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应该有清晰的目标与指引。
如果你曾经打开过 FinClip.com 的产品官网,会在打开首页的第一屏看到一行大字“快速打造数字化超级 App”,很多前来咨询的客户也表达过自己是因为“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找到了我们。
作为 FinClip 背后的产品设计者,我想在本文中与你分享一些我们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思考,欢迎交流。
一行最醒目的大字“快速打在数字化超级 APP”
如果你之前也接触过数字化,那应该知道“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是 21 世纪的两大经济趋势”,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导致全球化正受到去全球化的挑战,而疫情加剧,使得数字化转型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速度,近几年也衍生出了大量的线上业务。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的越发火热,各行各业都纷纷张开双手,基于自身对数字化转型的构想,设计出自身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比如: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 “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一文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对于中国的小企业,数字化的提升可能会帮助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寻找新的协作方式,并使其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扩大其经营范围。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国内 GDP 增长总量中贡献 7%到 22%。预计在未来的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 GDP 增长总量中贡献 7%到 22%。
互联网也可以借助自身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相关的帮助:
互联网为消费电子类产品释放出巨大的创新动力,包括智能家电和网络电视等连接设备。借助互联网,中国二手车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互联网还能帮助化工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促进与客户及外部专家的合作。网上货币市场基金、折扣券商和第三方在线市场开始出现。中国的购房者和租房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搜索理想居所。互联网更改变了商业房地产的需求,网络零售降低了实体网点的需求,却提高了拥有先进物流的现代仓储地产的需求。互联网还能利用电子健康记录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创新技术提升医疗质量,而病人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工具和点评平台了解医疗服务提供商的资质评级。
这些转型方案和分析文章中阐述了各种宏观必要性和因果关系,好像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数字化转型”这件事的必要性,但我始终认为有一个核心的问题答案大家似乎都不太明确。
数字化转型方案到底为谁而做?
从销售和商务达成的角度来说,理所当然需要围绕企业或机构的需要来实现,近些年各种类型“数据大屏、智慧座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大屏一目了然,自带充分的说服力
无数“数字化转型”的最终交付物变成了一块“数据大屏”,这块大屏可以从采集数据、数字化管控直至数据汇报,充分满足所有和数字化转型相关的需求。而千篇一律的行政地图,扇形图和柱状图甚至让采购者也开始怀疑“这就是数字化转型吗?”
数字化转型当然应该为用户的体验而做
数字化转型需要围绕企业或机构的需要实现并没有错误,但我认为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任务,是通过数字化相关的技术提升每个行业的客户体验。仅仅简单地实现数字化座舱就认为数字化转型工作结束当然是大错特错的。
正因如此,任何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方案才有清晰的目标与指引。
如果想要打造数字化医院,注册上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提升前来就医的患者和挂号收费员工的体验才是;如果想要设计车联网数字化系统,引入安卓车机和各种场景的 App 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车机的滑动更加流畅,应用的加载时间更短才更高效;如果想要打造数字化电力运检系统,提供一块数字化大屏实时显示当前的系统流量与异常并不能让所有人的体验更加高效,让巡检人员能够快捷地摘抄数据查看状态更加有意义。
而发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观察那些用户,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背景和场景之下,进入了这个系统,他们的操作流程大概是怎样的,他们会在每个步骤上花费多长时间。
之前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我发现太多人都在手机屏幕面前露出迟疑与不解的表情。明明已经支付成功,却无法获得进行核酸测试的条码;明明已经过了 2 个小时,但是屏幕上却只会显示“数据异常和一串错误代码”;老年人把手机字号调大了,因此每个按钮也只能看到一个字了;人手不充足导致患者找不到导诊护士提问,找语音机器人提问却只会收到空洞重复的“抱歉,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国家网信办也曾专题讲述,应注意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
国家网信办在《加速数字化转型 助力央企高质量发展》一文中专门表述“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也不应仅限于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一个长期重要工作,可以说数字化转型没有终点。”
后记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新注册了一个小程序或公众号就有所缓解,也不会因为把所有业务挪到 App 上就能彻底去除。小程序与 App 本质上都是服务的载体,我们更加需要结合不同技术方式的优缺点,来全盘考虑。
但不论如何分析,我想“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需要提升用户的体验”应该是我们所达成的共识。
如果您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之中,为用户提供更加友好的用户体验,可以试着考虑通过小程序进行技术实现。在《小程序的昨日与今天》一文中,我们曾专题讲解了小程序,H5 与 App 之间的各种差异,相比于 H5 与 App,小程序天然具备跨平台,体验更优,体积更小,安全性更高,上手门槛更低的各种优势。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王字 Wannz】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e0cbf44f876f847f896b89049】。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