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Web 3.0 的未来产业趋势

作者:王强
  • 2022 年 4 月 01 日
  • 本文字数:4341 字

    阅读完需:约 14 分钟

Web 3.0的未来产业趋势

IT 产业从来不缺少革命。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人们已经见证了 PC 产业的兴衰、移动互联网崛起、社交网络和流媒体服务大行其道、云计算从概念走向普及……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变革无疑是互联网从以静态图片文本内容为主的 Web 1.0 时代过渡到了以音视频富媒体内容为主的 Web 2.0 时代。

 

在 Web 1.0 时代,用户主要通过 PC 接入互联网;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高速发展,Web 2.0 时期的用户则主要使用智能手机探索虚拟世界。社交网络、云计算、流媒体、移动游戏、订阅服务……所有这些技术和商业模式都是随着 Web 2.0 的兴起而逐渐走向大众。Web 2.0 也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互联网商业格局,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现 Meta)、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这些排名全球前列的互联网企业拥有总计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市值,年利润高达数千亿美元,其影响力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Web 2.0 的辉煌并没有阻挡行业前进的脚步。进入 2020 年以来,一系列创新互联网概念和商业模式开始成为讨论热点。在思想交流和探索过程中,下一代互联网的图景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 Web 3.0,有望在十年内取代今天互联网模式的又一次 IT 产业巨变。

Web 2.0 出了什么问题?

在讨论 Web 3.0 之前,我们首先要看一看今天的互联网存在哪些必须要解决的严重问题和挑战。

 

据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网民总数达 46.6 亿,互联网普及率约 60%。互联网用户日均联网时间约 7 小时,与成年人日均睡眠时间相当。如此高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带来了庞大的市场空间。仅互联网广告市场在 2021 年就达到了 4600 亿美元的规模,线上游戏市场则超过 1800 亿美元。在北美,一位中产阶级用户每月在各类虚拟服务上的开支可达 100 美元以上,而他远在中国的好友这方面的开支也可达到 30 美元或更多。互联网商业市场的总价值仍在以每年 10 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2020 年开始的全球疫情甚至进一步刺激了线上业务的发展。

 

然而,互联网亮眼的市场数据下面隐藏了一个越来越无法忽视的危机。如前所述,Web 2.0 时代催生了一众超级跨国互联网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美中两国,几乎控制了整个虚拟世界的半壁江山:全球排名前 100 的移动应用有 80%出自 Top 10 企业;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长视频与短视频、操作系统、应用商店、云计算……主流互联网平台与服务几乎全部由几大巨头垄断。相比 Web 1.0 时代百花齐放的局面,2021 年的线上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局面。

 

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线上服务的商业模式都与广告业务有着深度联系。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本质上都属于广告中介,其主营业务仅仅是传播广告的载体与工具。企业为提升广告营收,无可避免的做法就是拼命挖掘用户隐私数据,以牺牲用户隐私为代价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投放。由于市场垄断和集中化的特征,用户几乎没有能力对抗这种商业模式对隐私权利的侵袭。虽然对这一现状的批判声浪近年来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也开始采取行动限制企业搜集隐私数据的行为,但行业整体已经积重难返,很难期望拥有巨大影响力和充足资源的头部企业能够主动放弃成百上千亿美元的丰厚收益。

 

Web 2.0 的问题已经无法期待 Web 2.0 自行解决,这就是 Web 3.0 诞生和崛起的契机。

Web 3.0:如何定义

如前所述,Web 2.0 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高度集中化、垄断化的商业模式。由于大部分收益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这些企业长期来看自然会不断侵占用户利益、阻碍创新和进步——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客观发展规律。

 

Web 3.0 的理想,就是彻底解决 Web 2.0 的集中化问题,推动互联网进入高度去中心化的全新时代。为达成这一目标,Web 3.0 将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两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变革。

技术创新: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体系

事实上,Web 3.0 的理念是从有着十余年历史的区块链产业升华而来的。从比特币诞生开始,区块链产业的理想就是创造一个去中心化的虚拟社区,彻底摆脱少数大企业的控制和影响。在此基础上,Web 3.0 希望通过区块链打造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进而实现整个互联网的去中心化。

 

简单来说,基于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互联网中,一切行为都通过区块链记录和传播。用户的数据均存放在去中心化网络中,不受具体的厂商控制;用户之间的交互均通过区块链网络完成,不需要锁定在具体的社交平台上;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省去了平台的中介环节,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网络向生产者付费……等等。

 

今天的互联网服务都需要庞大的数据中心提供计算、存储和通信资源支持,这也是大型垄断平台得以存在的基本逻辑。而 Web 3.0 则将这些资源需求分散到了每一位用户、每一台设备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对超大平台的依赖,瓦解了后者的存在理由。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Web 3.0 时代自然就难以再有垄断企业的生存空间。

商业模式更替:从间接付费到直接付费

技术层面实现网络去中心化后,Web 3.0 的主流商业获利手段也自然会从广告为主的间接付费更替为全新的模式。Web 2.0 时期,用户免费获取线上服务,平台向用户推送广告获利,再向内容生产方分成广告收益。在 Web 3.0 世界中,用户获取大部分线上服务都会通过区块链网络直接向内容生产者付费,省掉了平台自身的分成环节。另一方面,用户观看广告时也可以通过区块链直接从广告商那里收费,再使用这些收益购买自己所需的服务和内容。由于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交易体系,使得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成为现实,从而摆脱了对平台中介的依赖。

 

