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架构: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发布于: 刚刚
架构: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一 背景

最近在讨论产品架构时,提到了微内核架构设计。之前对这个概念有过了解,但没有深入研究。借此机会对微内核架构做一次相对系统、全面的了解,作为架构知识储备。

二 概念与来源

2.1 概念

提起微内核架构,有些朋友可能还不太熟悉,但如果说它的另一个名字:插件化(Plug-in)架构,估计就会有很多人恍然大悟,或者直呼:“这不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吗?”。

的确,我们常用的从 IDE 到框架:Eclipse、IntelliJ IDEA、SPI 等,插件化架构设计的比比皆是。但如果深入一些,能够把插件化架构阐述清楚,并能够借鉴思想,对我们在做的工作进行优化,尤其是在架构设计上并不简单。

2.2 来源

微内核设计其实就是插件体系。我们都知道,操作系统内核诞生得比较早,所以插件化最早被用在内核设计上,于是就有了微内核设计这一称呼。—— 内容来自 阿里技术,文章:什么是微内核架构设计。

根据百科中对内核的描述: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提供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操作系统工作的基础,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内核的分类可分为单内核和双内核以及微内核。

微内核(Micro kernel)是提供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它设计成在很小的内存空间内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块化设计,以使用户安装不同的接口,如 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 等。IBM、Microsoft、开放软件基金会(OSF)和 UNIX 系统实验室(USL)、鸿蒙 OS 等新操作系统都采用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优点。

与微内核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宏内核,宏内核是包含很多功能的底层程序,干的事情很多,且不可插拔;一点微小的修改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内核,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Linux 就是宏内核,也因此被称为 monolithic OS。

微内核只负责最核心的功能,其他功能都是通过用户态独立进程以插件方式加入进来的,微内核负责进程的管理、调度和进程之间通讯,从而完成整个内核需要的功能。当某个功能出现问题时,由于该功能是以独立进程方式存在的,所以不会对其他进程有什么影响从而导致内核不可用,最多就是内核某一功能现在不可用而已。

扯远了,再回到本文内容。因为是作为一种架构设计模式,所以只是沿用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方便定制,而且非常小,可以实现功能的热替换或者在线更新等,这就是微内核被提出来的核心需求。

三 微内核架构设计

3.1 溯源

微内核架构设计(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Style)这个关键词,百度中可查到的基本都是转载,或阿里技术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搜索了一些词之后,最终定位到《Fundamental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这本书,Chapter 12. Microkernel Architecture Style这篇文章中摘录了关于微内核架构风格的部分内容,某 SDN 上的文章,有不少都是基于原英文内容的翻译。

3.2 微内核架构风格-拓扑结构

从下图可见,微内核架构的拓扑结构由两部分组件组成:核心系统(core system)和插件模块(plug-in modules)。应用逻辑被分割为独立的插件模块和核心系统,提供了可扩展性、灵活性、功能隔离和自定义处理逻辑的特性。

3.3 设计关键

微内核架构的核心问题:插件管理、插件连接和插件通信。

1. 插件管理

核心系统需要知道当前有哪些插件可用,如何加载这些插件,什么时候加载插件。常见的实现方法是插件注册表机制。

核心系统提供插件注册表(可以是配置文件,也可以是代码,还可以是数据库),插件注册表含有每个插件模块的信息,包括它的名字、位置、加载时机(启动就加载,还是按需加载)等。

2. 插件连接

插件连接指插件如何连接到核心系统。通常来说,核心系统必须制定插件和核心系统的连接规范,然后插件按照规范实现,核心系统按照规范加载即可。

常见的连接机制有 OSGi(Eclipse 使用)、消息模式、依赖注入(Spring 使用),甚至使用分布式的协议都是可以的,比如 RPC 或者 HTTP Web 的方式。

3. 插件通信

插件通信指插件间的通信。虽然设计的时候插件间是完全解耦的,但实际业务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某个业务流程需要多个插件协作,这就要求两个插件间进行通信。由于插件之间没有直接联系,通信必须通过核心系统,因此核心系统需要提供插件通信机制。这种情况和计算机类似,计算机的 CPU、硬盘、内存、网卡是独立设计的配件,但计算机运行过程中,CPU 和内存、内存和硬盘肯定是有通信的,计算机通过主板上的总线提供了这些组件之间的通信功能。微内核的核心系统也必须提供类似的通信机制,各个插件之间才能进行正常的通信。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3
用户头像

磨炼中成长,痛苦中前行 2017.10.22 加入

微信公众号【程序员架构进阶】。多年项目实践,架构设计经验。曲折中向前,分享经验和教训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架构: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