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 接入轻量级分布式日志框架(GrayLog)

00、为什么需要分布式日志组件?
在文章正式开始之前,我分享下我以前负责过的一个系统,它的架构如下:

每次当我查问题的时候,我都能把问题初步定位在 逻辑层 ,但为了能给业务方交代,我需要 给证据 业务方面(日志信息就是铁证)。
一个请求肯定是被这 8 台机器内的某一台处理,但具体是哪一台,我不知道。所以,我需要上每台机器上 grep 一把日志,然后才能找出对应的日志证明我的分析。

有的时候,可能 接入层 也需要一起参与进去,就排查一个问题,人都傻了了(翻看日志的时间占用了太久了)。
后来啊,看了同事的骚操作(在 item2 编写脚本: 快速登录堡垒机 (免去输入账号和密码信息),根据应用服务器数量来切割窗口并且切换到对应的日志目录)。说白了就是 一键登录 多台应用服务器。嗯,这查日志的速度比起以前又快了好多。

再后来,公司运维侧又主力推在 Web 页面 上登录应用服务器( 自动登录堡垒机 ),这能省去编写脚本( 支持批量操作 )。但从当时的体验上,没有问题 item2 访问得流畅(总感觉卡卡的)。
不过还有问题,因为我们在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在 info / warn / error 哪个文件下。很多时候只能一个一个文件去查,虽然说可以直接查 通配符 一把查,如果日志过大,带来停顿时间也挺烦的。
系统一旦被问到业务问题,查日志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于是我在某个 Q 规划的时候是想自己把日志信息写入到 搜索引擎 ,顺便学习下搜索引擎的知识。然后这个规划被组内的某个大佬看到了,在底下评论: 要不来试试 Graylog ?
原来组内本身就在维护了一个 日志框架 ,只是我不知道...于是我接入了 Graylog 日志,工作效率杠杠提高了, 凭借这个事情吹了一个 Q 。

自从接入了之后,我就没登录过应用服务器了,有次差点连 grep 都不会写了。

01、轻量级 ELK(Graylog)
说起 ELK,即便没用过肯定也听说过这玩意了,在后端是真的流行。这次 austin 接入一个比较轻量级的 ELK 框架: Graylog
这个框架我感觉蛮好用的,作为 使用方 接入起来 异常简单 (我估摸运维应该也挺简单的,很多用 Graylog 是直接发 UDP 到 Server,不用在机器上装 agent 收集日志)
一图胜十言:

官方文档:https://docs.graylog.org/docs
据我了解,有相当多的企业使用它来 查看日志和业务监控告警 ,这篇文章我就直接让你们体验体验吧。
02、部署 Graylog
老样子,直接上 docker-compose,如果一直跟着我的步伐,应该对着不陌生了。 docker-compose.yml 的内容其实我也是抄官网的,这里还是贴下吧(就不用你们翻了)
这个文件里唯一需要改动的就是 ip (本来的端口是 9000 的,我由于已经占用了 9000 端口了,所以我这里把端口改成了 9009 ,你们可以随意)
嗯,写完 docker-compose.yml 文件,直接 docker-compose up -d 它就启动起来咯。
启动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 ip:port 访问对应的 Graylog 后台地址了,默认的账号和密码是 admin/admin

随后,我们配置下 inputs 的配置,找到 GELF UDP ,然后点击 Launch new input ,只需要填写 Title 字段,保存就完事了(其他不用动)。

嗯,到这里,我们的 GrayLog 设置就完成了。
03、SpringBoot 使用 GrayLog
还记得我们 austin 项目使用的日志框架吗?没错,就是 logback。我们要把日志数据写入 Graylog 很简单,只需要两步:
1、引入依赖:
2、在 logback.xml 配置 graylog 相关的信息:
在这个配置信息里,唯一要改的也只是 ip 的地址,到这里接入就完毕了,我们再打开控制台,就能看到日志的信息啦。

04、懂点 GrayLog
懂点 GrayLog 查询语法:这块我日常来来去去其实就用几个,我来展示下我平时用的吧。如果觉得不够,再去官网文档捞一把就完事了:https://docs.graylog.org/docs/query-language
1、根据字段精确查询: full_message:"13788888888"

2、查询错误日志信息: level_name:"ERROR"

3、组合多字段查询: level_name:"INFO" AND full_message:"13788888888"

在接入的时候,仔细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我这边在 Input 的时候选择的是 GELF ,然后在引入 Maven 依赖的时候也有 GELF 的字样。那 GELF 是啥意思呢?
这块在官网也有给出对应的解释: The Graylog Extended Log Format (GELF) is a log format that avoids the shortcomings of classic plain syslog
详细资料:https://docs.graylog.org/docs/gelf
GELF 是一种日志格式,能避免传统意义上的 syslogs 的一些问题,而我们引入的 Maven 依赖则是把日志格式化成 GELF 格式然后 append 到 GrayLog 上。

05 、番外:Swagger
前几天有个老哥在 GitHub 给我提了个 pull request 关于 swagger 的,我昨天把他 merge 了,也升级了下 swagger 的版本。
之前我没用过 swagger 类似的文档工具,就这次 pull request 我也去体验了下 swagger 。
在初次的体验感觉是不错的:它能把项目的所有接口的 文档信息 都能在一个页面上 统一管理 ,并且就能直接通过 样例参数 直接发送请求。通过注解的方式来进行编写文档,也不用担心代码改了然后忘了更新文档这事。
但是,后来我配置好对应的参数信息文档,再在 swagger-ui 体验了下, 发现是真滴丑 ,看到这 ui 我还是阶段性放弃吧。

swagger 的竞品还有好几个,我看 ui 貌似都要比 swagger 好看。不过,austin 项目的 主要接口就只有一个 ,我作为熟练掌握的 markdown 工程师能轻松胜任文档工作,就没再继续体验别的竞品了。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Java3y/p/1600273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