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AI 技术在漫画阅读体验上的应用

发布于: 2021 年 09 月 28 日
AI技术在漫画阅读体验上的应用

前言

快看作为国内第一漫画平台,除了连载作品量大,同时也涵盖了多种形态的漫画作品,展示形态不一,如页漫和条漫、黑白漫和彩漫,为了使各种类型漫画读者都能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减少漫画阅读中的疲劳感,我们结合了深度学习技术,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探索一:页漫转条漫

页漫和条漫的不同

提起页漫和条漫,对于很多对漫画不了解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比较陌生,为了使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后续内容,我们简单介绍下两种漫画形式的不同。

传播媒介的不同

  • 页漫更多的是伴随着 PC 及印刷物而发展起来的

  • 条漫则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适配移动端小屏幕设备而发展起来的

单排分镜数的不同

  • 页漫一排通常会有多个分镜。另外,在印刷物上,为了渲染气氛或展示更宏大的画面,可能一个画面会跨越两个页码

  • 条漫一排通常只有一个分镜(也可能包含两个小的分镜,但通常信息密度较小或非重要内容分镜)

左侧为条漫,右侧为页漫

阅读顺序的不同

  • 国内页漫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阅读,而日式页漫则是从右向左,从上到下的顺序

  • 条漫主要是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

分镜界限的不同

  • 页漫每个分镜内容比较完整,容易划分

  • 条漫因为通常一排只有一个分镜,很多时候内容边界并不清晰,会有大面积的过渡画面,为了引导用户或渲染某种氛围。


以上只是从大部分作品中总结的一些基本规律,由于创作者可以自由发挥,不排除个别页漫或条漫不能用以上讨论的标准进行区分,我们主要讨论一些比较常见的情景。

 

受限于手机设备的屏幕大小,在手机端,通常是条漫阅读体验会更好。


那么,我们的目标就是:有没有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把页漫转换为条漫呢?


第一个想法当然是直接对漫画原稿(PSD 文件)处理,但可惜的是,绝大部分页漫发表年限已久,是没有 PSD 原稿的,部分作品图片稿件,还是扫描生成的图片。受限于现实因素,我们考虑使用第二种方案,直接对图片内容进行识别后重新排版。

 

鉴于此,为了使重新排版后的内容更加准确,我们识别了漫画内的多种主体:

  • 文本

  • 对话气泡

  • 分镜


整个项目的主要流程及用到的模型:

跨页图片合并

在上文中介绍页漫分镜时提到,部分宏大场景在印刷体上会跨越两个页码,但提供给平台的图片稿件中,会被分成两张图片,需要提前识别出这种情况,并进行合并处理,我们针对这种情况训练了 MobileNetv2 模型,模型识别并合并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还原了原始分镜。


内容识别

正确识别漫画各结构,是保证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针对不同结构的模型训练,我们搜集和标注了大量数据。

  • 文本检测模型:CRAFT

  • 气泡识别模型:Yolo v5

  • 分镜(实例)分割模型:Mask-RCNN

合并分镜

对识别出的重叠的分镜、内嵌的分镜、连通的分镜进行整合,确保不会破坏原内容

重新排版

日漫阅读方式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而国漫的阅读方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所以排版任务需要提前告知漫画是日漫或是国漫

针对跨页漫画的情况,还需要判断合并后排版方式,我们专门训练了一个模型 ResNet18 来进行识别

图像增强

因为涉及对内容的重组和生成,会影响到图片质量,在传统页漫图片本身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做一次图像增强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选用的是开源 waifu2x 模型实现对图像的增强


在实际技术落地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比想象中的复杂很多,为了不破坏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连贯性,在分镜有重叠及联通区域时,我们保留了原始分镜布局,避免拆开分镜导致的文字缺失等问题。


实际在客户端落地效果如下:

探索二:自动阅读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下关于阅读成本这个话题,这里需要明确下概念,我们这里提到的“阅读”,更广义的来讲,是包含“观看”的,所以下文的阅读,我们取阅读+观看的意义。

 

互联网内容的展现形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文字,图片,视频。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下阅读不同内容时的区别:


文字阅读,通常信息密度最大,理解成本最高,所需时间最长,所以产生的翻页动作会相对较少。

图文阅读,因为有了画面,理解成本会较低,信息密度适中,但需不断产生翻页滑动的动作,翻页较多

视频观看,动态画面,声音+画面+字幕,多种维度信息融合,用户理解成本最低,播放后无需进行任何操作

 

对比了以上三种阅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视频的优势是明显的,信息维度丰富,也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另外,当前手机都越来越大,也比较重,用户长时间滑动观看漫画时,手部会比较累。


我们思考的方向是,是否可以让用户无需任何操作,完全模拟人的阅读方式,让画面自己动起来呢?

