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看这篇就够了

用户头像
Kaito
关注
发布于: 1 小时前
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看这篇就够了

你好,我是 Kaito。


如何保证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但很多人对这个问题,依旧有很多疑惑:


  • 到底是更新缓存还是删缓存?

  • 到底选择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还是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 为什么要引入消息队列保证一致性?

  • 延迟双删会有什么问题?到底要不要用?

  • ...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把这些问题讲清楚。


这篇文章干货很多,希望你可以耐心读完。



引入缓存提高性能

我们从最简单的场景开始讲起。


如果你的业务处于起步阶段,流量非常小,那无论是读请求还是写请求,直接操作数据库即可,这时你的架构模型是这样的:



但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你的项目请求量越来越大,这时如果每次都从数据库中读数据,那肯定会有性能问题。


这个阶段通常的做法是,引入「缓存」来提高读性能,架构模型就变成了这样:



当下优秀的缓存中间件,当属 Redis 莫属,它不仅性能非常高,还提供了很多友好的数据类型,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业务需求。


但引入缓存之后,你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之前数据只存在数据库中,现在要放到缓存中读取,具体要怎么存呢?


最简单直接的方案是「全量数据刷到缓存中」:


  • 数据库的数据,全量刷入缓存(不设置失效时间)

  • 写请求只更新数据库,不更新缓存

  • 启动一个定时任务,定时把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到缓存中



这个方案的优点是,所有读请求都可以直接「命中」缓存,不需要再查数据库,性能非常高。


但缺点也很明显,有 2 个问题:


  1. 缓存利用率低:不经常访问的数据,还一直留在缓存中

  2. 数据不一致:因为是「定时」刷新缓存,缓存和数据库存在不一致(取决于定时任务的执行频率)


所以,这种方案一般更适合业务「体量小」,且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


那如果我们的业务体量很大,怎么解决这 2 个问题呢?

缓存利用率和一致性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提高缓存利用率?


想要缓存利用率「最大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方案是,缓存中只保留最近访问的「热数据」。但具体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这样优化:


  • 写请求依旧只写数据库

  • 读请求先读缓存,如果缓存不存在,则从数据库读取,并重建缓存

  • 同时,写入缓存中的数据,都设置失效时间



这样一来,缓存中不经常访问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逐渐「过期」淘汰掉,最终缓存中保留的,都是经常被访问的「热数据」,缓存利用率得以最大化。


再来看数据一致性问题。


要想保证缓存和数据库「实时」一致,那就不能再用定时任务刷新缓存了。


所以,当数据发生更新时,我们不仅要操作数据库,还要一并操作缓存。具体操作就是,修改一条数据时,不仅要更新数据库,也要连带缓存一起更新。


但数据库和缓存都更新,又存在先后问题,那对应的方案就有 2 个:


  1. 先更新缓存,后更新数据库

  2. 先更新数据库,后更新缓存


哪个方案更好呢?


先不考虑并发问题,正常情况下,无论谁先谁后,都可以让两者保持一致,但现在我们需要重点考虑「异常」情况。


因为操作分为两步,那么就很有可能存在「第一步成功、第二步失败」的情况发生。


这 2 种方案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1) 先更新缓存,后更新数据库


如果缓存更新成功了,但数据库更新失败,那么此时缓存中是最新值,但数据库中是「旧值」。


虽然此时读请求可以命中缓存,拿到正确的值,但是,一旦缓存「失效」,就会从数据库中读取到「旧值」,重建缓存也是这个旧值。


这时用户会发现自己之前修改的数据又「变回去」了,对业务造成影响。


2) 先更新数据库,后更新缓存


如果数据库更新成功了,但缓存更新失败,那么此时数据库中是最新值,缓存中是「旧值」。


之后的读请求读到的都是旧数据,只有当缓存「失效」后,才能从数据库中得到正确的值。


这时用户会发现,自己刚刚修改了数据,但却看不到变更,一段时间过后,数据才变更过来,对业务也会有影响。


可见,无论谁先谁后,但凡后者发生异常,就会对业务造成影响。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别急,后面我会详细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继续分析,除了操作失败问题,还有什么场景会影响数据一致性?


