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从一次线下读书会获得的收获,linux 使用教程

用户头像
极客good
关注
发布于: 刚刚

回到那个问题,显然不太可能真的读过这么多书的人,大家普遍回答说一年大概一两本,基本上也很难能够读这么多的书。


---德强哥说他一年大概能读三十到五十本,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成绩,溪源认为今年看了不少书,也才 7 本书,他为什么能读下这么多书?


德强哥分享了他的经验,他说读书本身就需要一些方法,并非每一本书都值得精读,他推荐了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他说读书首先应该从阅读序开始,体会作者写书的背景和心境,然后在根据目录再按章节先略读一遍,有的书,看一遍就会体会到这些书中有价值的点,然后再结合这些点,逐步的开展剧情。


  • 为什么要读这么多的书?


===========


德强哥说,作为程序员往往习惯于看技术书,例如教大家怎么用工具的书和某些语言的技能书,但是有时候也应该看一些非技术的书,例如思考人


【一线大厂Java面试题解析+核心总结学习笔记+最新架构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
浏览器打开:qq.cn.hn/FTf 免费领取
复制代码


性的书,心理学的书,倒也不是说一切程序皆玄学,而是因为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实际上依然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而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实际上都有其动机和想法,思考对方的想法,更有利于开发者们对功能的实现。


如果始终站在自我为中心的角度,思考在某些场景下,数据驱动行为,本身就容易陷入误区。


既然数据驱动设计有毛病,那采用测试驱动设计?还是领域驱动设计?还是行为驱动设计?


德强哥说,其实是人性驱动设计。在看似风口迭起的 IT 行业,似乎大家的身边有许多程序员,但实际上真正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只有两千万程序员,从中国范围来看,也就两三百万程序员,所以看似原本跟计算机打交道的枯燥无味的软件开发,依然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一个环节。


所以程序员不是孤立存在的现代行业,阅读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书,更有利于发掘需求的意义。尤其是面向特定的行业人群,更需要站在行业人群的教育背景、人际交往、爱好等领域去思考,这更需要我们阅读更多的书,即便是许多产品,其实是抄袭竞品出来的,同样也需要了解行业背景做出独特的特色,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学习软件架构,有时候阅读一些建筑学的书,反而能产生不错的触动效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筑业其实和软件行业具有更多的共同性,有很多重要的架构思想,其实也是从建筑架构体系中发散出来的。


阅读管理学的书,则让我们能够具有同理心,想想老板是如何将问题分下来的,或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如果要学习 Redis 这个工具的用法,单纯只看 Redis 的书,难免会有点片面,但是如果你把其他类似的 NoSql 相关的技术体系,都看一遍,那反而能更加深入的了解 redis 这种技术的独特之处了,而且还会产生附加效应,例如哪天有一个别的 Nosql 技术火起来了,至少知识体系是一同百通的。


  • 彼得原理告诉我们要读书


===========


在过程中还聊到了其他内容,一些看似无关的概念,如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西方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他说的是,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每个开发者的职场生涯,总有一个阶段感觉进步很快,但很快就到了瓶颈期,所以需要晋升到更高级的岗位,或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技能进一步提升。


其实企业发展同样受这个理论的掌控,如果一家组织如果发展得很快,那么到了一个阶段,例如两百人的规模,就容易陷入内卷化,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方法才或许能再进一步。


  • 要有输入和输出,要用输出倒逼输入


================


到场的 996 的开发者们说上班太忙了,有时候想学一些新知识,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就算挤出了时间,也感觉学不进什么,除了遗忘曲线本身外,还有其他原因么?


溪源说大概是因为有输入没输出造成的,例如,最常见的一种输出,就是做项目,通过做项目能够快速的沉淀我们的技能,让我们快速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参加工作的前三年感觉技能突飞猛进的一个原因。但是随着我们的技能逐渐成长,原来做项目的模式带来的成长效果其实也越来越差。其主要原因是项目中使用的技术虽然很多,为了解决眼前问题,我们往往更倾向于越快越好,这就让我们可能掌握了许多技术,但是都不精通。所以随着经验的增长,需要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进一步沉淀我们的技能。


写博客其实是一种方式,写书也是一种方式。 还有一种方式是做技术分享。优秀开发者都善于用输出倒逼输入。


周尹老师说,优秀开发者都善于用输出倒逼输入。哪怕你是一个自律的人,有时候也难免会陷入自以为是的怪圈,这时候,通过外力来逼迫,促使你沉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反而能让输入产生更好的效果。


溪源深有同感。曾经跟咕泡学院创始人、校长蒋孟枝蒋总有过交流,他曾在大众点评担任高级架构师。他说他最大的爱好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而是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知识,这让他得以获得更大的满足,也促使他学习更多的新技术,同时也让他认识了许多朋友,这也是他得以成功创立咕泡学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 钻研技术有用吗?


========


现场还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要妄想用技术改变世界,技术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我们学的技术都在被新技术取代。


必须承认,在长沙的软件公司,似乎大部分技术体系都没有那么先进,许多.NET 企业,其实还是在用三层架构。但是这也只是公司当前的形态而已,大部分的 IT 公司都对新技术有兴趣,只是限于当前的业务发展状况,寻求稳定的技术是必然选择。


学习新技术也正是开发者们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之一,只有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我们的技术体系才不至于落后。

用户头像

极客good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1.03.18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从一次线下读书会获得的收获,linux使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