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交报告 | 2020 年读完的 50 本书

用户头像
浪亦有道
关注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01 日
交报告 | 2020年读完的50本书

2020 年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凡的一年,但对我来说它并没有很差只是很忙。封城反而让我变得更加专注,可也因此失去了在通勤时用来阅读的时间,进而导致这一年的读书目标失败了。对于一个我坚持了五年多的目标「每年至少读完 100 本书」在这一年被打破,实话说我是有点不开心中。


交报告 | 2017年读完的100本书

交报告 | 2018年读完的100本书

交报告 | 2019年读完的100本书


人生总有取舍,至少这一年我点亮了一年里有 360 天在写代码的成就,这也不赖,而且只要再坚持两个星期我就能点亮一年里有 365 天在写代码的成就,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先不说代码那些事,按照习惯今天我还是会对这一年的读书做一个总结。以下将会按照不同的视角来归纳和整理这一年读完了的书。


虚构文学


首先是虚构文学类,年初时一口气把韩寒的这三本书给读完了。读完 1988 这本书谈不上深刻但却有一点点的忧伤,社会太过于浮躁和虚伪,功利反而变得可爱了。另外这本书中妓女与嫖客的形象刻画的还蛮立体的。


- 一座城池

- 我所理解的生活

- 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接下来是读完了阿西莫夫《银河帝国》系列的其中两本,他对于川坨这个旧帝国的描述很到位,读完后川坨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一直挥之不去。2021 年争取读完第五第六集吧。


- 银河帝国 5: 迈向基地

- 银河帝国 4: 基地前奏


最后是关于加缪的两本书,其中《鼠疫》是在武汉封城期间阅读的,那时候读起来特别有代入感。我认为加缪笔下的鼠疫不仅仅指现实生活中的鼠疫,更暗示了意识形态上的鼠疫。它此刻换了一个名字在另外一片土地上肆虐。本想写些什么,但又不敢写下什么,我选择继续保持沉默,就让鼠疫继续猖狂,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鼠疫会消亡,直到下一次复发。比起《鼠疫》我更喜欢加缪在《异乡人》里所表达的观点,结合年底发生在川建国和拜振华同志身上的事情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的荒谬与可笑。加缪同学是我在继奥威尔和海明威之后第三位决定去把他所有著作都读完的人,希望有一天我能读懂原版而不是翻译版。


- 异乡人

- 鼠疫


社会科学


在读加缪的《鼠疫》时有接触到萨特的一些思想,所以在读完了加缪的两本书后我就切去了了解萨特所提出的存在主义。作为一名在中国大陆长大的孩子,无神论深深地扎根在我的潜意识里,可是越是了解存在主义的思想就越是发现它吻合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未来还会进一步了解。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懦夫与英雄并非天生,在于自我选择


接下来的两本是关于都是为了更好吃川建国同志和拜振华同志的瓜而读的,我只想说永不言弃,干就对了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大争论:左派和右派的起源

-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架构视角


架构相关的书一直都是我这些年阅读的重点,保守估计读过的应该不下 500 本,读完的也有 100 本。以至于有微信读书的用户在我的主页上留言问我是不是刷的,这间接说明我入侵的深度应该还是足够的,就是那种他在本本书里都能看到我在评论的感觉。一般来说对于这种问题也没啥好回复,不过既然提到了就顺便表达一下我的想法吧。


其实我多次说过我所有的评论跟注解都只是个人偏见,只代表我在那个时刻就那个问题我的看法,很多时候他都是错的「因为面对未知领域,我所知道的远远少于我做出客观评论所需要的」,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可能修正了原来的看法,但我没有义务去删掉原来错误的注解或评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错误对我来说是有价值的,他是我修正自身观点的一个纪录。最后,我阅读不是为了刷什么关注,不要用自身的认知去猜测别人的动机


第一部分当然还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微服务架构,这里列出来的几本都是质量非常高的,其中《中台架构与实现:基于 DDD 和微服务》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好,不管是从技术的广度深度还是条文的组织和表达都非常到位,如果这一年只能读一本书的话我想我会选择它。另外《演进式架构》跟《架构整洁之道》我认为是新时代的架构师必须要读的,否则你已经被淘汰了。


很多人「包括此前的我」会把软件的架构跟建筑的架构来做类比去得出一些准则或建议,再依据这些建议去架设软件。表面看起来一切都是这么的吻合,就连推倒重做都如出一撤。可是仔细想想这两个行业有着天然的差别,你用做建筑的方法去做软件,这就等于把软件给框死了。做建筑是你只要把地基打下去固定住了那他未来的样子几乎就固定了,任何大的变动都不允许否则就是推倒重做,这对于建筑来说没有问题因为它的需求是稳定的。可是软件行业不一样,需求变化的频率只会越来越快,如果我们沿用做建筑的思路去做软件架构的话,那从我们做出来的那一刻它就已经被淘汰了。


微服务的魅力就在于它给予了系统这种演化的能力,当你发现某一部分不符合业务需求的时候你可以很从容的拔掉它或者换成更好的。为了保证得到这种演进能力我们需要坚守一些原则,哪怕因此会损失掉一部分性能。因为性能可以通过优化或硬件的提升来满足,但是可演进性一旦缺失那系统就会迈入腐化阶段直到报废。对于架构我所坚守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这种可演进性。


如果你说微服务架构会导致性能的下降,那我不会反驳,因为这是事实。但你是否有想过为何大家都知道会导致性能的下降,可它依旧能成为当红炸子鸡,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它将会成为企业级软件的事实标准。微服务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在用性能去换这种演化能力,你把一个进程内的调用变成了进程间的调用已经慢了不止一个量级了。就好比一个人如果连命都保不住,你跟他说能跑得多快那有什么意义。


