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书写天地
鉴于疫情的原因,想写一些关于疫情的文字,来记录一下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记录一下这个历史时刻下的普通人都经历了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感受到了什么。恰巧这个时候,看到写作平台的内测推广,于是就申请了创者者账号。在 2020 年 4 月 23 日的晚上,发布了我的疫情回忆录的第一篇:《回“疫”录:开篇》。
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断断续续的先后撰写了“回疫录”系列文章 26 篇。
在申请刚通过之后,就看到首页 banner 上的:“方寸之间,书写天地”的标语,一下就被这句话给吸引了。这句话表达的可能是一种愿景,可能是一种期望,可能也是这里的一种价值观吧。
在写作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作为首批写作者,也不断的记录和反馈着自己的一些使用感受,发布的一些感受和建议也都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像《写作平台使用感受》这篇,就是在体验完我们的编辑器之后,情不自禁的一种感受描写,发布后得到了池大、泰稳的回应。可能做一件产品,前期真实的用户反馈是最迫切的,无论再牛逼的产品经理,都不能共情到用户的使用感受。
2020 年 4 月 28 日,这一天我看到自己发表的文字达到了 1W 字,就又发表了一篇《不知不觉,写了 10000 字了》文章作为纪念。文中表达了我为什么坚持文字记录,而没有投身火热的短视频的想法。也描述了不想把“回疫录”发布在自己发公众号里,不想发布在已经堕落的简书里,急于寻找平台的时候,最终遇见了“写作平台”这个纯粹的平台的经历。
2020 年 4 月 29 日,我的《我为什么不愿在公众号发文章,却愿在写作平台发》,又进一步的详细的对比了我放弃公众号的原因。每个作者写作,都是想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过去我们重视的是钢笔和纸的书写流畅度,现在我们重视的是写作工具的丝滑程度,那些有着优秀体验、不阻碍作者思想表达的产品注定会被大家选择。
写作平台刚上线的时候,作者的数量大于读者数量,发布完一篇文章过很长一段时间去看,阅读量仍旧是个位数。尽管怎样努力写文章的创作者,也没有很大的流量,看到这个现象后,就写了《我认为“写作平台”还缺少读者》,以及《如何在“写作平台”做一个读者》这两篇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倡议。
刚开始,质量高的技术类文章还不是特别多,不像现在,吸引了很多的优秀技术创作者。去年的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是在这里作为一个博客在写,写一些技术经验分享,写一些读书笔记,写一些运营心得,写一些人生思考,写一些感悟和思考…看着那时百花齐放的文章,真有点:方寸之间,书写天气的样子。
现在一年过去了,很多曾经熟悉的创作者们,都停止了更新,有的停在了去年 5 月份,有的停在了去年秋天,有的停在了去年圣诞节的前夕,有的停在了春节期间…很多人都没有坚持下来。我完成“回疫录”系列文章后,也曾一度更新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自己忙碌,可能是因为自己懒惰,最重要的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氛围变了吧。
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在这里也写过《聊聊“坚持”这件事》、《“随大流”的你是不会成功的》、《坚持到底有多难?》等,我关于坚持的思考。
不知不觉,已经从最初的敲下第一个字,到了现在写了 71 篇近 11.4 万字的原创文章了。但是当下的氛围里,我的文章似乎与这里格格不入了,我似乎就是这篇文章《你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无知》下评论的那样:阿猫阿狗瞎鸡儿写。
infoq 要是搞写作平台就好好放技术文?百度首页化是几个意思?阿猫阿狗瞎鸡儿写也往上放??
我可能是唯一一个坚持在这里不写技术文章的技术人吧。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继续坚持,因为我认同这里的文化,我坚信:方寸之间,可以书写天地。
最后:祝写作平台越来越火,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么好的写作体验,不应该只有技术人能享受到,我们先享受到的要带动那些还没有享受到的非技术人也能体验到这么优秀的工具和平台。也希望,写作平台的父母能够坚持初心吧。
作者 / 小天同学
2021-04-12 [ 南京 ]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小天同学】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a888866cabfcde5f8cca2017d】。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 (1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