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的日常开发离不开各种 lint 的支持,但是有的人就是不喜欢,代码写法随意任性,这个我们就不去强求了。实际上规范的定义主要取决于开源项目作者的习惯,或者公司团队编码的习惯,即使两个前端专家,写出的代码规范也会有差别。ESLint 的初衷是为了让程序员可以创建自己的检测规则。ESLint 的所有规则都被设计成可插入的。ESLint 的默认规则与其他的插件并没有什么区别,规则本身和测试可以依赖于同样的模式。为了便于人们使用,ESLint 内置了一些规则,当然,你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自定义规则。
我们今天主要从源码中探索 ESLint 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要使用 ESLint
下一张图可能很多人都见过,他能很好的描述 ESLint 的作用:
总体概括 ESLint 是一种静态代码分析工具,用于识别在 JavaScript 代码中发现的有问题的模式。不仅能够让我们减少 bug,而且还能帮我们统一编码风格,更容易多人长久去维护我们的代码和项目。
你是不是以为我会讲如何安装、配置、使用 ESlint?NO... 话不多说 走起~
Eslint 执行流程
要是需要更好的使用 Eslint,那么必须知道 Eslint 的工作原理和代码结构才能更好的了解 Eslint,接下来会讲解一下 Eslint 的执行流程,下图是 Eslint 的整体执行过程。
首先先来了解两个类 linter 和 CliEngine
开始
我们首先找到了 Eslint 命令的入口文件 Eslint.js
(async function main() {
process.on("uncaughtException", onFatalError);
process.on("unhandledRejection", onFatalError);
// Call the config initializer if `--init` is present.
if (process.argv.includes("--init")) {
await require("../lib/init/config-initializer").initializeConfig();
return;
}
// Otherwise, call the CLI.
process.exitCode = await require("../lib/cli").execute(
process.argv,
process.argv.includes("--stdin") ? await readStdin() : null
);
}()).catch(onFatalError);
复制代码
我们从代码里面可以看出引用了 cli 文件并且执行了里面 execute 方法。
实例化
Eslint 实例化主要在 cli-engine.js里面的 CLIEngine 做的,让我们具体看看这个里面做哪些工作:
const linter = new Linter({ cwd: options.cwd });
复制代码
constructor({ cwd } = {}) {
internalSlotsMap.set(this, {
cwd: normalizeCwd(cwd),
lastConfigArray: null,
lastSourceCode: null,
parserMap: new Map([["espree", espree]]),
ruleMap: new Rules()
});
this.version = pkg.version;
}
复制代码
CLIEngine 实例化完成后会返回一个 CLIEngine 对象,可以调用该对象的 executeOnFiles(检查多个文件)或者 executeOnText(检查文本)来进行代码检查。
verify && verifyAndFix
其实 Eslint 提供了 executeOnFiles 和 executeOnText 两个代码检查的接口
executeOnFiles(patterns) {
...
// Do lint.
const result = verifyText({
text: fs.readFileSync(filePath, "utf8"),
filePath,
config,
cwd,
fix,
allowInlineConfig,
reportUnusedDisableDirectives,
fileEnumerator,
linter
});
results.push(result);
if (lintResultCache) {
lintResultCache.setCachedLintResults(filePath, config, result);
}
if (lintResultCache) {
lintResultCache.reconcile();
}
debug(`Linting complete in: ${Date.now() - startTime}ms`);
let usedDeprecatedRules;
return {
results,
...calculateStatsPerRun(results),
get usedDeprecatedRules() {
if (!usedDeprecatedRules) {
usedDeprecatedRules = Array.from(
iterateRuleDeprecationWarnings(lastConfigArrays)
);
}
return usedDeprecatedRules;
}
};
}
复制代码
从代码中我们可以看见 executeOnFiles 执行了 verifyText 方法,在 verifyText 方法中,我们看到调用了 linter 的 verifyAndFix 方法,然后封装 verifyAndFix 方法的结果直接返回 result,所以我们找到 linter 的 verifyAndFix 方法
verifyAndFix(text, config, options) {
let messages = [],
fixedResult,
fixed = false,
passNumber = 0,
currentText = text;
const debugTextDescription = options && options.filename || `${text.slice(0, 10)}...`;
const shouldFix = options && typeof options.fix !== "undefined" ? options.fix : true;
do {
passNumber++;
debug(`Linting code for ${debugTextDescription} (pass ${passNumber})`);