这里我们还需要重点关注:并发问题

并发引发的一致性问题

假设我们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的方案,并且两步都可以「成功执行」的前提下,如果存在并发,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有线程 A 和线程 B 两个线程,需要更新「同一条」数据,会发生这样的场景:


  1. 线程 A 更新数据库(X = 1)

  2. 线程 B 更新数据库(X = 2)

  3. 线程 B 更新缓存(X = 2)

  4. 线程 A 更新缓存(X = 1)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在数据库中是 2,发生不一致。


也就是说,A 虽然先于 B 发生,但 B 操作数据库和缓存的时间,却要比 A 的时间短,执行时序发生「错乱」,最终这条数据结果是不符合预期的。


同样地,采用「先更新缓存,再更新数据库」的方案,也会有类似问题,这里不再详述。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加「分布式锁」。


两个线程要修改「同一条」数据,每个线程在改之前,先去申请分布式锁,拿到锁的线程才允许更新数据库和缓存,拿不到锁的线程,返回失败,等待下次重试。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只允许一个线程去操作数据和缓存,避免并发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从「缓存利用率」的角度来评估这个方案,也是不太推荐的。


这是因为每次数据发生变更,都「无脑」更新缓存,但是缓存中的数据不一定会被「马上读取」,这就会导致缓存中可能存放了很多不常访问的数据,浪费缓存资源。


而且很多情况下,写到缓存中的值,并不是与数据库中的值一一对应的,很有可能是先查询数据库,再经过一系列「计算」得出一个值,才把这个值才写到缓存中。


由此可见,这种「更新数据库 + 更新缓存」的方案,不仅缓存利用率不高,还会造成机器性能的浪费。


所以此时我们需要考虑另外一种方案:删除缓存

删除缓存可以保证一致性吗?

删除缓存对应的方案也有 2 种:


  1. 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

  2. 先更新数据库,后删除缓存


同样地,先来看「第二步」操作失败的情况。


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第二步操作失败,数据库没有更新成功,那下次读缓存发现不存在,则从数据库中读取,并重建缓存,此时数据库和缓存依旧保持一致。


但如果是先更新数据库,后删除缓存,第二步操作失败,数据库是最新值,缓存中是旧值,发生不一致。所以,这个方案依旧存在问题。


总之,和前面提到的问题类似,第二步失败依旧有不一致的风险。


好,我们再来看「并发」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1) 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


如果有 2 个线程要并发「读写」数据,可能会发生以下场景:


  1. 线程 A 要更新 X = 2(原值 X = 1)

  2. 线程 A 先删除缓存

  3. 线程 B 读缓存,发现不存在,从数据库中读取到旧值(X = 1)

  4. 线程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X = 2)

  5. 线程 B 将旧值写入缓存(X = 1)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旧值),在数据库中是 2(新值),发生不一致。


可见,先删除缓存,后更新数据库,当发生「读+写」并发时,还是存在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2) 先更新数据库,后删除缓存


依旧是 2 个线程并发「读写」数据:


  1. 缓存中 X 不存在(数据库 X = 1)

  2. 线程 A 读取缓存,得到旧值(X = 1)

  3. 线程 B 更新数据库(X = 2)

  4. 线程 B 删除缓存

  5. 线程 A 将旧值写入缓存(X = 1)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旧值),在数据库中是 2(新值),也发生不一致。


这种情况「理论」来说是可能发生的,但实际真的有可能发生吗?


其实概率「很低」,这是因为它必须满足 3 个条件:


  1. 缓存刚好已失效

  2. 读请求 + 写请求并发

  3. 更新数据库 + 删除缓存的时间(步骤 3-4),要比读数据库 + 写缓存时间短(步骤 2 和 5)


仔细想一下,条件 3 发生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因为写数据库一般会先「加锁」,所以写数据库,通常是要比读数据库的时间更长的。


这么来看,「先更新数据库 + 再删除缓存」的方案,是可以保证数据一致性的。


所以,我们应该采用这种方案,来操作数据库和缓存。


好,解决了并发问题,我们继续来看前面遗留的,第二步执行「失败」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如何保证两步都执行成功?

前面我们分析到,无论是更新缓存还是删除缓存,只要第二步发生失败,那么就会导致数据库和缓存不一致。


保证第二步成功执行,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想一下,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答案是:重试


是的,其实这里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无论是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数据库,但凡后者执行失败了,我们就可以发起重试,尽可能地去做「补偿」。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执行失败,我们「无脑重试」就可以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现实情况往往没有想的这么简单,失败后立即重试的问题在于:


  • 立即重试很大概率「还会失败」

  • 「重试次数」设置多少才合理?

  • 重试会一直「占用」这个线程资源,无法服务其它客户端请求


看到了么,虽然我们想通过重试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种「同步」重试的方案依旧不严谨。


那更好的方案应该怎么做?


