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学《郭东白的架构课》:09|法则四:为什么要顺应技术的生命周期?

作者:术子米德
  • 2022 年 1 月 24 日
  • 本文字数:1414 字

    阅读完需:约 5 分钟

🤔☕️🤔☕️🤔

  • 📖:技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作为架构师,如果设计的新架构,没有借力自新技术,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受限

    🤔:我先跳出架构师的视角,仅仅从一个人技术人的视角,我看到所谓最新的主流技术消息,普遍来自大家所谓的大厂。所以就会有种错觉,感觉这些大厂的技术文章就是主流技术,甚至会滋生误解,以为那就是要引入的新技术。可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要拎出来单独拷问,那就是大厂们的新技术,它是面临什么困局,解决什么问题,这些技术不是空想出来,更不是无中生有。当我把这些技术判定为主流新技术时,是否忽视了我面了的困局,是否忘记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跟这些新冒出的技术所解决的问题之间的交集有多大。为何我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曾经因此而犯过奇怪的错误。我写的代码跑在嵌入式设备里,可是我却曾经死命想把所谓的高并发整进我的设计方案。现在想来如此可笑。一台设备谈什么高并发,反而更要关注,相同功能的软件实现,会运行在不同架构的处理器之上,更大的约束来自内存,那种被约束到无法多缓存半帧数据的境地。也就是说,我的困局是架构体系的多样性,运行时资源的受限性。我得解决在这样的约束下,相同的代码在各处都能跑出一致的行为,在无法转身的运行时环境里,如何能够在问题出现时依然具备可诊断性。所以说,对我而言,既要关注新技术,更要抓住自己面临的困局和问题,把最合适的技术,在最恰当的时候引入,也是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扎实的方式。

  • 📖:架构设计的过程,总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商业和技术空间内。架构师做技术选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所依赖的商业和技术模块的生命周期

    🤔:趋势在变,但是趋势变化本身,有一定的规律,至少从历史经验总结出如此规律。而真正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包括任何的规律都有意外,这本身也是不变的规律。

    🤔:作为在变化潮流里的技术人,想办法认识清楚哪些技术是相对稳定的技术,哪些技术是相对前沿的技术,得有自己的认识框架和判断方法。就像贝佐斯说的以当下为定点,过去 10 年不变的事物,那么接下去 10 年不变的概率,它会明显高于一直在变化的事物。我们要找出过去 10 年相对稳定的技术,掌握这些技术能解决哪些问题,技术的原理是什么。这样可以让自己有信心和底气,会有技术的基本盘。当然这样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所以只期望有个基准收入,让生存不会是问题。

    🤔:哪些技术突破,会带来哪些问题被解决,这是判断技术价值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技术必须是要拿来解决问题,而且随着技术的突破或演进,某类问题被解决的窗口期也会打开。这类问题本身的价值,就预示着技术能在这个问题域里挖出多少矿。越是满足人类底层问题,越是满足人类本能问题,越是无尽的矿区。典型如人类对通讯便利的本能性需求,只要有技术突破能解决此方面的问题,该技术就是挖矿铲子。

  • 📖:放弃思考的三大弱点:自我麻痹、畏惧变化、路径依赖;每年留出时机,让自己深度忏悔

    🤔:这三方面不都是因为,人类当下的能耗,低于新变化后的能耗,所以本能就选择当下的低能耗方案嘛。任何变化,要么是逼不得已,不变就面临游戏结束的局面,要么就会出现潜在的高能耗而被本能性躲避。所以主动思考,就是一项逆本能的行为,如何能够说服自己,越过一次高能耗后,跨越到未来潜在的高收益。

    🤔:每年的忏悔时间,想必这是极度痛苦的心理过程。我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不过我约莫着,如果平时尽量把做决策的思考写下来,到忏悔阶段,就有当时如何想的记录,尤其是当时为何这么决策的思考,过段时间看必定更加值得再思考。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术子米德

关注

遇见每天的自己,莫忘初心,莫丢念头 2020.03.05 加入

喜欢有的没的,喜欢自言自语式笔记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学《郭东白的架构课》:09|法则四:为什么要顺应技术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