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据资产?为什么背后蕴藏 45 万亿这么大的市场?
昨天看到一则令人顿感骄傲的新闻,从 2012 年至 2021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居然从 11 万亿元快速增长到超 45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
有些人可能会说,小编跟着瞎激动什么,这些漂亮的数据再好看跟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老百姓能享受到福利才是真的好。这话说得浅显易懂而且有哲理。
你 Get 到中国数字经济这波福利了吗?
小编简单说说,每个人都 get 到的中国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简单说几个例子吧。
首先,政务办理速度比以前快多了。“掌上办”“最多跑一次”已在全国广泛落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深入推进。特别是久居北上广深的打工人,不用回老家很多证件也能网上办理了,这是以前不敢相信的一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其次,交通出行比以前更方便快捷了。以前买张票是不是还需要寒风或酷暑中排老长的队伍,然后打印车票验票上车,现在直接一张身份证就可以确保一路畅通。
同样的变化,也包括搭乘飞机、出租车、公交地铁以及 ETC 高速通行等。数字化交通大大降低了交通出行中间的效率,这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的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还有一个实例就是数字化疫情监控。疫情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医院做核酸检查,然后打印核算结果报告,凭报告出行和上班。但是很快,手机上一张健康码就可以让大家畅通无阻。
所以,数字抗疫加速推动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健康码的普及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力支撑复工复产、“动态清零”,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数据成为第五生产要素
当前的中国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完全离不开数据的支持。数据已经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基础。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经济的原动力,那么,数据经济下的石油就是数据。
因此,2020 年的时候,数据被我国政府认定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数据被认定为第五大生产要素
但是问题是,数据只有在变成资产之后才能对数字经济产生更大价值,而并非所有数据都被称为数据资产(Data assets),有些只是一种数据资源。
听起来有些复杂。这篇文章,将尽量用白话解读什么是数据资产?它对于个人有哪些价值?什么又是数据资产化?
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一家企业花大钱聘请了很多高手搭建了大数据平台。企业主听说,大数据里很多宝藏,于是他满怀期待地来收宝藏,却失望至极:明明我们公司有那么多数据资产,为什么没能挖出价值呢?什么大数据就是个大忽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数据虽多,但没有变成资产的企业数据,除了空耗成本,大多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只有可控制、可计量、可变现的数据才可能成为数据资产。
什么是数据资产?
既然数据资产这么重要,下面我们就好好聊聊数据资产。先给数据资产下个定义:数据资产是企业或组织拥有或控制,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
举例来说,属于个人的数据资产包括,个人履历、家庭信息,个人社交数据、个人消费数据、个人网络习惯等。属于企业的数据资产包括,薪资数据、工龄数据、业务数据、产品数据、财务数据等。
从本质上讲,数据资产就是一种能给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既然是一种资产,那就也有增值和贬值的情况,数据治理的好就增值,治理的不好就贬值。
张家港数字防疫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能够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呢?目前对于个人来说,还没有合适的平台进行数据资产加以获利。经常看到商城内、小广场、地铁口有商家吸粉,扫码或注册即可参加赠礼物的活动。严格地说,这肯定不是数据资产交易行为。
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在北京、上海和贵州都已成立了数据交易所,受制于各种原因数据交易量并不大。因此,当前的数据资产来源,都来自于企业内部数据治理的结果。
上海数据交易所
相信用不了多久,在国家的主导下,数据资产交易所需的技术水平、运营规则、法律法规等会陆续准备就绪,建成一个国家监督、企业和个人都能参与的合法交易平台。
介绍了这么多的数据资产,顺带介绍一下数据资产化。
数据资产化并没有标准定义。一般认为数据资产化就是把数据当做企业资产的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资产化的目的是通过数据资产的交易与流通最大化释放数据的核心价值。
如果数据不能作为资产被企业所有,后续的确权、交易、价值创造便成为了空话。所以数据资产化应该会成为下一阶段,中国数据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关注麦聪 DaaS 平台,帮助企业更快一步实现数据资产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