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记忆
自 08 年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回川大,距今 13 年了。
今天上午,带着媳妇直奔川大望江校区,追忆那些青春的记忆。
去的时候比较早,学弟们估计还没起床,校园空荡荡的,我们骑着共享单车在路上随便耍着,到处找找记忆感觉。
基础教学楼先去看了一下,外面变化不大,看门口有保安,就没好意思进去了
东五舍还是那么旧哈,不知道汶川大地震留下的缝隙补了没有…
去数学学院逛了下,外表翻新,里面老师的名字都还很熟悉,包括对面的三教,都翻新了。
再逛逛图书馆,校史馆,体育馆,发现就没啥心情了,我把拍的照片发给宿舍兄弟们,大家也只能惊叹一下,就沉寂下去了。
其实学校真没啥变化,变化大的还是人,物是人非不足以形容此时的感觉。
最后和媳妇去小北门吃了个冒菜,在望江公园的茶楼里,点了杯茶,让回忆慢慢涌现,消磨了一下午。
大学的青春四年,毫无疑问是自己记忆中最浓厚的一笔,虽然咱没做啥大事,属于庸庸碌碌之辈。
川大数学系是藏龙卧虎之地,实力方面全国排名前四,同学有很多是落选清华北大进来的。而数学这个,是最考验天赋的,不行就是不行,经过大一的尝试,我自己就已经觉得不是搞数学研究的料,也估计耐不住科研的寂寞。
大二就开始堕落整天玩游戏了,幸好家里穷,危机感比较强,到大二快结束时,就开始思考做啥。当时看杂志上写着,计算机就业不错,就自己重新学了一下编程,不过由于缺乏系统化,不够投入,也没人领路,终不得其法。
真正的转折点是大三结束,那时我经常做兼职,贴贴校园里的传单之类的。
有一次,看到一个大哥(很抱歉,非常值得感谢的人,但忘记名字了,先叫王哥吧)贴一个暑期东软对外的计算机培训班,价格还比较贵,要上千块的样子。
我上去就问:“这个价格能不能便宜一点?”。
王哥回:“不能”。
我也没话了,就自己开始贴自己的活。
他扭头看了下问:“你是川大的学生?还有哪些地方好贴知道么?”
我当时也是灵光一闪:“我是川大的,而且特熟悉宣传单,我可以在学校帮你贴,保证贴最好的位置,但我不要收入,给我一个免费培训名额可以么”。
他说:“我也只是一个市场的,要问问领导的意思”。
我就软磨硬泡的留了个电话,他也乐得轻松,第二天,就给我回复说,可以。
然后暑假就去了都江堰,为期 1 个月的初级培训班,接触了汇编,RTOS 之类的,在班上表现优秀,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有能力的,信心大增。
更重要的是,后面通过班上认识的同学,接触了几天 Linux,才算稍微入门。
那时买不起电脑,只能先看书,代码写纸上,去图书馆的机房验证,当时最烦的就是每次都要搭环境…,电脑没法固定。
从此正式踏入程序猿这条路。
相比我的幸运,迷茫才是大家的主题哈,我们宿舍是属于典型的堕落一族,打游戏的最多,4 个台式机每天玩游戏。
大家基本不上课,数学系那时考试比较简单,老师也基本醉心研究自己的,不太管我们这帮人。我去上专业课,经常教室里不超过 5 人,老师照常上课。实际上老师估计也清楚,选这门专业的,这些人也不会去搞太深,毕业都是转行的。
前几天跟同学聊天总结,咱这些智商都不差,否则高考也进不来,当时只是缺一个路径引导,如果有正确的引导,成就必然不小。
不过,虽然堕落,欢乐还是很多的,集体开黑,看动作片,打双扣,外出通宵网吧,考试相互抄答案。
记得汶川大地震,一起往外跑,有的裹着床单,有的打赤脚。余震时,一起去睡了好几天操场,自己搭帐篷,躲在雨里面打牌。找不到吃的,连续吃了几顿不新鲜的芹菜肉馅饺子后,我这辈子再也不想吃芹菜猪肉饺子了。
海乃百川,有容乃大,感谢川大这样包容,估计理解数学专业确实太难,大家都还是顺利毕业了哈。
感恩同学的包容,容忍我的菱角,记得那时囊中羞涩,大三一开始就对宿舍的人说:“电脑这么多,额外的电费我不出了,你们承担,我可以负责维护卫生”。大家也都能体谅我,有一起吃饭玩耍的也叫上我,让我没有脱离群体,也能经常跟着蹭韩剧,蹭电影看,蹭着玩游戏,看小说。
感恩校外的王哥,让自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感恩何然和付姐,最后半年,给了一份很给力的兼职,解决了自己燃眉之急。
太多的细节慢慢涌现,太多的人需要感谢,一篇小文无法承载四年生活,只能如面前一杯清茶,自己慢慢品味。
四年大学生活,谈不上多么的精彩,多么的亮丽,但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是真实铭记在脑海里的懵懂青春。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wood】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8817875839aa958e8eb9b1a94】。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