关于微服务的东西就不多讲了,这里的书我都验证过觉得都还值得一读,有时间不妨自己去感受一些大佬们的苦口婆心。


- 中台架构与实现:基于 DDD 和微服务

-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原理与实践

- 微服务设计:企业架构转型之道

- 微服务实践

- 架构整洁之道

- 演进式架构

- 零信任网络:在不可信网络中构建安全系统

- 云原生:运用容器函数计算和数据构建下一代应用

- Reactive 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


第二部分又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驱动设计,因为它我把 ThoughtWork 团队的所有中文出版物还有博客都读了一遍,如果有 ThoughtWork 的童鞋刚好翻看到此文不妨留言,让我们就此主题展开交流,因为有些东西我想得到更加明确的答复或者案例学习。只怪英文水平太渣导致英文部分的内容啃不动。领域驱动设计对于构建微服务应用实在太重要了,我们都知道服务边界的划分实践整个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到底如何切分,何时切分,切分的颗粒度到哪里这些都会影响项目进程。比如切分得过细得到了灵活性但却带来了更大的后期维护成本,切分得过粗就导致耦合妨碍了高复用。领域驱动是借用了领域专家的知识从业务上帮助划分边界,这比程序员自己想象的会更为合理。从工程的角度来看「如无必要,勿增服务」。


这跟 Bob 大叔在《整洁架构之道》里提出尽可能推迟架构决策的思路是类似的,因为我们不可能事先知道一切,所以只好尽可能推迟,等需求进一步明确后再来设定架构。最后,想要完全践行领域驱动跟极限编程需要团队里面得到足够的支持和理解。比如,实行结对编程就意味着需要牺牲资源来保质量;再比如推行测试驱动开发或者行为驱动开发就意味着测试先行,对于测试团队和开发团队都需要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机制来保质量。至于测试驱动开发到底是能加快开发进度还是拖慢进度,这完全取决于两个团队的适应能力,前期适应过程必然是拖慢的,后期熟练后必然是加快的。


- 领域驱动设计

- 领域驱动设计精粹

- 解析极限编程:拥抱变化

- 深入核心的敏捷开发:ThoughtWorks 五大关键实践


第三部分关于架构师修养的,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算,整体评价一般。我认为架构的艺术就在于取舍与平衡,一名架构师的修养不在于知道多少种模式多少种技术多少个定理,而在于知道如何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去找到一条合适的演进路线。这也意味着架构师需要的知识广度远远大于程序员,换句话说架构师必然是通才,而程序员可以是专才。就自身的情况而言,研究架构是我最理想的去处,本科时读的经济学恰恰就是一门研究寻求均衡与建模的学科,后来在金融公司和建筑公司都各自呆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也补充了我所需要的一部分领域知识,那我最好的去处必然是技术地产与金融的交汇处。


架构师最忌讳的就是成为一个锤子,把所有的东西都当成钉子。明明就是一只手,你硬要把它当成钉子,用力去锤它,那痛的只会是自己。避免成为锤子的方法只能是在知识的储备库里尽可能多放工具,我自己的途径是尽可能多的阅读跟折腾。


- 软件架构的艺术

- 程序员必读之软件架构

- 架构师应该知道的 37 件事

- 大数据挑战与 NoSQL 数据库技术


技术视角


今年确实比较忙所以没什么时间去学习新的技术,就随机看了一些 JavaScript 生态相关东西来保持住热诚。


- Node 学习指南

- 深入浅出 Node.js

- 新时期的 Node.is 入门

- JavaScript DOM 编程之道

- PWA 入门与实践

- React 进阶之路

- 深入理解 ES6


作为一枚 Gopher ,虽然没法在工作中使用它,但每年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我的这把武器就生锈了,2021 年希望能有多点的时间去写 Go 。


- 每天 5 分钟玩转 kubernetes

- 数据中台实践:手把手教你搭建数据中台

- Julia 机器学习核心编程:人人可用的高性能科学计算

- Head first go 语言程序设计


管理视角


这部分没啥好说的,书籍一般,我纯粹是为了保持了一解这块的趋势而读的,关于工业互联网或者说工业 4.0 从 2017 年开始就一直在我所涉猎的范围内。


- 工业大数据分析指南

- 工业互联网平台: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 工业互联网综合知识读本

- 云制造与敏捷型组织:开启工业 4·0 时代的新未来

- 企业架构的数字化转型

- 重塑 IT:应用互联网如何改变 CIO 的角色


37signals 团队的这几本书给人一种很佛系企业的感觉,别看了用这种方法在中国大陆经营企业完全没戏。


- 重来 3: 跳出疯狂的忙碌

- 重来 2:更为简单高效的工作方式

-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后记


据不完全统计 2020 年读完的书大概在 50 本左右,远远低于预期的目标,深表遗憾。至于 2021 年我决定把目标调整为读完 50 本,因为预期内这一年也还是会很忙,100 本是不可能达成的,又何苦强求呢


发布于: 2021 年 01 月 01 日阅读数: 188
用户头像

浪亦有道

关注

Bridge5Asia 技术负责人 2018.08.28 加入

浪亦有道「 billgo.me 」坐标新加坡,重点关注微服务架构、WEB 前端跟大数据,不定期更新读书笔记和爬坑经验,微信订阅号同步更新。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交报告 | 2020年读完的50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