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进阶 (八):Stop The World
一、前言
小伙伴还记得《JVM 进阶 (六):鲜为人知的二次标记》中我们留下的一个问题吗?什么是停顿类型!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JVM
垃圾回收首先是需要经过标记的。对象被标记后就会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法。看上去很完美的一件事情,其实并不然。
二、STW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情,当虚拟机完成两次标记后,便确认了可以回收的对象。但是,垃圾回收并不会阻塞我们程序的线程,他是与当前程序并发执行的。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当GC
线程标记好了一个对象的时候,此时我们程序的线程又将该对象重新加入了“关系网”中,当执行二次标记的时候,该对象也没有重写finalize()
方法,因此回收的时候就会回收这个不该回收的对象。
虚拟机的解决方法就是在一些特定指令位置设置一些“安全点”,当程序运行到这些“安全点”的时候就会暂停所有当前运行的线程(Stop The World
所以叫STW
),暂停后再找到“GC Roots
”进行关系的组建,进而执行标记和清除。
这些特定的指令位置主要在:
循环的末尾;
方法临返回前 / 调用方法的
call
指令后;可能抛异常的位置;
找到“GC Roots
”也是要花很长的时间,然而这里又有新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采用一个OopMap
的数据结构来记录系统中存活的“GC Roots
”,在类加载完成的时候,虚拟机就把对象内偏移量上的类型数据计算出来保存在OopMap
,通过解释OopMap
就可以找到堆中的对象,这些对象就是GC Roots
。而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去判断某个内存位置的值是不是引用。这种方式也叫准确式 GC。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那个停顿类型就是刚刚所说的STW
,至于有GC
和Full GC
之分,还有Full GC (System)
。个人认为主要是Full GC
时STW
的时间相对GC
来说时间很长,因为Full GC
针对整个堆以及永久代的,因此整个GC
的范围大大增加;还有就是 JVM 回收算法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标记--清除--整理”,这里也会损耗一定的时间。所以在优化JVM
的时候,减少Full GC
的次数也是经常用到的办法。
本文篇幅较短,主要为下一章要讲的收集器打下基石,各位只要知道GC
之前还有STW
这一步骤和知道OopMap
以及安全点的存在即可。
三、拓展阅读 年轻代收集器
正如上面所讲的,STW
即GC
时候的停顿时间,他会暂停我们程序中的所有线程。如果STW
所用的时间长而且次数多的话,那么我们整个系统稳定性以及可用性将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虚拟机进行调优,调优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降低STW
的时间,也就是减少Full GC
的次数。那么这里我们从调优的角度来分析各个收集器的优势与不足。
3.1 收集器
首先从作用于年轻代的收集器开始(采用复制的收集算法):
Serial 收集器:一个单线程收集器,在进行回收的时候,必须暂停其他所有的工作线程,直到收集结束。缺点:因为要完全暂停线程,所以用户体验不佳。但是由于新生代回收得较快,所以停顿的时间非常少,而且没有线程切换的开销,因此也简单高效。通过-
XX:+UseSerialGC
参数启用。ParNew 收集器:这个是 Serial 收集器的多线程版本,适用于多核
CPU
的设备。但对于单核的设备来说,需要进行线程之间的切换,效率反而没有单线程的高。通过-XX:ParallelGCThreads
参数限制收集的线程数,-XX:+UseParNewGC
参数启用。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该收集器是
JVM
默认年轻代收集器。他的关注点和其他的收集器不同,其他的关注点是尽可能的缩短Full GC
的时间。而该收集器关注的是一个可控的吞吐量。吞吐量=运行代码的时间/(运行代码的时间+GC 的时间),通过参数-XX:MaxGCPauseMillis
设置最大GC
的停顿时间和-XX:GCTimeRatio
设置吞吐量的大小。通过-XX:+UseParallelGC
参数启用。主要适合在后台运算而不需要太多交互的任务。
另外,可以通过-XX:+UseAdaptiveSizePolicy
参数开启自适应调节策略,这样可以免去我们自己设置堆内存的一些细节参数,比如新生代内存大小,Eden
与Survivor
之间的比例等等。这个参数适合对内存手工优化存在困难的时候使用,他能监控系统当前的状态,通过动态调整以达到最大的吞吐量。
这里我们大概了解了下年轻代的收集器,下面一张图给大家总结一下: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No Silver Bullet】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defd7d6bbf29153c8bb661dc】。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