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混合办公首选轻薄本,华为 MateBook 的“三重变身”改变了什么?

作者:脑极体
  • 2022 年 5 月 23 日
  • 本文字数:4793 字

    阅读完需:约 16 分钟

两三年前,很多被迫 WFH(work from home)的人大多还在期待:什么时候能回办公室上班?而今年大家纷纷“口嫌体正直”地表示,WFH、混合办公真香。

毕竟不用每天通勤,节省出来的时间用来工作学习,产出效率更高。而且环境还可以自由灵活调整,不用拘束在密度高、嘈杂的工位或课堂里,更舒适的条件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体验过混合办公的好处,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回到全职办公室的工作方式了,混合工作场所正迅速成为“下一个常态”。Meta、亚马逊、苹果、谷歌、微软、埃森哲等大型公司,也纷纷把混合办公常态化,以适应这一未来趋势。


混合办公来得这么快,我们做好准备迎接它了吗?

作为一个要随时随地码字、采访、跑新闻的人,我对混合办公还是颇有经验的。坦率地说,自由灵活是真的爽,但 WFH 要保持与办公室相同的生产力,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反而间接延长了工作时间;说不准要在什么环境、网络条件下办公,设备卡顿、故障的时候会非常想念 IT 同事随叫随到的幸福;还有,混合办公意味着跟同事面对面的机会大幅减少,也失去了很多灵机一动、一时兴起的交流,而这些信息、社交对于团队协作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在混合办公的几年里,我们团队也摸索出了不少保持生产力的秘诀。比如,WFH 也要营造出办公室一样的专属空间和规律生活,避免注意力不集中;定期组织读书会、打桌游、短期旅行,保持一定频率的线下沟通;尝试过不少在线协作工具……而对所有成员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台稳定、可靠、高效、专业的笔记本电脑。既是恰饭工具,也是创作之路上最亲密的伙伴,说是打工人的生产力工具并不为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亲朋好友加入混合办公的队伍,开始升级笔记本电脑时,我通常会建议:看一看华为 MateBook。

一方面,受过智能手机体验洗礼的终端用户,对于笔记本电脑已经有了全新的预期,缺乏创新的 PC 产品很难满足他们的升级需求;而 PC 市场中具备底层创新能力的厂商并不多,苹果“全家桶”的模式在客观上限制了不少用户的选择自由,这时候,华为也就顺其自然地承载起了大众对 PC 产品创新的期待。

从华为 PC 的历代产品表现来看,也确实接住了这种期待。轻巧便携的第一代 PC 产品 MateBook E,到重构大屏专业高性能体验的 MateBook 16s,适用于办公、家庭用户和学生等主流人群的 MateBook D 16 等产品,无不说明华为对混合办公趋势的把握和满足。而“四面微边框”、分布式跨终端协同等创新,也呈现出华为对于笔电产品软硬件能力的全新想象。

混合办公在灵活性与生产力上,有着天然的矛盾。当务之急是提供一种适配混合办公需求的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专业创作和办公群体去除后顾之忧。面对这一挑战,华为如何思考笔电的进化方向,是十分值得研究的。

5 月 23 日,华为发布了 2 款 16 寸大屏高性能笔记本 MateBook 16s、MateBook D 16。从中不难看到,PC 产品在混合时代即将发生三重变身,引领混合办公体验时代。

第一重,形态之变

混合办公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人们可以不必 100%出现在办公室等空间了。这种“不在场”,使得越来越多的专业创作人群在家自建工作站,以便进行高效创作。学生群体在线上学习、网课,甚至毕业也开始走进日常。微软对其员工进行了调查,远程工作最常被提及的影响之一是因为不能直接去工位交流,视频会议数量增加。

“不在场”,会让人与人的连接被削弱,非语言信号很难被接受,有时候工作设备也会降级,这对于工作学习和团队协作都是不小的影响。

提升效率,营造“在场感”,足够宽广的大屏成为了必要条件。

对于创作者来说,高质量的大屏才能满足创作需要;对于 WFH 群体来说,大屏带来的沉浸感能够拉近与同事的距离,线上一样可以无界沟通、头脑风暴,减少无法面对面交流造成的信息损失。对于学生党来说,大屏也能够更好地模拟课堂内学习、答辩、毕业的感觉,避免留下太多青春的遗憾。