messages = this.verify(currentText, config, options);
debug(`Generating fixed text for ${debugTextDescription} (pass ${passNumber})`);
//如果需要修复就执行修复
fixedResult = SourceCodeFixer.applyFixes(currentText, messages, shouldFix);
if (messages.length === 1 && messages[0].fatal) {
break;
}
// keep track if any fixes were ever applied - important for return value
fixed = fixed || fixedResult.fixed;
// update to use the fixed output instead of the original text
currentText = fixedResult.output;
} while (
fixedResult.fixed &&
passNumber < MAX_AUTOFIX_PASSES
);
if (fixedResult.fixed) {
fixedResult.messages = this.verify(currentText, config, options);
}
// ensure the last result properly reflects if fixes were done
fixedResult.fixed = fixed;
fixedResult.output = currentText;
return fixedResult;
}
复制代码
如果需要修复的话就直接调用 SourceCodeFixer.applyFixes 方法进行源码修复,最后返回一个修复过后的结果。
AST 生成和创建
下面我们可以看看 runRules 方法,在 runRules 中我看到 Traverser.traverse 方法就是创建了一个 ast 解析器,去解析 ast 对象。
Traverser.traverse(sourceCode.ast, {
enter(node, parent) {
node.parent = parent;
nodeQueue.push({ isEntering: true, node });
},
leave(node) {
nodeQueue.push({ isEntering: false, node });
},
visitorKeys: sourceCode.visitorKeys
});
复制代码
在_traverse 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就是在递归遍历我们的 ast 的节点。
抽象语法树是这样的:
那么 traverser 怎么知道遍历哪些字段呢?看上图右侧 type 的属性,type 值为 “program”,在_traserve 方法中我看到这么一段代码:
if (!this._skipped && !this._broken) {
const keys = getVisitorKeys(this._visitorKeys, node);
if (keys.length >= 1) {
this._parents.push(node);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 !this._broken; ++i) {
const child = node[keys[i]];
if (Array.isArray(child)) {
for (let j = 0; j < child.length && !this._broken; ++j) {
this._traverse(child[j], node);
}
} else {
this._traverse(child, node);
}
}
this._parents.pop();
}
}
复制代码
那么上面的 keys 从哪来呢?找到这么一个文件
如果当前节点的 type 为 “Program“ 的话,就会遍历 body 值,然后重复递归直到结束。
代码检查
把文本解析成 AST 并创建作用域后会调用 Linter 的 runRules 方法来调用每一条规则检查;首先会把 AST 树放入队列中,方便后续的操作,然后循环所有的规则,若该规则是打开的,则在缓存中取出规则,若该规则不存在缓存中则加载该规则(eslint 默认的规则会在此处加载到内存中),获取到检查规则后会注册该规则,当所有的规则都注册完后遍历刚才放入队列中的 AST 节点,在遍历每一个节点时会根据该节点的类型触发对应的检查项做检查,若存在错误保存在上下文中,当所有的节点都遍历完后此次检查就结束了。
代码修复
Eslint 的代码修复在文件 source-code-fixer.js 中实现的,在 SourceCodeFixer 中首先过滤掉 message 中没有 fix 的数据得到需要修复的信息,每一条修复信息中有一个 fix 对象,该对象是在对应的规则中检查时生成的,fix 对象中有 range 数组和 text 两字段,range 是一个长度为 2 的数字,第一个值表示从上一个修复条件修复的位置到该条修复条件的位置,第二个值表示下一条修复条件的位置,text 表示替换内容。知道了 message 和修复规则后,那么接下来讲述修复过程,Eslint 会创建一个空的 output 用来存放修复完成的代码,循环执行修复条件,第一个修复条件执行修复时截取源码从 0 开始到 range 第一个值的内容,追加到 output 上,把修复内容的 text 追加到 output 上,然后把指针从 0 移到 range 的第二个值 end,下一个修复条件从上一个的 end 开始截取源码,依次类推,最后把剩余的的源码追加到 output 上得到了一个修复后的源码;为了更可靠的实现修复功能,Eslint 把修复好的源码再次转换成 AST 分析检查,若无修复的内容或者已经修复 10 次则表示无法再进一步修复了,那么修复就结束了。看看 attemptFix 方法:
function attemptFix(problem) {
const fix = problem.fix;
const start = fix.range[0];
const end = fix.range[1];
// Remain it as a problem if it's overlapped or it's a negative range
if (lastPos >= start || start > end) {
remainingMessages.push(problem);
return false;
}
// Remove BOM.
