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透过华为军团看科技之变(五):智慧园区

作者:脑极体
  • 2022 年 6 月 29 日
  • 本文字数:3928 字

    阅读完需:约 13 分钟

军团模式,华为是这样定义的:以军团化的改革,积极地调整队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坚定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不能只有天上有云,但不下雨,或者下雨,不落在花上,客户感知不到。”

灵活、有效、价值可感——园区军团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业界流行一句话,“一个城市,除了马路都是园区”。确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个园区里,或是居民园区,或是产业园区,或是学校园区,日常行动是从一个园区流动到另一个园区,还有什么比园区数字化更容易让人感知到价值的呢?

而在园区数字化的进程中,格外需要灵活机动的配合。横向来看,数字化需要在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服务层都进行全面数转智改,涉及网络、电力、云、硬件、软件等多种能力;纵向来看,园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业态,各类园区的数字化需求既有共通点,也有差异性,需要个性化、深度融合的解决方案。

传统组织架构下,不同业务部门的配合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一些业务重合的情况,也需要有适当的机制来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确保客户的利益。以军团模式,快速调动并整合各部门力量,是更高效的选项。其中,园区军团可能是对灵活性要求最高、融合业务最多的一个。据华为官网显示,智慧园区容纳了华为 1000 多项“端-边-管-云”全栈 ICT 技术与产品。


如此丰富且繁杂,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园区呢?又能够从中挖掘出哪些机会点?

2020 年,华为联合埃森哲共同发布《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其中,智慧园区被定义为一个城市的有机生命体。

既是生命,园区自然应该有千姿百态,在灵活多元的支持下不断生长;

既是生命,智慧园区如何与人和城市一起共生,就值得我们开始关注;

既是生命,园区数转智改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自然有着无穷的潜力。

这是华为园区军团的成立之因,也是会在未来影响城市中每一个人的数字之果。我们从华为园区军团的“生命体改造计划“出发,去寻觅未来的活力与新机。

智能生命:园区改造计划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 3.0》中写道: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智能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只能存在于生物(特别是人类)身上。但是,从我作为一位物理学家的角度出发,关于智能,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来开启潜伏在大自然中的全部智能,并用它来帮助人类实现繁荣昌盛。

而园区军团的使命,就是让园区——这个城市的生命体,在数字化转型中被赋予智能。

这个过程,和人类的成长与成熟之路有某些共性:试想一下,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才能变成熟?有丰富的感知,能看会听能说会画,眼耳口鼻舌身大脑缺一不可;有多维的能力,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基础教育安排上;有点个性,舞蹈、武术、围棋、钢琴之类的特长班总有一个适合你。当然还要有点阅历,恋爱、工作、旅行、家庭……凡此种种,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人。

同样,园区向智能生命演化,也需要经历一番历练:

1.灵敏的感知。

人依靠末梢神经来感知外界的各种信息,温度、阳光、触感、色彩、危机……让园区具备智能,就要将各类传感器、物联网设备形成一个数字化“神经末梢”,对园区内的人、事、物进行统一管理、全面监控、风险预警。

可以是传统设备的升级,比如路灯、摄像头的智能化,闸机、电梯等的物联网化;也可以是新设备的融入,如无人车、机器狗等。数据可收集、可管理、可应用,园区也就拥有“灵敏的感知”。以往只能亡羊补牢的园区问题,比如电梯故障、安全事故,现在也可以通过数据的实时感知,化被动为主动管理。


2.畅通的经脉。

无论西方的神经系统,还是东方的奇经八脉,其本质都是通过一个传输网络,将感知到的信息输送到人脑进行分析处理。没有这一个畅通无阻的联接层,人的肢体可能会“偏瘫”,对于园区就相当于有了死角和盲区。

一个无处不在的传输网络,可以有场所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网络、窄带物联网等多种方式,打破数据孤岛,连接数据烟囱,让数据得以在园区全域内流动起来,让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都能联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智能化建立基础。

3.聪明的大脑。

最终,感知数据通过传输网络进入园区大脑,借助 AI 的力量锻造出智慧的灵魂,拥有自我学习、自我适应和自我进化的能力。具体到服务侧,就是根据不同园区的独特属性,提供适配的主动服务,让园区运营从粗放走向精细化。

比如安全,是所有园区都需要的基本能力,借助云端计算、本地计算、端侧计算等多种形式,AI 算法可应对数据进行决策判断,研判园区的安全情况,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比如摄像头识别异常人员进入园区,实时触发智慧安防系统报警。随着数据积累越来越多,生成安全报告,快速应对潜在风险,实现预先防范。

当然,也有一些园区自有其定位,这就需要园区大脑具备一些特别的能力。比如办公园区内,语音设备、空调设备、灯光等办公室硬件不断采集数据,结合相关日程安排,智能会议系统可以在会前自动调节好会议室灯光、空调温度等,带来舒适的办公氛围并降低能耗。