那么,大屏是不是只要组装一块更大的屏幕就可以了呢?从华为 Matebook 大屏本来看,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屏幕越大,成本越高。以华为 MateBook 16s 为例,它采用的 3:2 生产力屏幕,相比传统的 15.6 英寸笔记本,多出 14% 显示面积,可以让屏幕在纵向上显示更多内容,更符合人眼从上往下的阅读习惯,操作空间更大,日常浏览、编辑的体验也更加高效。创意人士用来处理图像、音视频也有了更多的腾挪空间,更加自在随心。而这样的屏幕也比很多厂商 16:9 屏幕在成本上更高。

其次,屏幕越大,越要考虑其他硬件的兼容性。华为 MateBook 16s 延续“四面微边框”的全面屏设计,屏占比高达 90%,上边框还放置了一颗 2 百万像素的超高清摄像头模组,展现出了华为在 PC 全面屏领域一贯的高水平设计能力。华为 MateBook D 16 则在实现了 16 寸大屏的同时,兼具 15.6 寸笔记本的轻巧机身,实现大屏、轻薄、性能的平衡。

另外,屏幕变大,屏幕素质却不能打折,需要更高端、更高清晰度的显示屏幕。华为 MateBook 16s 采用莱茵认证的专业级色准笔记本屏幕,采用了自研 3D Lut 硬件级校色,平均ΔE<1 的高色准,100%sRGB 广色域,无论显示高清图片,还是播放视频,都能呈现栩栩如生的细节,还可以外接 2 台 4K 显示器,三屏联动,是设计师的理想屏幕,也进一步引领了高素质屏幕向大众化普及。

通过大屏的形态之变,华为 MateBook 解决了混合办公时“不在场“的影响,同时又兼具远程办公的灵活性。

第二重,交互之变

混合办公增强了便利性,但很多办公场景承载的功能却“不得不”在 PC 端进行,比如原本只需要走到工位上打个招呼,现在却不得不通过好几个软件打字、语音、视频来沟通。设备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跨终端、跨软件带来的交互体验简直是“反人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早在 1987 年就批评过,大量计算机程序无法相互交互,催生了大量的无用工作,没有给生产力带来净增长,这也被成为“索洛悖论”。

很多在线协作软件、PC 系统说是进行了升级适配,但本质都与传统 PC 的交互逻辑和操作方式大同小异。为了改变交互不变带来的生产力谜团,华为 MateBook 在交互上都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推出了更符合万物智联时代的智慧办公体验。

通过革命性的分布式技术,华为 MateBook 的超级终端,开启设备之间简单直观的连接与交互。每个设备都能互相成为对方的功能模块,能力互助,资源共享,用户根据需求可自由组合。


PC 和手机组合,无需数据线连接,手机轻松地成为电脑的一个 U 盘,直接进行文件读写存取;PC 的键盘、鼠标、麦克风甚至屏幕则可以作为手机的外设,轻松实现能力扩展。

PC 和平板组合,平板变身成为 PC 的专属手绘板或扩展屏,头脑风暴、创意创作,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并轻松实现跨设备文件共享,让思路无缝衔接。

类似的设备互联体验还有很多惊喜可以挖掘,大家可以放飞脑洞。

而这次华为 MateBook 16s 不仅支持超级终端,还进一步进阶,多设备互联的同时,打通 Windows PC 与移动设备生态的功能,使得两大终端系统互通无阻,改变了手机和 PC 应用服务的割裂状况,PC 乐享移动 App,对于办公/学习的效率提升是颠覆式的。

PC 与 App 之间的内容可以轻松流转,高效合作,大幅提升效率。复制电脑上的文字,可以粘贴在 App 里;图片、文档直接拖拽至 App 界面进行发送,不必在不同设备频繁切换,让工作学习能够心无旁骛。而移动应用程序也能够丰富 PC 软件生态,赋予笔记本电脑全新的活力。

通过对交互能力的底层革新,华为正在让 PC 成为适配混合办公时代的生产力工具。

第三重,功能之变

如果说形态和交互的革新,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混合办公对生产力造成的硬件,那么华为 MateBook 16s、D 16 等新品的功能之变,则聚焦于增加混合办公的能力价值。

其中与传统 PC 最具差异化的能力之一,自然就是 AI。


一双“慧眼”:华为 MateBook 16s、D16 搭载了华为自研的 AI 慧眼特性,对系统级的视频流进行 AI 算法处理,实现了虚拟背景、影随人动、自然对视的视频特效,并且可以为第三方视频应用共享。也就是说,在 PC 端进行实时视频功能,都可以得到 AI 的加持。在工作学习中,利用虚拟背景快速将繁杂的背景环境覆盖;主讲人在视频通话时移动,开启“影随人动”功能,画面会根据人像位置实时调整,开会和上网课都更加轻松;“自然对视”功则能够在人们无法正面注视摄像头时,通过 AI 算法处理眼部画面,达到面对面交流的眼部注视效果,让沟通更富有感染力。