答案是:异步重试。什么是异步重试?


其实就是把重试请求写到「消息队列」中,然后由专门的消费者来重试,直到成功。


或者更直接的做法,为了避免第二步执行失败,我们可以把操作缓存这一步,直接放到消息队列中,由消费者来操作缓存。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写消息队列也有可能会失败啊?而且,引入消息队列,这又增加了更多的维护成本,这样做值得吗?


这个问题很好,但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执行失败的线程中一直重试,还没等执行成功,此时如果项目「重启」了,那这次重试请求也就「丢失」了,那这条数据就一直不一致了。


所以,这里我们必须把重试消息或第二步操作放到另一个「服务」中,这个服务用「消息队列」最为合适。这是因为消息队列的特性,正好符合我们的需求:


  • 消息队列保证可靠性:写到队列中的消息,成功消费之前不会丢失(重启项目也不担心)

  • 消息队列保证消息成功投递:下游从队列拉取消息,成功消费后才会删除消息,否则还会继续投递消息给消费者(符合我们重试的需求)


至于写队列失败和消息队列的维护成本问题:


  • 写队列失败:操作缓存和写消息队列,「同时失败」的概率其实是很小的

  • 维护成本:我们项目中一般都会用到消息队列,维护成本并没有新增很多


所以,引入消息队列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比较合适的。这时架构模型就变成了这样:



那如果你确实不想在应用中去写消息队列,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案,同时又可以保证一致性呢?


方案还是有的,这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订阅数据库变更日志,再操作缓存


具体来讲就是,我们的业务应用在修改数据时,「只需」修改数据库,无需操作缓存。


那什么时候操作缓存呢?这就和数据库的「变更日志」有关了。


拿 MySQL 举例,当一条数据发生修改时,MySQL 就会产生一条变更日志(Binlog),我们可以订阅这个日志,拿到具体操作的数据,然后再根据这条数据,去删除对应的缓存。



订阅变更日志,目前也有了比较成熟的开源中间件,例如阿里的 canal,使用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


  • 无需考虑写消息队列失败情况:只要写 MySQL 成功,Binlog 肯定会有

  • 自动投递到下游队列:canal 自动把数据库变更日志「投递」给下游的消息队列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投入精力去维护 canal 的高可用和稳定性。


如果你有留意观察很多数据库的特性,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数据库都逐渐开始提供「订阅变更日志」的功能了,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不用通过中间件来拉取日志,自己写程序就可以订阅变更日志了,这样可以进一步简化流程。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想要保证数据库和缓存一致性,推荐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并配合「消息队列」或「订阅变更日志」的方式来做

主从库延迟和延迟双删问题

到这里,还有 2 个问题,是我们没有重点分析过的。


第一个问题,还记得前面讲到的「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导致不一致的场景么?


这里我再把例子拿过来让你复习一下:


2 个线程要并发「读写」数据,可能会发生以下场景:


  1. 线程 A 要更新 X = 2(原值 X = 1)

  2. 线程 A 先删除缓存

  3. 线程 B 读缓存,发现不存在,从数据库中读取到旧值(X = 1)

  4. 线程 A 将新值写入数据库(X = 2)

  5. 线程 B 将旧值写入缓存(X = 1)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旧值),在数据库中是 2(新值),发生不一致。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读写分离 + 主从复制延迟」情况下,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的问题。


如果使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其实也发生不一致:


  1. 线程 A 更新主库 X = 2(原值 X = 1)

  2. 线程 A 删除缓存

  3. 线程 B 查询缓存,没有命中,查询「从库」得到旧值(从库 X = 1)

  4. 从库「同步」完成(主从库 X = 2)

  5. 线程 B 将「旧值」写入缓存(X = 1)


最终 X 的值在缓存中是 1(旧值),在主从库中是 2(新值),也发生不一致。


看到了么?这 2 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缓存都被回种了「旧值」


那怎么解决这类问题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缓存删掉


但是,不能立即删,而是需要「延迟删」,这就是业界给出的方案:缓存延迟双删策略


按照延时双删策略,这 2 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解决第一个问题:在线程 A 删除缓存、更新完数据库之后,先「休眠一会」,再「删除」一次缓存。


解决第二个问题:线程 A 可以生成一条「延时消息」,写到消息队列中,消费者延时「删除」缓存。


这两个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把缓存清掉,这样一来,下次就可以从数据库读取到最新值,写入缓存。


但问题来了,这个「延迟删除」缓存,延迟时间到底设置要多久呢?


