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互联网就业系列文(一)

用户头像
HZFEStudio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6 月 15 日

原文地址:互联网寒冬了吗?格局小了


​校园招聘的春招结束了,恭喜各位踏入社会,跟我们一起面对疾风吧!


当然高考也结束了,恭喜毕业生迎来最舒服的假期~


我们这篇推文,主要是想蹭蹭高考结束的时间段,讲一下互联网就业相关的问题。由于本写手比较话痨,会分为几篇来讲。反正算是给大学生以及还迷茫于找工作的朋友们一点启示和鼓励吧。

其实互联网行业是个新兴行业,但有人会质疑“新兴”,毕竟现如今,互联网无处不在,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基石。


而且由于近两年疫情的缘故,中国网民数量得到快速增长。今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 70.4%。但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在 80%左右。


如果不说这些没什么实感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讲些大家都熟悉的公司和产品。大伙会发现,从有了电信至今,也就不超 26 年的历史,妥妥的 90 后:


「奠定基础,三大通信运营商」

  • 电信 / 1995 年成立;

  • 移动 / 1997 年成立;

  • 联通 / 2009 年成立。


「互联网公司之,新老 BAT 三巨头」

  • 腾讯 / 1998 年成立;

  • 阿里巴巴 / 1999 年成立;

  • 百度 / 2000 年成立;

  • 字节跳动 / 2012 年成立。


「不管用不用,你一定知道的产品」

  • 饿了么 / 2009 年 4 月上线;

  • bilibili / 2009 年 6 月上线;

  • 新浪微博 / 2009 年 8 月上线;

  • 微信 / 2011 年 1 月上线;

  • 拼多多 / 2015 年 9 月上线;

  • 王者荣耀 / 2015 年 11 月上线;

  • 抖音 / 2016 年 9 月上线;

  • 微信小程序 / 2017 年 1 月上线。


而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里,铤而走险摸鱼近 5 年的老手,每年我都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关键词:互联网寒冬


然而依旧是每年,我可以在各种地方看到这种见缝插针的广告关键词:学习 Python

那么,现在互联网行业是否已经饱和?这个行业是不是超卷?是不是更新换代很快?报班学习,是不是被割韭菜?是不是赚钱贼多?是不是 35 岁就要被裁掉了?


接下来,我们尽可能在有数据支撑的前提下,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互联网前景

先说结论:行业饱和?饱和是不可能饱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饱和。



互联网会继续渗透到各个领域中:融入金融、制造、教育、医疗、零售、文娱、物流等行业;因此互联网行业本身前景是无需担忧的,担忧的应是个人专业和学习能力。

讲讲这几年互联网里,大家还有印象的事件:

  • 2014 年 网约车大战

  • 2015 年 外卖大战

  • 2017 年 共享单车大战

  • 2018 年 新零售烧钱大战

  • 2019 年 下沉市场争夺大战

  • 2020 年 互联网买菜大战


但凡你参与过任何一场“大战”,你都不得不承认,每次大战,都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而且遇到大战,我们普通用户乐呵的捡便宜就行了,一分钱买菜不爽吗?百亿补贴不快乐吗?除非你交了 ofo 押金。

每次有新的机遇和市场,意味着要烧钱抢占市场,肯定会有腥风血雨。所谓神仙打架,也一定会有“胜者”和“败者”。而普通用户的任务是跟着神仙屁股后面捡钱。


十年前,我们坐的是传统出租车,那些自己用私家车拉生意的被称为黑车。谁会想到未来坐上“私家车”不慌了,出租车也不香了,打车还比坐公交便宜。


虽然结局是 Uber 没杀进中国市场,还损失 10 亿美元,滴滴杀成功了,但也损失 100 亿人民币。最终的网约车价格也回归正轨。但是出行市场的行业格局也被彻底改变,我们进入了网约车遍地的时代。


在共享单车爆发的时期,微博上也没少控诉过度投放的共享单车变成了城市垃圾。街上的共享单车五花八门,手机的单车 APP 多的能排成几道彩虹。最终的共享单车也“死伤无数”,资本结束了短暂的狂欢,各种共享单车企业倒闭。作为共享单车开创者的 ofo,并没能成为行业的领头者,反而深陷泥潭。



每个新爆点都会带起资本和消费者的热情,每个公司也是尽可能早的入场分一杯羹。当共享单车是爆点,大家一起杀进去;当直播很火热,那么全民做直播。不论是哪种新的操作起飞,都会经历爆发期,经历混战,以及优胜劣汰,或者看谁的钱多坚持到最后。这个过程会有许多昙花一现的公司。大量公司的“倒闭”并不意味着寒冬,而是阶段性的恢复秩序,互联网的进程和发展是继续向前推进的。随着共享单车管理和投放的规范化后,我们的日常出行确实多了新的便捷选择,共享单车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看起来新互联网出行市场格局已定,其实非也。互联网总是需要想象力的:不然为什么好端端的出租汽车不坐,好端端的单车不买,要搞网约车和共享单车?


互联网需要想象力,需要产生新的需求,而需求会驱动技术,最终去影响用户,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

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并不会进入所谓的“存量市场”:技术匹配和支撑人的想象力后,人会产生更多新的欲望:市场会不断的变化,新的机会将不断的产生。


那以上这一大堆话换成人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十年后我们将人手一个飞行器,手一举就起飞。上班放学买菜全靠飞。

当然,接近消费者的各类服务的互联程度,确实相对而言比较高,所以可能让部分人有种市场“饱和”的错觉。但像制造业,这种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医疗行业也充满了想象力:医疗行业是否能在不久的将来,提供更好的家庭化智能医生的服务等。


总而言之,目前互联网对于七大产业的渗透程度仍处于初级水平,互联网化是手段,是未来各大产业的重要基石之一,无所谓“互联网寒冬”之说。


假如你不那么了解“互联网”的概念,那么在阅读到这里后,或许你也已经有那么点感觉了:本篇文章所讲的“互联网”并不是狭义的指用浏览器访问到的网页和用软件使用到的服务。也不是局限在 BAT 所给我们带来的,集中在消费等领域的“互联网服务”。而是一片互联网行业的新蓝海:产业互联网,对各大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说这个也是希望各位打开格局,不要在一小块区域互相卷了。



因此,对于选专业的准大学生,其实选择互联网相关的专业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想要转行的人而言,如果问现在是否还可以入场,那么现在就是你最早的转行时机。而在选择公司时(假如你有选择权),就应该尝试去辨别公司业务方向是否存在互联网泡沫,多点训练互联网思维是上策。


 别走!你一定还想看 


发布于: 2021 年 06 月 15 日阅读数: 181
用户头像

HZFEStudio

关注

HZFE全栈社区 2019.01.15 加入

HZFE 是……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互联网就业系列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