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cat for MySQL 执行 sql 文件过程分析(导入数据),springcloud 视频教程全集
这里有话说,如果文件内容比较多,会分包处理。但这里是多 multi_statement。
COM_QUERY 类型,,命令为:COMMIT; 或 rollback;
COM_QUERY 类型,,命令为:SET AUTOCOMMIT=1;
1、SET 命令执行
SET 命令执行,主要是与 mycat 前端连接打交道,也就是 mysql 客户端---》mycat 前端连接,设置前端连接相应的属性,然后返回设置成功(OK 数据包)即可。
2、COM_QUERY multi_statment ?insert 语句的执行流程
首先进行 SQL 语句解析,将多 insert 语句 转换成单条语句,计算路由,得出在哪些分片上,然后将语句在相应分片上执行,,这个步骤有一个重要的操作,会在本次连接的 NonBlockingSession 中记录在哪些分片上执行过语句,方便对 commit 语句的处理。路由解析在这里暂无深入分析,请关注我后续博文《路由解析篇
3、COMMIT;命令执行
该命令的处理,就是根据第 2 步在哪些分片节点上执行了语句,就在相应分片上执行 commit 命令,达到提交事务的目的。
这里简单阐述一下关键所在,commit 语句没有包含路由信息,那 mycat 是如何将 commit 转发到合适 datanode 上去执行的呢?mycat 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的,每一个前端连接(ServerConnection)会有持有一个查询 Hander(QueryHandler),每一个 QueryHanlder 里面会持有一个 NonBlockingSession,在一次完整的命令处理过程中,NonBlockingSession 会保存每个路由节点(执行过的分片节点)与后端连接的 BackConnection 的对应关系(ConcurrentHashMap<RouteResultsetNode,?BackendConnection>?target;)该数据结构在?方法时添加数据,追踪到源头(PhysicalDatasource.getConnection 中方法,关键在内部调用 createNewConnection,其回调方法 connectionAcquired),前端连接使用后端连接的时候,会调用该方法完成该关系的维护,这样能确保 commit 命令到来后,发送到正确的后端连接执行。
/**
*?@return?previous?bound?connection
*/
public?BackendConnection?bindConnection(RouteResultsetNode?key,
BackendConnection?conn)?{
//?System.out.println("bind?connection?"+conn+
//?"?to?key?"+key.getName()+"?on?sesion?"+this);
return?target.put(key,?conn);
}
4、set autocommit=1; 恢复连接为默认的自动提交。
本文点到为止,具体的路由算法解析在本文未做详细说明,请关注后续博文;简单描述了一下 commit 命令的执行过程。
欢迎加笔者微信号(dingwpmz),加群探讨,笔者优质专栏目录:
Java 核心架构进阶知识点
面试成功其实都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在此之前我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不单单是纯粹的刷题,更多的还会去刷一些 Java 核心架构进阶知识点,比如:JVM、高并发、多线程、缓存、Spring 相关、分布式、微服务、RPC、网络、设计模式、MQ、Redis、MySQL、设计模式、负载均衡、算法、数据结构、kafka、ZK、集群等。而这些也全被整理浓缩到了一份 pdf——《Java 核心架构进阶知识点整理》,全部都是精华中的精华,本着共赢的心态,好东西自然也是要分享的



内容颇多,篇幅却有限,这就不在过多的介绍了,大家可根据以上截图自行脑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