理想情况下,今天大多数互联网平台每年获得的绝大部分利润在 Web 3.0 时代都将归还给广大用户群体所有,与此同时由于用户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数据,平台侵犯隐私的现象也将成为历史。对于广告商和内容生产者而言,由于他们可以直接与用户对接交易,省去中间环节,广告效率和内容收益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综合来看,Web 3.0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堪称互联网的理想未来。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Web 3.0 长路漫漫

在 IT 行业,创新技术往往要经历炒作-沉寂-迭代进化-普及的周期,Web 3.0 似乎也不会例外。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 Web 3.0 概念尚处于炒作阶段,距离真正实用化还有非常漫长的距离。要实现前文所述的理想目标,行业需要克服一系列极为艰巨的挑战。

技术挑战

Web 3.0 的最大技术创新来自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然而今天的区块链技术自身就存在严重问题,远远达不到 Web 3.0 理想要求的水平。

 

首先,当前的区块链技术扩展性极差。以 TPS(每秒交易数)衡量,主流在线平台的后端 TPS 普遍可达百万级别,而主流区块链解决方案只有数百至数千 TPS 水平,差距至少两个数量级。要承担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任,区块链的 TPS 甚至需要达到千万级别以上,而目前没有任何研发中的区块链方案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

 

更为严峻的考验在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扩展能力和数据安全性天然组成了一个互相制约的三角。根据行业公认的基本理论,区块链技术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层面的要求,要获得安全性并保证去中心化就必须牺牲扩展性,以此类推。基于这一“不可能三角”理论,以区块链为基础建设高性能、去中心化同时又能保护数据安全隐私的互联网就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Web 3.0 面临的另一大技术挑战则更多来自硬件终端层面。随着 AR/VR 技术的成熟,“元宇宙”概念走入现实似乎已经指日可待。用户接入元宇宙的主要设备将是 AR 眼镜和 VR 头盔,但这两种设备都需要极低的网络传输延迟(一般小于 20ms)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为了降低延迟,服务方必须将服务器部署在靠近用户设备的边缘场景,例如用户所在城市的数据中心,甚至所在社区的微型机房。区块链技术本身无法解决这类延迟问题,而高度去中心化的网络设计甚至会显著增大延迟,因为更多交易需要通过分散、距离较远的独立用户设备来存储资源并提供算力验证,这一过程的延迟很容易突破 100ms。换句话说,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天然就和元宇宙的良好体验相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业界尚没有答案。

商业挑战

Web 3.0 的去平台化商业模式希望一举摆脱用户对垄断平台的高度依赖,使用户直接与广告商和内容生产者沟通交易。但从实践来看,大多数用户更喜爱免费获取内容并观看平台广告的形式,很难接受大部分内容都需要付费获取的“理想模式”。以社区氛围较为浓厚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为例,热门视频的点赞/观看比例往往也只有 0.1 左右,大部分观众甚至不愿意点击免费的赞赏按钮表达支持。如果这些视频变为付费获取,用户更有可能直接放弃,而继续停留在现有的平台中。

 

如果 Web 3.0 试图通过直接向用户提供广告收益来激励用户参与和内容付费行为,需要面对的另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对广告观看行为和内容消费进行公允定价。今天的垄断平台都有成熟而复杂的定价模式,可以根据每一位观众的大数据画像来计算每一次广告点击的收益。而一旦失去了用户隐私数据的支持,广告收益计算就会变得极为困难,广告商也很难为用户的观看行为支付符合市场价格水平的费用。如果用户获取收益的商业模式难以推广,激励用户为内容付费就更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内容付费本身也存在内容定价困难的挑战。

 

当然,今天拥有雄厚资源和巨大影响力的行业巨头也是 Web 3.0 道路上无法忽略的障碍。这些企业很难支持一种最终将颠覆自身的技术和商业变革,更有可能采取各种行动阻止 Web 3.0 的理念成为现实。此外,各国监管部门也对 Web 3.0 相关的事物充满警惕。很多国家都在立法限制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产业发展,或者设法以国家身份试图成为这一行业的主导力量。在商业和政治领域的双重压力下,Web 3.0 更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可观的成就。

 

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方面来看,今天的 Web 3.0 概念依旧停留在前期理念探索阶段,距离技术成熟和商业实践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业界甚至无法确定其中一些挑战能否有最终得到解决的可能性,或许 Web 3.0 最终会因为这些问题而胎死腹中,或者只能成为一种边缘化的互联网细分市场也未可知。

Web 3.0 产业前瞻总结

总体而言,在 2022 年的今天要对 Web 3.0 的未来产业前景作出准确判断是十分困难的。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目前仅仅是停留在前期的思维探索阶段。Web 3.0 能否克服一系列技术挑战,能否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都是未知数。即便这些目标都能实现,恐怕也不是未来十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

 

因此,如果今天有企业或个人宣称自己即将因为 Web 3.0 获利,或者将成为 Web 3.0 时代的主导力量,那么他们多半是在炒作概念。回顾历史,每一次技术变革浪潮中大多数先驱者都会成为炮灰与烈士,Web 3.0 也不会例外。或许今天一些潜心钻研、提前布局的初创企业会成为十年后的明日之星,但在他们最终取得成功之前,谁也无法提前敲定结论。

 

与其早早开始宣传炒作 Web 3.0,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一些底层技术和商业问题上,努力探索它们的解决方案。或许 Web 3.0 最终只是镜花水月,但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的道路上,一定潜藏着大量全新的机遇和价值果实,等待富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企业摘取享用。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王强

关注

技术是文明进步的力量 2019.07.19 加入

专注前沿技术的互联网小兵,认同持续学习、持久创新的理念,希望为国内外IT社区的交流协作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Web 3.0的未来产业趋势_Web 3.0_王强_InfoQ写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