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入门到进阶] 用 transform 后 z-index 失效了?总结 transform 的注意事项!
我是 HullQin,公众号线下聚会游戏的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发送加微信,交个朋友),转发本文前需获得作者 HullQin 授权。我独立开发了《联机桌游合集》,是个网页,可以很方便的跟朋友联机玩斗地主、五子棋等游戏,不收费没广告。还独立开发了《合成大西瓜重制版》。还开发了《Dice Crush》参加 Game Jam 2022。喜欢可以关注我 HullQin 噢~我有空了会分享做游戏的相关技术。
背景
这篇文章,我讲了如何实现自适应屏幕宽度的 canvas:《如何实现响应式 canvas?保持 canvas 比例?教你让 canvas 自适应屏幕宽度!》,其中 canvas 的缩放依赖了transform
这个 CSS 属性。
transform
是指针对元素做一些 2D/3D 转换,本文讲解相关注意事项。
它在 dom 元素占据的位置,是变换前的形状和大小
transform
的很多变换,都会修改 dom 元素的形状。
我们知道,transform
只能作用于盒子模型的元素上,通常我们接触的都是盒子模型,例如display: block
。
而这些元素,初始都是矩形,并且很正(是横平竖直的矩形)。
变换后,可能经过了旋转、拉伸,可能就变成了歪歪的平行四边形。
而 transform 变换后,该元素在 dom 中所占据的位置,是不会变换的!
也就是说,如果被 transform 变换的元素 A,如果它后面有其它元素 B,那么不管你咋变换 A,B 的位置是不会受影响的。这样 DOM 渲染效率就会高。
想想,为什么这么设计?
设想这样的情景:transform 可以结合动画使用。如果你放了一个一直在旋转的矩形,那么它在 y 轴撑开的高度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让它后面所有元素随着动画改变 y 坐标的话,就需要修改太多次了,严重影响性能。因此,transform 变换后,元素在 dom 中所占据的位置,是不会变换的。
参考例子:
它的展示效果,会覆盖在其它元素上,无论其它元素 z-index 多大
参考例子:
这是因为 层叠上下文 (Stacking Context),当你给一个元素设定了transform
属性,它就是“高人一等”,会覆盖在其它没有transform
元素的上面,无论其它元素的z-index
有多大。
文档中的层叠上下文由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的元素形成:
文档根元素(
<html>
);position
值为absolute
(绝对定位)或relative
(相对定位)且z-index
值不为auto
的元素;position
值为fixed
(固定定位)或sticky
(粘滞定位)的元素(沾滞定位适配所有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但老的桌面浏览器不支持);opacity
属性值小于1
的元素(参见 the specification for opacity);mix-blend-mode
属性值不为normal
的元素;以下任意属性值不为
none
的元素:isolation
属性值为isolate
的元素;will-change
值设定了任一属性而该属性在 non-initial 值时会创建层叠上下文的元素(参考这篇文章);contain
属性值为layout
、paint
或包含它们其中之一的合成值(比如contain: strict
、contain: content
)的元素。
放缩、旋转等涉及「中心点」的变换,默认选元素正中心为「中心点」,可通过 transform-origin 修改
例如scale
,默认是以中心来放大缩小的。也就是说,放缩前后:中心点位置不变。
通常针对scale
,我们会习惯设置transform-origin
为top
或者top left
,分别是以顶部中间为中心、以左上角为中心。
易踩坑的点: 0.5px 分割线
如果你希望实现 0.5px 的分割线,并且这个分割线是用 div 实现的。你可能这么写:
但这样不对,因为它只是 UI 展示了 0.5px 高度,其实它依然是占据了 1px 的高度(参考第一点注意事项)。分割线跟其下方的其它元素的距离会有 0.25px 的误差(参考第三点注意事项)。
所以你最好这么写 0.5px 的分割线:
但凡你是个追求极致的人,或者你的设计师是个追求极致的人,都容易发现这 0.5px 的误差。不要被坑啦!如果你有收获,麻烦点个免费的赞噢,感谢!
写在最后
我是 HullQin,公众号线下聚会游戏的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发送加微信,交个朋友),转发本文前需获得作者 HullQin 授权。我独立开发了《联机桌游合集》,是个网页,可以很方便的跟朋友联机玩斗地主、五子棋等游戏,不收费没广告。还独立开发了《合成大西瓜重制版》。还开发了《Dice Crush》参加 Game Jam 2022。喜欢可以关注我 HullQin 噢~我有空了会分享做游戏的相关技术。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HullQin】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0d96d38800e50145307cd02fa】。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