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助力高校释放能量,加速中国从开源使用大国向贡献大国转变
2021 年 7 月 16 至 17 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的第五届 CCF 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在常州盛大召开。会上对于开源如何结合计算机教育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与探讨。其中,来自华为开源与开发者部部长王有生,在会上发表了《高校及科研机构开源人才培育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演讲,并提出了人才对于开源生态发展重要性的思考:唯有尽早布局,培育更多新鲜血液,才能实现从开源使用大国到贡献大国的积极转变。
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现场授予王有生感谢证书
开源在中国发展迅猛却遇“三座大山”
众所周知,这几年开源在国内的发展可谓是非常迅猛,很多流行的框架和库都出现了诸多来自国内开发者的身影,从这个角度来看,进步是非常巨大的,现象是令人欣喜的。
但“使用多贡献少”、“缺少顶级项目”、“生态板结”是中国作为开源使用大国整体环境所面临的“三座大山”。毕竟,中国的开源仍属于起步阶段,国内的开源从业者除了计算机专业相关人士以外,有很多人都是凭借兴趣和热情参与进来,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开源在中国的前进之路很可能会进入一个看似快速繁荣发展,但却缺少稳定输出优质代码和开源项目的瓶颈阶段。中国想要从开源使用大国转变成开源贡献大国,开源文化理念及技能的传播普及就要从大学乃至中学尽早开始,这样才更有利于顶尖人才的培育,才更有机会在创新力最为黄金的年龄段里,孵化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项目与技术。
人才前置推动产学研协同改变
在 Github 海外约有 900 万学生开发者 ,高校开发者占比达到 23% ,近五年增长超过 40%。诸如像 Linux、Git、Caffe、Mesos 等知名开源软件也均由 25~30 岁的程序员创立。就目前开源在中国的现状来看,虽然开源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已逐步成为共识,也已经有部分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老师作为先行者在积极探索,但尚未成普遍行为。参考海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对开源的参与力度和贡献,中国的高校无论在数量还是专业及规模上,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的开源生态注入更多活力。为此,华为坚定的认为,在未来开源人才的培育上,高校所具备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这里必将成为孵化中国开源人才的一片沃土。
扎根高校培育开源生力军
一个现实的挑战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里教授的知识往往与企业真实场景下的实战项目差异较大,大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产学研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改变对开源人才的培育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此,华为身先士卒,倾注自己全部的优质资源,携手高校开展将开源与计算机教育紧密结合的培育计划。以此来吸引更多有志于开源事业的年轻人,在专业性、先进性技术、开发实践、需求匹配、商业化运营等多个层面给予更富前瞻性与实战性的系统性教育和指导,从而改变传统的软件人才培育模式,让大学生群体能够更直接的了解企业对项目、代码的要求,明确项目思路,进而弥补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以适应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储备。
从涉足开源以来华为始终都在开源领域中积极贡献与探索前进。2018 年至今,华为开源相继推出 openEuler、openGauss、KubeEdge、MindSpore、Volcano、Karmada、OpenHarmony 等平台级开源项目,涉及到服务器操作系统、分布式数据库、边缘计算、AI 计算框架、任务调度引擎、多云容器编排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框架等多个基础软件,为诸多社区伙伴及客户缔造商业价值。华为非常欢迎广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老师和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到华为发起的开源项目中,共同发展和成长。
企校共建生态繁荣的开源人才进阶之路
身为全球领先的 ICT 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通过赋能高校计算机教育,深耕高校共促人才培育,华为将高校的特殊属性与开源文化进行有机结合,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打造多种有效举措和教学计划,针对计算机领域的不同专业特点,孵化出一整套可落地的科学方法。从而为这些高校新生力量带来更具价值的开源领域前沿知识和技能。
首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通过课程赋能的方式,结合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学生开源基本知识,传播开源文化。这一源自教育部《‘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的项目,参与高校数量已达 72 所。覆盖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院、材能学院、应用数学学院、经贸学院等。其中 45 所高校开设了融入开源内容的专业学分课及开源创新实践课。这些课程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同样也适用于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将鼓励高校将开源项目和专业必修课进行结合。
其次,华为还将通过以赛促学的创新形式,培养学生对开源项目的兴趣。然而,借助大赛这种形式是否能够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参与,华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2020 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软件开源创新大赛,吸引了来自超过 500 座高校的 12000 多名学生的积极报名。就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也首次加入五大开源社区 9 道开放式赛题。可见大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方式还是非常肯定和期待的。且早在今年的 5 月份,华为就为了更好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建立了 2021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立企业命题资源池,并进行持续更新。
除上述两个获知和实操为主的举措之外,华为还为广大热衷于开源事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机会,此举更是将理论与实战紧密关联的重要一步。由 openEuler 社区和中科院软件所合作,通过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提供社区代码参加机会,携手打造的《开源软件供应链点亮计划——暑期 2021》将在去年大获成功的基础之上,联动 109 家开源社区,提供超过 800 个项目任务供同学们申请。截止到目前,已经吸引了海内外 1100 多名学生报名。
深耕高校圆梦世界
在演讲的最后,王有生谈到,基于华为在多个领域所发展起来的开源项目,特别是在以数字化牵引开源实践方向的今天,要想提升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和解决方案的质量,早日让中国从开源使用大国进化成贡献大国,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前提条件是要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提前布局。华为非常愿意与各位优秀的老师们一起,尽早的帮助学生们开启开源这扇集开放式学习、成长与协同创新于一身的神奇大门,携手创造中国开源的奇迹,圆梦自己渴望改变与引领世界的人生之旅。
在未来,随着华为赋能更多的高校,借助有效的传播、影响和牵引,以创新课程赋能、开源大赛、学生进社区、任务实践和线上实习等创新模式为抓手,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人群参与到开源项目中,定会逐渐夯实开源行业的底座,加之通过围绕培养高校开源开发者与孵化高校开源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在扎根高校促进中国开源领域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开源生态的智慧与繁荣输出更全面、更多元、更专业的开源人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