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直击本质》——读后上

作者:圣迪
  • 2022 年 3 月 27 日
  • 本文字数:5886 字

    阅读完需:约 19 分钟

今日读完《直击本质》的上半部,略有感思,遂记录下一些文字与思考。

通过本文,您可以了解:

  1. 为何我们要直击本质?本质又是什么?

  2. 知道本质是何物后,高手们又是如何快速看透本质的?


Why

先来直接了当地思考,我们为何要“直击本质”?或者说,为何要去思考“本质”的东西?

文章的自序,引用了《倚天屠龙记》里的一个桥段,即张无忌学习乾坤大挪移时的情节:

乾坤大挪移是一种顶级的武功,·······。此武功共有七层境界,······就连写这本武功秘籍的人也只练到了第六层。而明教前任教主阳顶天则在练到第四层后便因走火入魔而死。

正如这本武功秘籍开篇所说:若要练就本宫第一层,悟性高者需七年,悟性低着需十四年。然而张无忌在学习乾坤大挪移第一层武功的时候,只用了片刻功夫。而练就其余五层,他也不过用了几个时辰。······

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其实,最关键的愿意你是张无忌在学习乾坤大挪移之前,早就已学会了九阳神功。而九阳神功是一种很强的内功心法,是学习天下一切武功,尤其是外家武功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个故事带来的暗示是,拥有深厚内功的人,学习其他的外家功就会非常的容易。所以,决定一个人武功高下的最关键因素,其实是内功修为。


我们在思考外界事物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熟悉业务流程、学习专业知识就似练习外家功夫一般,掌握的都是“表”的东西,这时的学习,多以死记硬背外加一些理解进行;而洞悉本质的能力,则似九阳神功一样,是一种内在修为;一旦掌握这种方法,那么无论业务流程的熟悉还是知识的学习上,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我们使用文字将“本质”说得神乎其神,便好似真有武林秘籍一般,让你瞬时成为高手中的高手。


那么,什么是“本质”?


文中对“本质”做了三个方面的囊括: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接着,同样还定义了一个“本质思考力”:本质思考力,就是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清事物的根本属性,看透问题根源,看懂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思考能力。


书籍的整个上半部,都在对“本质”的三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以及借助案例来诠释具备本质思考力的高人是如何快速掌握本质的。


事物的根本属性

什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一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可以等同于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它的那个根本原因。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根本属性?书中给了三种方法,如果能够做到其中一种,那么就说明你已经洞悉:

* 给出清晰的定义

*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 打出精妙的比方


给出清晰的定义 。该观点,个人相当赞同。在过去的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的领导喜欢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些业务的本质问题,而这个“本质”的探讨,最常用的方法,便是给这个具体的业务,一个清晰的“定义”。一旦本质被定义清晰,本质就能比较好的迎刃而解。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该类方式,将一种事物的本质定义,与其他已被世人广为认可事物的本质进行对应的联系,并找出其差异点来说明该事物的本质为何物。书中以亚里士多德对于“人” 的定义举例:理性的动物在这个定义里,“动物”是与“人”最贴近的类别,这是人的“属”,也就是相似之处;而“人”又与动物有着不同的特性,最根本的特性在于“理性”,所以“理性”就是种差,也就是不同之处。 因此,找到相似,再给出不同,也是一种好的根本属性的定义方法。

打出精妙的比方能够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意味着,我们能将一个抽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生活、工作中常见事物的根本属性画上等号。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讲故事的能力,能够将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通过一种故事,或者比方的形式呈现在其他人面前,帮助其快速理解与消化这种概念,从而理解事物的根本属性。


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一个事物是什么而不是其他的根本归因。

问题的根源

第一节对事物是什么 ,做了根本属性 的阐述。这一节,则对为什么 ,做了思考。


为何要思考问题的根源


书中以航海中的坏血病为例来诠释,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通过西班牙柠檬和西印度柠檬的对比,来解释只通过表象(过去西班牙柠檬能治疗坏血病,西印度柠檬的功效则要弱得多),无法真正解决坏血病的发生。而只有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根源 —— 维生素 C,才是彻底解决坏血病之道。即,只要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够彻底地解决它


另一个需要思考问题根源的原因在于,通过了解问题的根源,我们可以预测未来


文中以海啸发生前的海水变化为例说明,海水水位迅速下降的根源在于即将发生的大海啸。了解问题根源的人能留足充分的逃生时间,而只看到表象的人则会跑去捡贝壳从而失去生命。


可以说,没有了对于问题根源的探究与思考,我们就无法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准确预测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最后一节,则对本质的内在——底层逻辑,进行分析。


