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长期的远程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和持续改进的组织自动化

作者:Ryan Zheng
  • 2022 年 7 月 21 日
  • 本文字数:1500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1. 长期的远程工作很多企业担心的问题是沟通问题,沟通效率下降.


我已经完全远程两年多了,也就是偶尔回一下办公室。最开始也感觉效率低下,因为每次发一条信息,有些人很快的回复,有些人隔几个小时才回复。


然后隔几个小时回复的人,最开始我会很满意。对这种状态很满意的,都是准备干到退休的。后面就慢慢不打字啦,直接问能不能语音,再到后面“问能不能语音”都嫌麻烦,直接播语音。只要对方状态显示是绿色的,不管对方在做什么,拨不通就算了,但是大多数时候 TCP 链接都是成功建立的。

那这样是不是不礼貌,其实不是的。这样做几次大家都会意识到效率更高,省时间,省力气。 习惯的养成其实是一个过程,就比如说大家习惯被捅鼻子,突然哪天停了还不习惯啦。


语音沟通和见面沟通其实还是不一样,比如说如果不开视频的话,看不到表情变化,比较容易产生理解偏差,表情加语言才能理解情绪。见面沟通可以比划,可以用很多工具。但是语音沟通就不行, 工具不多,也没法比划 - 有效信息传递的效率降低啦。还有就是开大会的时候,几个人一起说话容易冲撞。


但是我发现的一个现象是,凡事出问题的地方,才有改善的空间,不出问题的地方,我们经常意识不到问题在哪儿,善于发现矛盾,并且指出来,产生碰撞再持续改进才能不断进步。


比如说,因为语音沟通容易产生理解偏差,那么应该想的是怎么才能不产生理解偏差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理解到底是什么,解决一些理解的误区,然后才能提出有效的方法。


  1. 很多人认为理解慢的人是智力不好,其实根本不是, 这里面有一些细节的思维方法。你会发现有些人自学的速度比听别人讲速度快。在不具备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之前,主要和讲的人有关系。费曼,爱因斯坦等等很多大的科学家都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如果我们无法给一个没有经验的讲清楚,那么是我们自己没搞的很透彻。很多时候我们听不懂不是因为我们理解或者智力有问题,是因为讲的人自己都没搞特别清楚,就开始搞输出了。所以不要觉得他们是老师,他们就真的搞的很清楚,其实并不是。

最近发现的是,Present Code Review 的人,很少有能够把自己做的清晰的让别人听懂的,别人很难明白他们做啦啥。这个现象其实也应证了一个问题:不管我们在改 Bug 或者做方案,即使是做出来了,很多人依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单纯的写代码,做方案, 在思维层面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2. 另外一个要搞清楚的是:人类的理解能力到底来自哪儿? 其实人的理解力来自于图像,并不是来自于文字。在看到文字或者听到语音后,快速的构造图像是理解快慢的关键。所以有一句话 “不要扼杀一个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啦想象力等于扼杀了理解力。


在解决掉上面两个误区以后,我们开始提出的方案:

1 在给别人讲之前,自己先做准备。

2 多画数据流程图,类图,照着数据流程图来讲业务。把数据流程图映射到类图上去,不断的训练这个过程。一旦有人开始做了,大家确实感受到这样子在听的时候没有以前那么吃力啦。反向的促进了大家的设计能力,沟通效率,以及越来越多的文档。


3. 第三个是工作安排的问题

德国人有一个很好的优点,他们很喜欢做规划。比如说有些人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先把要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买的时候照着买就行了。远程工作对工作规划的促进是非常显著的,大的方向确定了,未来三四个月的事儿都可以安排,调整在具体做的时候再做。三四个月可能不太适合创业公司,但创业公司安排未来一个月的事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样做的好处就非常显著,每个人都提高了时间的管理和规划能力,组织的自动化能力提升了。解放人的工作地点和时间,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依赖。


自由对一个人非常重要,这是创造力的来源。远程办公抱着持续改进的思想去做的话,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更有益处的。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Ryan Zheng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1.01.18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长期的远程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和持续改进的组织自动化_远程办公_Ryan Zheng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