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利用大数据割韭菜,消费者为何沦为砧板上的鱼肉
现在整个互联网世界也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电商领域、物流领域、应用软件领域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至少对于平台和商家来说,大数据实在太重要了。因为只要平台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数据,就可以对用户进行数据画像,通过数据可以分析出某个用户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甚至是日常行动轨迹。
可惜的是当下大数据被商家和平台滥用,为了追求利益,正在通过大数据疯狂收割消费者和用户,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了。本文将揭露大数据杀熟的套路,以及未来如何监管大数据技术。
1、 平台是如何收集用户数据的
国内大数据时代的快速要来,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有直接关系。在非智能手机时代,商家和平台难以收集到大量用户的数据。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微信、支付宝、小红书、知乎等一堆应用软件,甚至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些应用软件了。其实,应用软件的崛起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颠覆了传统手机的功能单一。
虽然智能手机功能非常强大,但功能主要是通过各个应用软件实现的,而我们要使用这些应用软件,就必须获得平台和软件运营商的许可。例如:使用打车软件、外卖软件、沟通软件时,我们要打开手机上的“位置信息”,软件后台获得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再通过位置数据就可以分析出某个用户的行动轨迹。
这里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一部手机里包含了用户太多的隐私信息。而市面上很多应用软件还在过度收集用户数据,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在严打这种违规行为,但是难度确实很大。一方面是应用软件市场十分庞大,数量太多没办法逐一检测、审查。二是应用软件的后台到底有没有“漏洞”和“接口”,审核起来也比较困难。
2、 平台如何利用数据收割用户
一旦平台和商家积累了丰富的用户数据,下一步就是要进行收割了,这个时候的用户就成了等待被割的韭菜。平台和商家都需要盈利,所以大数据技术在他们手里,其实就是赤裸裸的营销手段而已,大数据杀熟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根据不同用户的消费水平。这种套路很简单,就是根据大数据将用户大致分为高消费用户和低消费用户。举个例子:有两个用户经常使用打车软件叫车,同样的路程,消费高的用户需要支付更多的打车费,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
第二种,根据用户位置距离的远近。比方说,对距离商场较远的用户价格更高,这样商家和平台都可以多获利。
第三种,根据用户的消费频率。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认为用户对于某个需求的频率很高,这样的用户对价格承受能力越高。例如:某个用户经常使用外卖软件订餐,那么就可以适当的抬高价格了。
这三种大数据杀熟技术不代表所有,可能以后还会有更隐藏的收割方式。平台和商家为了逐利,会充分利用自己手里的大数据。
3、 用户为何沦为砧板上的鱼肉
对于很多普通用户和消费者来说,可能已经意识到自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何平台和商家宰割。
然而,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被迫接受,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应用软件、智能手机,甚至是大数据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出门不用带现金,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所有的场景支付,没时间去饭店吃饭,可以直接外卖订餐。消费者其实已经习惯了“这种便捷”,而消费习惯通常上商家和平台帮你养成的,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
在打车软件大战、外卖平台大战中,平台利用消费者爱占便宜的心理,通过疯狂烧钱补贴的营销方式,快速增加新用户和入口。同时也让用户切身体验到了便捷,所以即便是停止了补贴活动,仍然有大量用户继续使用软件。平台就这样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让消费者快速地接受了新事物。作者:石头 IT 视角 个人博客:www.bjjiefei.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