何为底层逻辑 ?书中给到的答案是:底层逻辑就是万千“术”后的那个“道”,也是万千现象背后的那个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抽象

第二,简洁

第三,动力来源

第四,通用性


用简洁的话概括言之:本质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驱使自然万物背后行动的那个源动力;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是万物能量背后运动的底层逻辑;人们行动背后的 ,也即为人性行为的底层逻辑。


事物底层逻辑,是藏在万千事物背后的那个不变的规律,即 中隐藏的不变 ;一旦能够发现并利用它,我们对事物便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时,在看问题时能够更加通透和准确,成为“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顶尖高手,从而拥有开挂的人生


How

第一章,作者对“本质”的定义进行了剖析。我们也了解和学习了其“本质”的本质,也相信拥有一眼看穿“本质”人的确存在其高明之处。“如何能直接了当地看透本质?”自然成为我们读者的第一思路,而作者接下来的第二章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溯因推理法

如何看透本质,先以溯因推理法 进行开篇。


描述溯因推理法前,文章先对演绎推理进行了解释。演绎推理的方法是由 A 能够推理得出 B;而溯因推理法则正好相反,是由看到的结论 B,往前推理出是何原因 A 导致的结果的推理方法。换句话说,溯因推理是解释已知事物的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溯因推理? 文中给到的答案便是标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即 ,接下来作者则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


大胆假设——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两种假设法

求同求异法

求同求异法,通过文中的描述,我的理解咋是,通过将事物的属性与另一种或几种已知事物的属性进行对比,得出其相似及相异之处,从而来定义事物的方法。这样解释也有一些抽象,文中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对“定义”所下的定义的方式,来进行解释。


亚里士多德说:什么是定义?定义就是属加上种差

属是什么? 属就是这个事物与其他同类事物的相似之处

种差是什么?种差就是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该种方式,窃以为是一种类比,从类比中,来思考和发现事物的根本属性。


先归纳后抽象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抽象,是指从众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特征的思考过程。


正似统计学的一种过程,在进行统计时,我们往往会将样本进行聚合,提取出具体的特征,这时便是归纳的过程及结果。但往往此时得到的结论会是具象的,我们需要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层深度地思考,以一种共同的、本质性 的方式来概括其内源,即根本。谓之抽象。这时的抽象,其实是一种思考层次的升华,到达了事物的根本属性。文中以什么叫痛点 ,做为举例,进行了归纳 &抽象的方法解释,有兴趣可以进行拓展。


不过,归纳 &抽象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即统计样本的偏差,如幸存者偏差。这点,在我们使用归纳 &抽象法时,需要特别注意。


思考问题根源的四种假设法

穆勒五法

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合称 穆勒五法

求同法 ,找到不同事物在某种相同场景下出现的原因,便是求同法。文中以雨过天晴、瀑布旁、清晨露珠都能看到彩虹为例,谓之求同。


求异法 ,求异法,则是在强调发生某一现象后,先稳定所有可能的变量,再逐一变化可能的变因,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谓之求异。


求同求异法 ,之前思考事物根本属性时,也用到了求同求异之法,这里的求同求异则有一些不同。在思考本源问题时,将不同场景下的不变因素先总结出来,再思考其变量因素为何物,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文中以医疗队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原因为例,对求同求异法进行了解释。


共变法 ,在大数据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便是啤酒与尿布湿的关系。该案例中,通过大数据发现,啤酒和尿布湿的销量,往往是共同增加或者共同减少的,于是将两种商品放在一起。未曾想到,啤酒和尿布湿都双双增加,后来有研究表明,在西方的家庭里,男主一旦在家想去超市买啤酒时,女主一般都会叮嘱顺便买一些尿布湿回来,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啤酒尿布湿相关性的经典大数据案例。其实这也是共变法的一个案例。但需要注意的时,不能因为两者都有共变关系,便武断地认为,两者有因果关系,而是要小心翼翼地,求证中间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剩余法 ,一般用于研究复合现象的原因。即列举出所有的可能根源,一步步排除,最后剩下的,那一点就是根源了。


以上,便是穆勒五法


5Why 提问法

5Why,通过不断提出 5 个“为什么”,从而找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因果链的方法。这里,直接引用文中的为什么机器修过多次仍不见好转的案例,进行说明: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1Why)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2Why)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3Why)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来油?(4Why)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5Why)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志。


至此,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结构性分析法

结构性分析法,有点类似麦肯锡的 MECE 或者金字塔原理,这里我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找麦肯锡的一些经典著作来读。

