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04. 实用主义的人工智能

发布于: 4 小时前
04. 实用主义的人工智能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强哥,一个热爱分享的技术狂。目前已有 12 年大数据与 AI 相关项目经验, 10 年推荐系统研究及实践经验。平时喜欢读书、暴走和写作。

业余时间专注于输出大数据、AI 等相关文章,目前已经输出了 40 万字的推荐系统系列精品文章,强哥的畅销书「构建企业级推荐系统:算法、工程实现与案例分析」已经出版,需要提升可以私信我呀。如果这些文章能够帮助你快速入门,实现职场升职加薪,我将不胜欢喜。

想要获得更多免费学习资料或内推信息,一定要看到文章最后喔。

内推信息

如果你正在看相关的招聘信息,请加我微信:liuq4360,我这里有很多内推资源等着你,欢迎投递简历。

免费学习资料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免费的学习资料,请关注同名公众号【数据与智能】,输入“资料”即可!

学习交流群

如果你想找到组织,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交流经验,也可以加入我们的学习成长群。群里有老司机带你飞,另有小哥哥、小姐姐等你来勾搭!加小姐姐微信:epsila,她会带你入群。


实用主义的人工智能

 

还记得上次我们从仿生学的角度来看待人工智能吗?但是和仿生学派强调对人脑的研究和模仿不同,实用主义者从来不觉得人工智能的实现必须遵循什么规则或理论框架。

 

有句俗话说:黑猫白猫,能够逮住耗子的就是好猫。在人工智能的语境下呢,这句话可能要说成:简单程序,复杂程序,聪明管用的就是好程序。

 

也就是说,无论计算机以何种方式实现某一功能,只要该功能表现地与人在类似环境下的行为相似,就可以说,这个计算机程序拥有了在该领域内的人工智能。这一定义从近似于人类行为的最终结果出发,而忽视了达到这一结果的手段。

 

另一种对人工智能的近似定义就更加强调人工智能的实用色彩:是说,人工智能就是可以解决问题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略懂一些编程的人都知道,几乎所有的程序设计语言都提供了类似 if else 的分支结构。那么,与 if else 相关的一个哲学问题是,程序根据某个条件进行判断并完成相应操作的时候,这个判断以及随后的决定是由计算机自己做出的还是由编程的人做出的?

 

如果是由计算机自己做出的,那能不能说所有执行了 if else 语句的计算机都是人工智能?那如果不是计算机做出的,计算机根据运行时的情况做决策时,人又在哪里呢?

 

哲学思辨很容易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但实用主义者根本不把这当回事--执行 if else 的程序是否有智能,完全要看那个程序是不是做了和人相似的有智能的事。像 Dendral 这样的专家程序就是靠大量 if else 来模仿人类专家的判定规则,这当然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 ,而普通的数值计算程序即便使用了 if else,也不能被称作人工智能。

 

实用主义者备受推崇的一个例子是 MIT 于 1964 年到 1966 年开发的智能聊天程序 ELIZA。这个程序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有无穷耐心的心理医生,可以和无聊的人或需要谈话治疗的精神病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一直聊下去。

 

当年,ELIZA 的聊天记录可谓是让人大开眼界。但事实上,ELIZA 所做的,不过是在用户输入的句子里,找到一些预先定义好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从预定的回答中选择一句输出,在 ELIZA 的心里只有词表和映射规则,其实它才不懂用户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今天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主题抽取等自然语言相关的问题时,基本上都是将输入的文本看成由音素、音节、字或词组成的信号序列,然后将这些信号一股脑塞进深度神经网络里进行训练。

 

深度神经网络内部,每层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可能相当复杂,但问题不大,只要整个模型的最终输出满足要求,这样的深度学习算法就能够工作得很好,在研究者看来深度学习模型是不是真的跟大脑神经元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类似,这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模型可以聪明地工作,最终结果看起来就像人做的一样就好了。

 

总而言之,从实用主义的思路来看,人工智能就是与人类行为相似的计算机程序,大家可以大家可以带着这个观点,去留意观察存在自己身边的人工智能。

 

发布于: 4 小时前阅读数: 6
用户头像

还未添加个人签名 2018.05.14 加入

公众号【数据与智能】主理人,个人微信:liuq4360 12 年大数据与 AI相关项目经验, 10 年推荐系统研究及实践经验,目前已经输出了40万字的推荐系统系列精品文章,并有新书即将出版。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04. 实用主义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