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学《郭东白的架构课》:12|法则五:如何提升一个架构设计的外部适应性?

作者:术子米德
  • 2022 年 1 月 24 日
  • 本文字数:811 字

    阅读完需:约 3 分钟

🤔☕️🤔☕️🤔

  • 📖:企业的三面挑战:内部压力、外部环境、组织结构,解决这些挑战,就是架构外部适应性的思路

    🤔:所谓的内部压力,大部分是外部压力的一种投影,只有极少部分来自内驱式压力,或者叫追求式压力,其实这部分叫做内部张力,似乎更形象点。

    🤔:外部环境,可以理解为一种被动适应,内部张力,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成长,组织结构,可以理解为主动和被动之间的缓冲区。外部强大式起到阻挡作用,内部强大时起到助推作用。

  • 📖:业务、产品、技术的智能内部与之间都在互相博弈

    🤔:如果业务、产品、技术在一个部门不香嘛。假设一家一个人的公司,那不就是业产技都加持在一个人身上嘛。如果一家十个人的公司,那大概率就会出现业务为主、产品为主、技术为主,这时候的分工,更多是因为这三方侧着不同,业务解决怎么卖赚钱,产品解决怎么做省钱,技术解决怎么设计可行。再假设一家一百人的公司,就会有业务部、产品部、技术部,虽然各方侧重没变,可是各方这时候的利益格局变化,每方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毕竟自己窝里这么多崽等着喂饱喝足。

  • 📖:战略级项目,在公司层面明示(正名),维持足够长时间(3 年+)

    🤔:既然是战略级项目,那么它必定具有认知方面、方法方面、实践方面的优势,让全公司都知道,既能让它的影响力产生正面辐射效应,又能让它收到外部眼光的监督,具有典型的双重效应。不过,这里有点小疑惑,战略级的项目,同样会存在商业秘密的可能性,此时如何能做到公司层面明示,又能够保证其商业秘密的价值性,这算是个问题嘛。

  • 📖:架构师的业务理解能力,体现在自己对业务深度认知之后对技术产生洞察,体现在用此洞察来推动业务发展的能力

    🤔:别人知道业务,问我如何解决,我即使再使劲,顶多算个专家级的技术老兵。我看透业务,我用新技术方案来推动业务发展,才算是跨越问题域和技术域,用洞察在其间建立起桥梁,就算是个合格的架构师。技术专家和架构师的差别,就在于桥是谁建设的,技术专家从桥少走,架构师要搭起这座桥。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术子米德

关注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20.03.05 加入

还未添加个人简介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学《郭东白的架构课》:12|法则五:如何提升一个架构设计的外部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