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电子屏幕 or 风月宝鉴

作者:mtfelix
  • 2021 年 12 月 04 日
  • 本文字数:1163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电子屏幕 or 风月宝鉴

今天读《必然》的第四章「Screening」。

文化的载体

500 年前,印刷技术还未普及,文化都是围绕语言的。人类是言语之民(People of the Word)。


过去 500 年间,大规模生产图书改变了人类。人变成了书籍之民(People of the Book)。


如今,约 50 亿个数字屏幕在全球闪烁,每年生产 38 亿个新屏幕。


我们变成了屏幕之民(People of the Screen)。


一个疑问:对于视障人士,他们对技术变革感受又是如何呢?

屏幕到底是否会让人变成文盲

50 年前,电视进入家庭时,人们就担忧过电视是否会让人丧失写作技能。


据说,当时确实连续几十年(美国)人的阅读测试分数连年下降。


但,21 世纪初,新式电视和平板电脑的兴起,却引起了写作热潮。


现在,全人类每天发 8000 万个博客,用手机写 5 亿个段子。


结论是:屏幕数量的增长扩展了人们的阅读量和写作量。

书籍的本质是什么?

在书籍之民的时代,书籍(book)这一概念对人类社会有深刻影响。


比如,电话本叫 yellowbook,还有很多其实不是书的东西叫 xxxbook。


中文里面,"本"成为了一种用途很广的量词。


今天,书籍的纸页正在消失,但留下了它的概念:根据一个主题串联起的一串符号,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读完


特别强调后者,难道是有意区分现在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吗?

本章有大量数据,获取方法让我好奇

比如,文中提到,从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写下楔形文字到现在,人类已出版了 3.1 亿本书,14 亿篇文章和论述,1.8 亿首歌,3.5 万亿副图像,327514 部电影(这个数据具体的惊人),10 亿小时视频,60 万亿个公共网页。


2006 年时,这些数据能压缩到 50PB 的硬盘上。


想想现在人类的体量,貌似也不夸张。电影的数量级感觉好小,才 32 万。


本书中有各种统计数据,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都是从哪里来的?

screening or 信息交互模式

KK 耍酷,这章用了动名词 screening,但通篇读下来,可能更多维的信息交互模式更合适。


比如,文中讲到,"屏幕不只需要目光,还吸引身体",典型的比如触摸屏交互。还有就是体感类游戏。

纸质书籍 和 电子屏幕 对读者思考的不同影响

读纸质书籍时,我们可能会随着文章逻辑一路分析理解,有时停下来深入思考。


而用电子屏幕(阅读器)阅读时,我们会关心别人对当前段落句子的标注、评价、感慨。往往会跳脱出去,发个微博,互相评论下等等。

只要你允许,处处是(可交互)屏幕

这章内容太泛泛,涉及不少元宇宙式的未来场景描述。


作者在本章后面也畅享了未来处处是电子交互屏幕的一天日常生活。


但为啥到处可以是可交互式屏幕了,孩子还非得去学校,我们非得去办公室上班?


另外,在浴室、厨房、汽车里都各种可以处理工作等等,会不会把生活搞得乱套?典型的技术进步让人更紧张的感觉。


对孩子成长等等也不见得完全都是好事。


KK 其实也不太想这样,比如书中有几处:


回家吃晚饭时,我们不允许个人屏幕出现在餐桌上...孩子在上学期间,每天限制他屏读游戏 1 个小时内...


电子屏幕,就是现代及未来人类的「风月宝鉴」呀。

发布于: 1 小时前阅读数: 15
用户头像

mtfelix

关注

内心平静是一生的追求 2018.01.17 加入

简单的技术人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电子屏幕 or 风月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