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18 张图,一文了解 8 种常见的数据结构

  • 2022 年 4 月 25 日
  • 本文字数:2254 字

    阅读完需:约 7 分钟

}


}


}


这是一种双向链表,当前元素 item 既有 prev 又有 next,不过 first 的 prev 为 null,last 的 next 为 null。如果是单向链表的话,就只有 next,没有 prev。



单向链表的缺点是只能从头到尾依次遍历,而双向链表可进可退,既能找到下一个,也能找到上一个——每个节点上都需要多分配一个存储空间。


链表中的数据按照“链式”的结构存储,因此可以达到内存上非连续的效果,数组必须是一块连续的内存。



由于不必按照顺序的方式存储,链表在插入、删除的时候可以达到 O(1) 的时间复杂度(只需要重新指向引用即可,不需要像数组那样移动其他元素)。除此之外,链表还克服了数组必须预先知道数据大小的缺点,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


优点:


  • 不需要初始化容量;

  • 可以添加任意元素;

  • 插入和删除的时候只需要更新引用。


缺点:


  • 含有大量的引用,占用的内存空间大;

  • 查找元素需要遍历整个链表,耗时。


③、栈


栈就好像水桶一样,底部是密封的,顶部是开口,水可以进可以出。用过水桶的小伙伴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先进去的水在桶的底部,后进去的水在桶的顶部;后进去的水先被倒出来,先进去的水后被倒出来。


《一线大厂 Java 面试题解析+后端开发学习笔记+最新架构讲解视频+实战项目源码讲义》无偿开源 威信搜索公众号【编程进阶路】 同理,栈按照“后进先出”、“先进后出”的原则来存储数据,先插入的数据被压入栈底,后插入的数据在栈顶,读出数据的时候,从栈顶开始依次读出。



④、队列


队列就好像一段水管一样,两端都是开口的,水从一端进去,然后从另外一端出来。先进去的水先出来,后进去的水后出来。


和水管有些不同的是,队列会对两端进行定义,一端叫队头,另外一端就叫队尾。队头只允许删除操作(出队),队尾只允许插入操作(入队)。



注意,栈是先进后出,队列是先进先出——两者虽然都是线性表,但原则是不同的,结构不一样嘛。


⑤、树


树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结构,它是由 n(n>0)个有限节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



之所以叫“树”,是因为这种数据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倒挂的树,只不过根在上,叶在下。树形数据结构有以下这些特点:


  • 每个节点都只有有限个子节点或无子节点;

  • 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

  • 每一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 除了根节点外,每个子节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


下图展示了树的一些术语:



根节点是第 0 层,它的子节点是第 1 层,子节点的子节点为第 2 层,以此类推。


  • 深度:对于任意节点 n,n 的深度为从根到 n 的唯一路径长,根的深度为 0。

  • 高度:对于任意节点 n,n 的高度为从 n 到一片树叶的最长路径长,所有树叶的高度为 0。


树的种类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 无序树:树中任意节点的子节点之间没有顺序关系。那怎么来理解无序树呢,到底长什么样子?


假如有三个节点,一个是父节点,两个是同级的子节点,那么就有三种情况:



假如有三个节点,一个是父节点,两个是不同级的子节点,那么就有六种情况:



三个节点组成的无序树,合起来就是九种情况。


  • 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含有两个子树。二叉树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多种。


完全二叉树:对于一颗二叉树,假设其深度为 d(d > 1)。除了第 d 层,其它各层的节点数目均已达最大值,且第 d 层所有节点从左向右连续地紧密排列,这样的二叉树被称为完全二叉树。



拿上图来说,d 为 3,除了第 3 层,第 1 层、第 2 层 都达到了最大值(2 个子节点),并且第 3 层的所有节点从左向右联系地紧密排列(H、I、J、K、L),符合完全二叉树的要求。


满二叉树:一颗每一层的节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的二叉树。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像下图这样(每一层都是满的),满足每一层的节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 2。



第二种,像下图这样(每一层虽然不满),但每一层的节点数仍然达到了最大值 2。



二叉查找树:英文名叫 Binary Search Tree,即 BST,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任意节点的左子树不空,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任意节点的右子树不空,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节点的值;

  • 任意节点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查找树。



基于二叉查找树的特点,它相比较于其他数据结构的优势就在于查找、插入的时间复杂度较低,为 O(logn)。假如我们要从上图中查找 5 个元素,先从根节点 7 开始找,5 必定在 7 的左侧,找到 4,那 5 必定在 4 的右侧,找到 6,那 5 必定在 6 的左侧,找到了。


理想情况下,通过 BST 查找节点,所需要检查的节点数可以减半。


平衡二叉树:当且仅当任何节点的两棵子树的高度差不大于 1 的二叉树。由前苏联的数学家 Adelse-Velskil 和 Landis 在 1962 年提出的高度平衡的二叉树,根据科学家的英文名也称为 AVL 树。


平衡二叉树本质上也是一颗二叉查找树,不过为了限制左右子树的高度差,避免出现倾斜树等偏向于线性结构演化的情况,所以对二叉搜索树中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作了限制,左右子树的高度差称之为平衡因子,树中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绝对值不大于 1。


平衡二叉树的难点在于,当删除或者增加节点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左旋或者右旋的方式来保持左右平衡。


Java 中最常见的平衡二叉树就是红黑树,节点是红色或者黑色,通过颜色的约束来维持着二叉树的平衡:


1)每个节点都只能是红色或者黑色


2)根节点是黑色


3)每个叶节点(NIL 节点,空节点)是黑色的。


4)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的,则它两个子节点都是黑色的。也就是说在一条路径上不能出现相邻的两个红色节点。


5)从任一节点到其每个叶子的所有路径都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 B 树:一种对读写操作进行优化的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能够保持数据有序,拥有多于两个的子树。数据库的索引技术里就用到了 B 树。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2.04.13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18 张图,一文了解 8 种常见的数据结构_Java_爱好编程进阶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