于是我们调研了已有的一些自动阅读方案,主要有两种形式:


  1. 匀速滚动屏幕

  2. 滚动固定距离后停顿


第一种方式,阅读体验非常差,因为视觉焦点无法固定,时间稍长后会产生视觉疲劳及眩晕感

第二种方式,虽然体验会好一些,但比较生硬,无法对理解画面内容,经常会发生停留画面被分割的情况。


基于以上调研和思考,为了获得近似于人阅读习惯的无感阅读体验,我们确定了以下目标:

  • 智能计算停留画面

  • 智能计算停留时间


以上目标,也既是说:每次滑动距离不定,每个画面停留时间不定。

智能计算停留画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对漫画内容进行了识别,主要识别了漫画格子、气泡文字、动漫人脸等要素。


条漫的分镜识别,是一个重要难点,实际情况非常复杂,梳理场景、标注数据、模型训练,都花费比较大的精力,在此不进行展开。

文字识别

动漫人脸识别

识别出多种要素后,还会对各要素进行合并工作,使画面更完整,不至于产生多个过小的画面。

  1. 像素高度上有交集的分镜,进行合并

  2. 文本和分镜的合并,这里面分成三种情况

  • 文本在分镜内,这种情况比较简单,视觉单元为分镜边缘

  • 文本部分在分镜内,部分在分镜外,视觉单元边界取文本和分镜上下最大值

  • 文本游离于分镜外,处理逻辑比较复杂

最终服务端返回的数据结构如下:

客户端在拿到服务端返回数据后,会根据实际用户设备屏幕大小,重新适配计算后端返回的视觉单元数据,对于较大的分镜,会进行拆分。对于较小的分镜,会进行再次合并。

智能计算停留时间

合适的画面停留时间,符合人直觉的停留时间,不让用户产生突兀感,是这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用信息密度来确定当前画面停留时间,信息密度越大,阅读成本越高,需要停留的时间越长。关于信息密度,主要涉及以下因子:

文字个数

除了识别文字区域,我们也能识别出文字格数,文字个数越多,代表信息越多,需要停留的时间越长,通常人的阅读速度为 5-8 字/秒。

文字权重

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会设置不同的文本权重,默认文字权重为 1.0,而部分文字对于读者来说,是可以忽略,或快速略过的,比如漫画扉页中的作者、责编等信息,就像我们电影院看电影,我们也不会仔细看演职人员表一样。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也是影响阅读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文字个数,文字小,就会难以阅读,需要的时间也就会更多。我们统计并分析了部分漫画文字的大小分布情况,同时设计了文字大小的权重公式



弹幕数

某个画面内的弹幕数多少与否,通常能反映出当前画面的精彩程度,弹幕数越多,相应的也可以增加画面停留时间,让用户多欣赏一些时间

基础停留时间

即使某个画面无文字及弹幕,也会赋予画面基础停留时间


综合以上因子,图像算法团队和客户端团队,设计了智能画面停留时间公式,每个画面都有自己实时计算的停留时间。当然,每个用户阅读速度不同,在产品落地上,也允许用户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提供了多挡可调选项。



探索三:漫画视频化

在漫画自动阅读的探索中,虽然基本实现了模拟人的阅读习惯,画面能够自己动起来,但和看视频的体验,差别还是较大的。自动阅读的顺序,还是自上向下的阅读方式,而视频,则是画面持续连贯的,同时还有声音、背景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虽然漫画限于图片的形态,无法做到视频的帧率,那是否可以以切入画面的形式,同时辅以背景音乐来实现“类视频”的阅读效果呢?或者更进一步,识别出内容的文本后,是否可以用 AI 来进行配音呢?我们正在持续的探索,Demo 也已初见雏形,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和各位读者见面。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吧~ 我们公司正在大力招聘以下岗位,如果您感兴趣,欢迎发邮件到 hrzhaopin@kkworld.com


图像算法工程师

搜索算法工程师

推荐算法工程师

服务端工程师

大数据工程师

前端工程师

客户端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


作者:chaooes,2017.11 加入快看,负责搜索、爬虫、图像算法方向的业务探索和相关开发工作


发布于: 2021 年 09 月 28 日阅读数: 37
用户头像

可爱的技术宅 2021.09.25 加入

我们是快看的研发、数据、运维、测试团队,谢谢大家关注我们的页面!期待与大家交流我们的技术心得与成果!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AI技术在漫画阅读体验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