一双“灵耳”:线上交流不可避免地会对声音的保真度、清晰度造成影响,华为自研 AI 音效,降低通话中非人声类的环境噪音,使用华为 MateBook 16s、D16 时,声音如同现场一样清晰明亮。而“静谧空间通话”技术,则实现了人声噪音的有效消除,即使在办公室、咖啡厅、交通途中等嘈杂环境下,也能让全场静听你的发言,这是传统 PC 和线下办公所无法实现的。

一颗“慧心”:工作/学习/娱乐难免需要接触到其他语言,传统方式中,只能通过翻译软件、词典、字幕插件来辅助理解,费时费力。如果加载了华为的智慧语音,一切就改变了。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翻译功能,不懂或不熟练外语也能轻松开跨国会议、上国外公开课、看电影。即使错过了关键发言或者临时离开,只要打开全程字幕记录,就可以轻松复盘。

AI 能力的加入,改变的不仅仅是混合办公的生产力问题,还将深远地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的习惯。


不过问题又来了,PC 承载了更多功能,必然也面临性能与功耗的升级,守住性能的“后勤战线”至关重要。作为全球首款 12 代酷睿 i9 Evo 认证的笔记本电脑,华为 MateBook 16s 首次将酷睿 H 系列处理器中最顶配的 i9 芯片带到了华为轻薄本上,刷新性能天花板,轻松处理游戏、实时渲染、视频编辑等重载任务;华为 MateBook D 16 则搭配第 12 代英特尔酷睿标压处理器,突破传统轻薄本低压处理器的限制,达到了新的性能高度,能够快速响应各类用户的需求,轻松应对重度工作。

可以看到,要解开混合办公的生产力桎梏,不能在灵活性与生产力的任何一方面出现短板。华为 MateBook 的三重变身也说明,面向混合办公时代的 PC 产品需要的是一次深入细节的全面调整。

混合办公加速时刻,PC 市场变革已见端倪

根据黑洞理论,存在一个密度与质量无限大的奇点,宇宙演化与膨胀由此开始。在科技历史上,有许多关键的技术产品如互联网、AI,扮演着“奇点”的角色,发出对产业链和社会经济强大的带动力量,改变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

显然,混合办公的加速到来,尽快打造出全新的生产力工具,是 PC 市场以及所有用户的共同心愿。但奇点的撬动需要的是无数产品细节、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

华为成为混合办公时代的创新引领者,有三个关键词发挥了重要作用。


1.技术基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PC 产品的升级迭代基本停留在“科技以换壳为本”,底层创新需要多技术协同,而华为恰好站在了通信技术、AI 技术、设备协同等跨领域技术的交汇点上,30 多年的通信积累引入消费级笔记本,实现笔记本行业首款 Metaline 天线,带来弱信号下的稳定体验;革命性分布式技术,让设备协同、强强联合,满足混合办公时代的多设备协同体验;领先的智慧会议解决方案让线上协作更高效、天涯若比邻等,这一系列创新的协力突破,才最终打开了混合办公时代的 PC 局面。而具备这种技术基座的硬件厂商,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


2.融合。前沿技术转化为产品能力与用户体验,同样是一个门槛,华为在 PC 领域快速攻城略地,也是因为对技术与产品的融合,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比如都知道全面屏好,但能够在更高的屏占比下实现硬件的极致融合,满足混合办公时代的沉浸视野和专业屏幕体验,华为在工业设计、制造上的能力才是根本。

3.品牌精神。从 AI 手机到全面屏 PC、全场景智慧办公,华为始终扮演着行业先行者的角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引擎,在混合办公的时代路口,整个社会正期盼一种崭新的生产力工具到来,而华为又一次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将更先进的产品并交付给用户,这是华为终端一贯的品牌精神,也是今天 PC 市场最期待的一种变革力量。


进化论是地球上唯一可靠的成功学,而今,PC 变革的“奇点”正在华为 MateBook 上苏醒。借由华为 PC 的三重变身,看到下一个时代里生产力的进化方向,未尝不是一种机会,一个预言,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混合办公首选轻薄本,华为MateBook的“三重变身”改变了什么?_脑极体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