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操作系统—概述
🐋1.介绍
- 基本概述及原理 
- 操作系统介绍 
- 中断及系统调用 
- 内存管理 
- 进程及线程 
- 调度 
- 同步 
- 文件系统 
- I/O 子系统 
🐋2. 什么是操作系统
用户角度:操作系统是一个控制软件
- 管理应用程序 
-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 杀死应用程序 
程序角度: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器
- 管理外设、分配资源 
- 抽象 - 将 CPU 抽象成进程 - 将磁盘抽象成文件 - 将内存抽象成地址空间 
 
 🐻2.1 操作系统层次
- 位于硬件之上,应用程序之下。 
🐻2.2 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内核
- Linux Windows Android 的界面属于外壳(Shell) ,而不是内核(kernel)。操作系统研究的是内核,处于 Shell 之下。 
🐻2.3 操作系统内部组件
- CPU 调度器 
- 物理内存管理 
- 虚拟内存管理 
- 文件系统管理 
- 中断处理与设备驱动 
 
 cpu: 主要是 cpu 的调度和进程线程的管理
内存: 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物理内存就是实际的内存,虚拟内存为应用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在有限的物理内存之上,虚拟出一个更大的,更安全的环境)
文件: disk 是以磁盘块作为一个读写的基本单位,访问比较底层不方便,于是在上面抽象成文件。
中断处理: 它是直接与底层硬件交流
🐻2.4 操作系统特征
- 并发- 一段时间内运行多个进程(并行 : 一个时间点运行多个进程,一般要求有多个 CPU) - 需要 OS 管理和调度 
- 共享- “同时”共享 - 互斥共享 
- 虚拟- 利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让每一个用户觉得的有一个计算机专门为他服务 
- 异步- 程序是走走停停,而不是一直运行, - 但是不管怎么走,只要运行环境相同,os要保证运行的结果也相同
🐋3. 操作系统历史
- 早起计算机使用纸带传输程序和数据,os 只起到加载作用 
- 批处理阶段(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运行,每次都需要从外面导入程序) 
 
 - CPU 执行多个程序。此时不需要将要跑的程序,从磁盘放到内存中,大大减少 IO 的开销(直接全部都放到内存中) 
 
 - 当一个程序运行阶段,可能要进行 IO 操作,此时时间非常长,这时就可以运行另一个程序,当程序 1 完成 IO 操作后,就进行中断,停止程序 25,继续进行程序 1 
 
 - 提高交互性,上述的操作不需要人参与,交互性差,此时出现 - 分时系统(通过分时使得不同的程序都有时间去执行工作。),目前计算机是 1/1000 秒产生一次分时。- (而分时主要靠时钟定期产生中断)
 
 - 多核 CPU 
- 分布式操作系统 
 
 🐋4. 操作系统结构
MS-DOS
- 不分模块的单体内核( - 单体意味着通过函数调用实现(紧耦合))
微内核
- 尽可能把内核功能移动到用户空间 - (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放基本功能(松耦合),其他的文件系统,内存管理等都放在外面以进程形式存在,进程与进程之间通过内核消息传递进制进行通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