一个越优秀的人,一定是愈加耳聪目明、身轻体健、慧心灵性。园区作为城市有机生命体,自然也如此。

园区之大,一个华为吃不下

目前,华为园区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指标,从全生命周期来指导智慧园区的建设与运营。《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中,就首次提出了智慧园区的成熟度评估模型,有 60 分的基础级,61-80 分的规范级,还有 101-120 分的领先级……看来作为数字生命体,同样逃不过打分评比的内卷命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我们就不过多赘述了。

相信很多人关注华为军团,还是希望通过华为的布局动作,来提前了解一下,有哪些产业机会是普通人/企业可以抓住的。

脑洞放开一点,数转智改,也是园区这个“生命体”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过程,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功能体验到丰富的情感体验,从管物管机到以人为本。

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应该是终身的,由此诞生了庞大的教育产业。同样,智慧园区的演进之路也需要大量的参与者和培育者,就像没有一个超级教育集团可以容纳下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所有课目,华为固然大,但也需要和许许多多的上下游从业者一起,让智慧园区这块市场不断做大。


围绕人的终生教育,诞生了胎教、幼教、K12、高等教育、兴趣教育、职业教育、老年大学等各式各样的细分赛道。那么,智慧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又会产生哪些机会呢?

有需求才有市场,智慧园区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不同阶段都面临怎样的挑战?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或许就能找到前景与钱景。

总的来说,园区在方方面面其实都面临挑战,我们选几个重点来说:

第一步,统筹规划。

小孩出生,起名寄托着父母的期许,抓周希望明确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一个园区也同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目前大型城市中各类园区都数量庞大,新建的产业园区不断涌现,居民园区、高校园区、办公园区、体育场馆等都在发展,如何选择好园区的定位,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人群特征、产业结构做好规划、统筹、配套,是保障园区内居民/员工/企业/机构等体验的前提,也能避免投入产出严重失衡。园区的顶层设计、咨询规划,对于一些数字化龙头企业、咨询业、城市建设、地产运营等都会带来显而易见的机会。

第二步,建设升级。

20 世纪的课本,教不了新时代的孩子,同样,如果园区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不考虑整体数字化能力,也会导致建设投资的严重浪费,后期难以升级。

在基础设施方面,大量园区的弱电系统、园区网络、数据中心等可能都需要升级,比如某些居民楼网络需要进行全光网改造,工厂园区引入 5G 实现网线“剪辫子”,最近北京朝阳区的部分小区则开始在门禁系统中升级为智慧人脸识别,并与健康码系统连通……

不难发现,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诞生了大量细分的软件、硬件、算法、服务等需求。对于 ICT 产业、各类软硬件供应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第三步,运营管理。

如果你觉得规划、建设,都是少部分企业才能吃到的红利,而且还是“一锤子买卖”,那么园区的运营管理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了。就像不是人人都有那个实力开发房地产,但物业服务的门槛却并不高。在各类园区的运营管理中,就存在着大量这样门槛不高、细水长流的机会。


一方面,随着园区逐步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引入了大量的视频系统、门禁系统、泊车系统,但依然大量依靠人工管理,建设成本的投入并没有带来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主要原因是缺乏掌握数字化技能的高素质服务人才,无法充分发挥各系统的数据价值。

另外,园区数字化、智能化之后,并不意味着住户、员工、访客、消费者等都只能跟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打交道,恰恰相反,当大量枯燥重复工作,比如派送外卖由机器替代之后,园区的运营者、服务者可以用更多精力,来提供更有温度、更具创意的多样化服务,提升园区生活工作的幸福感。这是人绝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价值,也是值得抓住的机会。

听起来,智慧园区的成长,和人类有些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或许现在我们还无法精确预测智慧园区最终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集天地之精华孕育而生,未来的园区也必将集数字化能力于一身,并开始具备生命的温度与个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造一个园区容易,让它变成人杰地灵的生命体却是一个大型工程。园区数字化,短期来看是借助各种 ICT 技术升级改造的工程,但从长期来看,园区是城市的一个个“细胞”,它的变革代表了城市化的又一次升级。从物质层面的高楼广厦,开始注重高效、人文、服务、生态等精神层面的“软实力”,这个过程将会长期延续下去。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曾提出,园区逐步成为物理(Physical)世界、人文(Social)世界和数字(Cyber)世界三位一体的空间综合体,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创新意义。

迈克斯·泰格马克在《生命 3.0》中总结道,人类的终极未来,是与人工智能共生演化。这不仅仅是人类的宿命,也是园区这一生命体的必由之路。

用户头像

脑极体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6.12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透过华为军团看科技之变(五):智慧园区_脑极体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