if ((start < 0 && end >= 0) || (start === 0 && fix.text.startsWith(BOM))) {
output = "";
}
// Make output to this fix.
output += text.slice(Math.max(0, lastPos), Math.max(0, start));
output += fix.text;
lastPos = end;
return true;
}
复制代码
以上就是整个 Eslint 的源码的实现原理,下面我们还是要简单讲讲是如何配置的。
配置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配置 ESLint::
一般都采用 .eslintrc 的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如果放在项目的根目录中,则会作用于整个项目。如果在项目的子目录中也包含着 .eslintrc 文件,则对于子目录中文件的检查会忽略掉根目录中的配置,而直接采用子目录中的配置,这就能够在不同的目录范围内应用不同的检查规则,显得比较灵活。ESLint 采用逐级向上查找的方式查找 .eslintrc 文件,当找到带有 "root": true 配置项的 .eslintrc 文件时,将会停止向上查找。
在 package.json 中添加 eslintConfig 配置块;
以下是 .eslintrc 文件的示例和解释:
// .eslintrc.js
module.exports = {
// 解析ES6
'parser': 'babel-eslint',
'parserOptions': {
// 启用ES8语法支持
'ecmaVersion': 2017,
// module表示ECMAScript模块
'sourceType': 'module',
// 使用额外的语言特性
'ecmaFeatures': {
'experimentalObjectRestSpread': true,
'jsx': true,
'modules': true,
}
},
// 这些环境并不是互斥的,所以你可以同时定义多个
'env': {
'browser': true,
'jquery': true,
'node': true,
'commonjs': true,
'es6': true,
},
'root': true,
// 当访问当前源文件内未定义的变量时,no-undef 规则将发出警告
// 所以需要定义这些额外的全局变量
'globals': {
'OnlySVG': true,
'monitor': true,
'CanvasRender': true,
'Vue': true,
'VueRouter': true
},
'rules': {
// 变量必须在定义的时候赋值
// @off 先定义后赋值很常见
'init-declarations': 0,
// jsx 语法中,属性的值必须使用双引号
'jsx-quotes': [2, 'prefer-double'],
// 对象字面量冒号前后的空格使用规则
// @off 不关心
'key-spacing': 0,
// 关键字前后必须有空格
'keyword-spacing': 2,
// 换行符使用规则
// @off 不关心
'linebreak-style': 0,
// 单行注释必须写在前一行还是行尾
// @off 不限制
'line-comment-position': 0,
// 注释前后是否要空一行
// @off 不限制
'lines-around-comment': 0,
// 最大块嵌套深度为 5 层
'max-depth': [2, 5],
// catch中不得使用已定义的变量名
'no-catch-shadow': 2,
// class定义的类名不得与其它变量重名
'no-class-assign': 2,
// 禁止正则表达式中出现 Ctrl 键的 ASCII 表示,即/\x1f/
'no-control-regex': 2,
// 禁止使用 eval
'no-eval': 2,
// 禁止出现无用的表达式
'no-unused-expressions': [2,
{
'allowShortCircuit': true, // 允许使用 a() || b 或 a && b()
'allowTernary': true, // 允许在表达式中使用三元运算符
'allowTaggedTemplates': true, // 允许标记模板字符串
}
],
// 禁止定义不使用的 label
'no-unused-labels': 2,
// 禁止定义不使用的变量
'no-unused-vars': [2,
{
'vars': 'all', // 变量定义必须被使用
'args': 'none', // 对于函数形参不检测
'ignoreRestSiblings': true, // 忽略剩余子项 fn(...args),{a, b, ...coords}
'caughtErrors': 'none', // 忽略 catch 语句的参数使用
}
],
// 禁止在变量被定义之前使用它
'no-use-before-define': [2,
{
'functions': false, // 允许函数在定义之前被调用
'classes': false, // 允许类在定义之前被引用
}
],
// 禁止Yoda格式的判断条件,如 if (true === a),应使用 if (a === true)
'yoda': 2,
}
};
复制代码
具体的配置文档:- configuring具体的规则文档:- rules
除了在配置文件中指定规则外,还可以在代码中指定规则,代码文件内以注释配置的规则会覆盖配置文件里的规则,即优先级要更高。平时我们常用的就是 eslint-disable-next-line
/* eslint-disable-next-line no-alert */
alert('foo');
复制代码
总结
整个 Eslint 的源码跟着流程图简单的走了一遍,可能讲的内容有限,要是深入的去研究的话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用任何框架或者工具之前多读读源码还是挺有意义的,讲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大佬多多指点。
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