  • 问题 1:延迟时间要大于「主从复制」的延迟时间

  • 问题 2:延迟时间要大于线程 B 读取数据库 + 写入缓存的时间


但是,这个时间在分布式和高并发场景下,其实是很难评估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凭借经验大致估算这个延迟时间,例如延迟 1-5s,只能尽可能地降低不一致的概率。


所以你看,采用这种方案,也只是尽可能保证一致性而已,极端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发生不一致。


所以实际使用中,我还是建议你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的方案,同时,要尽可能地保证「主从复制」不要有太大延迟,降低出问题的概率。

可以做到强一致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些方案还是不够完美,我就想让缓存和数据库「强一致」,到底能不能做到呢?


其实很难。


要想做到强一致,最常见的方案是 2PC、3PC、Paxos、Raft 这类一致性协议,但它们的性能往往比较差,而且这些方案也比较复杂,还要考虑各种容错问题。


相反,这时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我们引入缓存的目的是什么?


没错,性能


一旦我们决定使用缓存,那必然要面临一致性问题。性能和一致性就像天平的两端,无法做到都满足要求。


而且,就拿我们前面讲到的方案来说,当操作数据库和缓存完成之前,只要有其它请求可以进来,都有可能查到「中间状态」的数据。


所以如果非要追求强一致,那必须要求所有更新操作完成之前期间,不能有「任何请求」进来。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加「分布锁」的方式来实现,但我们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很可能会超过引入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


所以,既然决定使用缓存,就必须容忍「一致性」问题,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去降低问题出现的概率。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缓存都是有「失效时间」的,就算在这期间存在短期不一致,我们依旧有失效时间来兜底,这样也能达到最终一致。

总结

好了,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重点。


1、想要提高应用的性能,可以引入「缓存」来解决


2、引入缓存后,需要考虑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可选的方案有:「更新数据库 + 更新缓存」、「更新数据库 + 删除缓存」


3、更新数据库 + 更新缓存方案,在「并发」场景下无法保证缓存和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是加「分布锁」,但这种方案存在「缓存资源浪费」和「机器性能浪费」的情况


4、采用「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方案,在「并发」场景下依旧有不一致问题,解决方案是「延迟双删」,但这个延迟时间很难评估


5、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为了保证两步都成功执行,需配合「消息队列」或「订阅变更日志」的方案来做,本质是通过「重试」的方式保证数据最终一致


6、采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读写分离 + 主从库延迟」也会导致缓存和数据库不一致,缓解此问题的方案是「延迟双删」,凭借经验发送「延迟消息」到队列中,延迟删除缓存,同时也要控制主从库延迟,尽可能降低不一致发生的概率

后记

本以为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写起来很好写,没想到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挖到了很多之前没有深度思考过的细节。


在这里我也分享 4 点心得给你:


1、性能和一致性不能同时满足,为了性能考虑,通常会采用「最终一致性」的方案


2、掌握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核心问题有 3 点:缓存利用率、并发、缓存 + 数据库一起成功问题


3、失败场景下要保证一致性,常见手段就是「重试」,同步重试会影响吞吐量,所以通常会采用异步重试的方案


4、订阅变更日志的思想,本质是把权威数据源(例如 MySQL)当做 leader 副本,让其它异质系统(例如 Redis / Elasticsearch)成为它的 follower 副本,通过同步变更日志的方式,保证 leader 和 follower 之间保持一致


很多一致性问题,都会采用这些方案来解决,希望我的这些心得对你有所启发。


这篇文章是以「尽可能保证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这个角度写的,尽可能列出可能遇到的场景、问题、方案优劣。


实际环境为了成本考虑,也可以不用实现得这么复杂,但你需要知道哪块没做到,会有什么问题,并且业务可以容忍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如果不能容忍,文章提供的思路你可以借鉴一下。总之,可以根据场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如果你还想看更多优质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水滴与银弹」。


我是 Kaito,是一个对于技术有思考的资深后端程序员,在我的文章中,我不仅会告诉你一个技术点是什么,还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我还会尝试把这些思考过程,提炼成通用的方法论,让你可以应用在其它领域中,做到举一反三。


发布于: 1 小时前阅读数: 17
用户头像

Kaito

关注

公众号「水滴与银弹」,不一样的技术视角。 2017.11.17 加入

坐标北京,7年资深后端研发,从事基础架构和数据库中间件研发。擅长把晦涩难懂的技术,用简单的方式讲清楚。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缓存和数据库一致性问题,看这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