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次羞愧的阿里面试经历,致 Android 开发者
昨晚去北京大望路阿里面试, 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 羞愧难当.
比不得从大学就有目标有理想, 一直在为目标努力学习技术的同学, 在大学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 学了点嵌入式的知识.
毕业后开始做 android, 说得好听点叫做项目, 实际上就是搬代码, 真正记到脑子里的有多少呢? 从百度 Google 搬到自己的代码里, 同一个问题要遇到好几次才能记住, 很多问题搬完了还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ReactNative 都做完一个项目了, 生命周期都记不清楚, 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进步太慢, 毕业后的前两年自学 android, 现在想来基本都是在爬, 两年之后自认为很厉害, 什么业务都做得了了, 其实只是井底之蛙, 甚至连 hybird 都不知道. 面试官问一句"都是原生开发吧", 支支吾吾回答了一句"就是在 Eclipse 里写 java 和 xml…", 真是可笑至极! 一如昨天回答"intent 如何突破传参大小限制": “不太清楚可以突破…”. 我可以找借口说平时做的项目不大, 不需要这些操作, 其实用到 intent 的时候也应该深入看一下, 不是吗? 自认为工作这五年, 理论知识还不如 BAT 招的应届生, 也许在其内部工作了一年的新手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比我扎实吧?
稍微开点窍是在 2018 年初, 终于开始不满足于 api 调用了, 开始学习一些目前小项目中还用不到的东西, 比如 JMM/深入点的多线程/各类数据结构, 也写了些博客, 自认为感觉良好. 殊不知浮于应用之上的深层理论知识只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 连 Thread.join()有带有超时参数的重载方法都不知道, 就算精通了 synchronize 优化的偏向锁轻量锁又有什么意义呢? 先不说实际项目中毫无作用, 甚至只是用于应付面试都问不到那一步, 只稍微问下基础的应用就捉襟见肘漏洞百出, 基础不牢谁还有兴趣深入的问.
与前几年的呆傻相比, 这两年又太浮躁了, 自知欠的技术债太多, 开始病急乱投医, 一味为了面试去学习些面试题的星星点点, 或者接受各个技术群/博客/资讯网站关于技术的/关于人生的狂轰滥炸, 却积攒不到扎实的深入的技术知识或者应用经验, 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焦虑而毫无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提
高.
另外一点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多年的工作经历都是在小公司、国企,面对互联网企业龙头不自觉的自卑了很多,其实有很多问题也都知道,却因为表述问题导致答不上来。比如问了 JVM 的生命周期,自己就死板认为是类似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回调,思路完全打不开。说到这里,其实还是自己面试太少,起点太低又追求过高,放大了自己的心理素质缺陷。
计划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要针对性地做一些改变.
以下思路转变要切记:
核心思想, 从项目出发, 打牢基础, 逐步深入, 业务看到哪, 源码就要跟到哪, 不要拖, 不要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