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读《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02)

作者:术子米德
  • 2022 年 4 月 11 日
  • 本文字数:1338 字

    阅读完需:约 4 分钟

🤔☕️🤔☕️🤔

  • 读《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02)—— How to Work Well on Teams

  • 📖:协作三宝 = 人性(Humility)+ 尊重(Respect)+ 信任(Trust)

    🤔:把对方当个人,把团队成员当个人,听起来很沉重,实际上真的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把人当工具,时刻提醒自己不为过。最能体现把人当人,就是尊重,我的想法,他的想法,实际的环境,找出交集,做出选择,并且对选择负责。人是否被尊重,不需要任何言语表达,身体就能感受到。只要能感受到尊重,信任才可能建立,也更容易建立。

    🤔:团队协作,看到这个词,抬头就看向对方。错。看到这个词,要默默从口袋里掏出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才是谈协作的零启点。想一下我现在是什么(What),想一下我进团队后我将如何(How),想一下我进团队的原因(Why)。三想后自己更明白,再谈团队协作,忽然间有种踏实感,有种实诚感。

    🤔:一个人埋头干,还是尽快跟人分享,我都尝试过。实际经验发现,自己想到的好点子,赶紧在口袋里的小本子上记下来,否则很容易忘记。不过,也没有必要跟别人去分享,因为,大概率冒出点子的兴奋感,会掩盖掉把点子清晰表达所需基本准备,结果往往是对方不太理解,反而会产生一种至于如此的错觉。如果一个念头经常冒出来,口袋小本子也记录了好几遍。这里得插一句闲话,如果觉得口袋里小本子搁腿,就拿出来翻翻,会惊讶自己曾经居然这么胡乱想过。把其中记录了好几遍的念头,就是所谓心心念的那种,规划个初步实现的思路,描一下最终会是怎么个样子,然后就该干起来。如果干着干着就没了,那就没了,说明这个点子,实际上确实激不起自己持续的热情。如果一直在干,一直推进,持续在投入热情和精力,真的会做出些东西,会打磨出个样子。到那个时候,再去分享和交流,特别容易理解的不是对方,反而是自己在其中哪部分有待改进,也特别能够认可人家给出的中肯意见,自己也会发现最得令自己倾佩的地方。这样产生的协作感,即使有时空的差异,也会非常深刻。忽然间明白,为啥都是作家会钦佩作家,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面,却在字里行间协作出人类思考的杰出作品。

    🤔:DevOps,代码到运维打通,直接需求来自“优惠券快速发放”,实际好处却是给开发带来“真实的勇气”。正如极限编程里的两个关键词“勇气”和“恐惧”。让开发成长的是修改代码的勇气,修改后越快知道结果,越能增强勇气,越具备勇气,越能突破成长的边界。让开发停滞不前,出现在丧失修改代码的勇气,直至对修改代码产生恐惧感,彻底断掉成长的链路。自然也就只会在当下原地踏步,前进任何一步都极其困难。所以,如果把 DevOps 当作一种协作方式,那就属于开发和自己的勇气之间的协作。

  • 📖:在一个专业的软件工程环境,批评从来不是个人化行为,只能是整个过程的一部分。

    🤔:批评,这有点丢人,既然考虑到人性,那就会想到私下里,或者在非公开场合沟通。不过,反直觉的是,把批评作为整个过程的一部分,公开去讨论批评,反而所谓是更专业的软件工程。再想想也对,如果专业是指稳定性,那么在过程里公开的批评,必定比个人私下交流更稳定。只要在过程里,必须去解决这些待批评的问题,那么大家就会坦然去开展批评,也就不存在啥丢不丢人。这样的场景里,反而是没人搭理我,没人批评我变成很格格不入的样子。

    —— By 术子米德 @2022.04.10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术子米德

关注

遇见每天的自己,莫忘初心,莫丢念头 2020.03.05 加入

喜欢有的没的,喜欢自言自语式笔记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读《Software Engineering at Google》(02)_架构师成长笔记_术子米德_InfoQ写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