虽然不进行描述, 但结构性分析法却是我们平时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析方法,不论在你写 PPT 还是写文章,又或者分析行业,结构性分析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优秀方法,因此建议能够深入学习和了解。


系统性分析法

系统的三个特征:

  1. 系统是由元素组成

  2. 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 系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而要对系统进行理解,有需要具备三个关键:

  1. 存量和流量。存量指的是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积累量;流量则是一段时间内的改变状况。

  2. 回路。回路又包含两种,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增强回路指的在系统中由于刺激,不断增强或者不断降低的作用;而调节回路则相反,因与果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

  3. 延迟。系统并不会在一开始的时候立刻进行想要结果的反馈,正如洗澡时调节了洗澡水的温度,并不会立即变热或者变冷,而是有一段时间的延迟。


那么,如何在系统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文中给出的方法是画图。通过将系统间的各个元素、以及中间的关系使用图的方式画出,来帮助系统地理解和找出该问题产生的根因在哪儿,即问题的根源 。文中也给出了多个案例,帮助理解系统性分析法,建议也能多读几遍进行理解。


找到现象背后底层逻辑的假设法

底层逻辑的假设,作者也是用了归纳 &抽象方法来进行。篇幅并不长,后续读完刘润的《底层逻辑》再来回顾该篇,希望能有更多的见解与开悟。


小心求证——若得不到证明,重新假设,再次求证

既然有大胆假设的方法,那便一定存在小心求证的方法。文中也给出了 3 种方法。

向自己提问通过试验验证举出反例 ,看起来都比较常见,因此我也不在这里过多赘述。


不过,作者在给出小心求证的方法时,也在提醒读者,我们需要小心已经在人性心智中可能存在的谬误,而这种错误往往我们并不自知。


基本谬误 ,诸如从众效应服从权威以偏概全 都是这类谬误的典型代表。所谓乌合之众 ,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心理。因此在小心求证时,要小心这类存在人性深处的谬误。


对问题根源做出假设时可能出现的谬误 ,主要存在将相关性当作因果性过度简化因果关系混淆均值回归和因果关系当下认知偏见 。事实上,在我看来,都是数据分析上得出的一些“错误结论”;这类结论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或者获取更多的数据/现象,来再次做出结论分析,验证之前的假设,才能相对比较严谨。


本质思考的必要条件

作者文中的上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什么是本质,如何进行本质的思考,其方法论在哪儿。

最后这一小节,则对是否有条件能够进行本质思考,进行了阐述。

要有好奇心,勇于提问

试想,没有好奇心的人,会去深度思考问题的本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无好奇心的人总是喜欢等着他人告诉你答案和结果,然后全盘接收。

因此,好奇心,会是能够进行本质思考的首要条件。

要有足够的知识

知识的储备,也是进行深度本质思考的条件之一。

试想,如果福尔摩斯没有足够的地理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他能准确判断出华生是刚从阿富汗回来的军医吗?肯定不能。

因此,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拓展关注的领域和学科,我们甚至能从其他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更多本质的发掘方法;因为知识其实是相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是深度思考本质的前提。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联想能力

我们前面提到多次归纳 &抽象的方法,这里其实也是一种联想、类比的能力。当一个问题出现时,能够联想到其他问题的解,那么自然就能将其他问题的本质迁移过来进行解决问题。

就如我刚提到的,他山之石,便是联想的一种方式。

文中,则是用《专注力》的一个案例来说明联想能力的重要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

要有思考的持续性

思考的持续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我们要对同一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

第二,思考的持续性也体现在,每当思考问题本质的时候,我们都需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绪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


这点也是我深有感触一段文字。现在信息碎片甚至信息茧房,使得我们的思考往往被打成了碎片状,而活在当下 产生出的心流往往显得更加地可贵。因为只有持续地对同一问题、同一方向进行深度地思考,才能产生出与其他人相对不同的见解,而这种不同的见解,往往会成为商业上的要害,如同产品定位、底层逻辑等等。

相对平静的情绪

Inner Peace 。作者最后强调的是情绪。我们在思考时,请注意自己的情绪,带着过喜、过悲、愤怒等情绪,是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

找一个地方,泡一杯咖啡,听一段轻音乐,也许会是进行思考的好环境。


这本书的上半部,对本质的理论以及如何看透本质,提出了诸多自己的经验以及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进行作证,为的是说明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以及,要成为这种大神,可以借鉴的一些方法论。


文字很精彩,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圣迪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9.04.09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直击本质》——读后上_系统性思考_圣迪_InfoQ写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