传统 IPC 通信原理


这种传统的 IPC 通信方式有两个问题:


1.==性能低下==,一次数据传递需要经历:内存缓存区 --> 内核缓存区 --> 内存缓存区,需要 2 次数据拷贝;2.接收数据的缓存区由数据接收进程提供,但是接收进程并不知道需要多大的空间来存放将要传递过来的数据,因此只能开辟尽可能大的内存空间或者先调用 API 接收消息头来获取消息体的大小,这两种做法不是==浪费空间==就是==浪费时间==。


跨进程通信是需要内核空间做支持的。传统的 IPC 机制如管道、Socket 都是内核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内核支持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 Binder 并不是 Linux 系统内核的一部分,这个是 Linux 的动态内核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LKM)的机制;LKM: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它可以被单独编译,但是不能独立运行。它在运行时被链接到内核作为内核的一部分运行。这样,Android 系统就可以通过动态添加一个内核模块运行在内核空间,用户进程之间通过这个内核模块作为桥梁来实现通信。这个运行在内核空间,负责各个用户进程通过 Binder 实现通信的内核模块就叫 Binder 驱动(Binder Dirver)。


Binder IPC 机制中涉及到的内存映射通过 mmap() 来实现,mmap() 是操作系统中一种内存映射的方法。内存映射就是将用户空间的一块内存区域映射到内核空间。映射关系建立后,用户对这块内存区域的修改可以直接反应到内核空间;反之内核空间对这段区域的修改也能直接反应到用户空间。两个空间各自的修改能直接反映在映射的内存区域,从而被对方空间及时感知。

用户头像

北洋

关注

Android开发 2021.05.25 加入

记录Android学习之路 分享读书心得体会~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Linux 下的传统 IPC 通信原理_Andriod_北洋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