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Java 面试心得,从理论到实践!
阅读源码
程序员每天都和代码打交道。经过数年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大部分程序员都会「写」代码,或者至少会抄代码和改代码。但是,会读代码的并不在多数,会读代码又真正读懂一些大项目的源码的,少之又少。这也造成了很多错误看源码的方式。
那要如何正确的分析源码呢?

分布式架构
随着我们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和越重要,单体的架构模式已经无法对应大规模的应用场景,而且系统中决不能存在单点故障导致整体不可用,所以只有垂直或是水平拆分业务系统,使其形成一个分布式的架构,利用分布式架构来冗余系统消除单点的故障,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同时分布式系统的模块重用度更高,速度更快,扩展性更高是大型的项目必不可少的环节。

微服务
关于微服务架构的取舍
1、在合适的项目,合适的团队,采用微服务架构收益会大于成本。
2、微服务架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在拥抱微服务之前,也需要认清它所带来的挑战。
3、需要避免为了“微服务”而“微服务”。
4、微服务架构引入策略?–?对传统企业而言,开始时可以考虑引入部分合适的微服务架构原则对已有系统进行改造或新建微服务应用,逐步探索及积累微服务架构经验,而非全盘实施微服务架构。

性能优化
我们不仅仅对项目要运筹帷幄,还要能解决一切性能问题。只有深入学习 JVM 底层原理,Mysql 底层优化以及 Tomcat 调优,才能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除了性能优化之外,也能提供通用的常见思路以及方案选型的考虑点,帮助大家培养在方案选型时的意识、思维以及做各种权衡的能力。

并发编程
主要培养编程者深入了解最底层的运作原理,加强编程者逻辑思维,这样才能写出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线程并发程序。


团队协作开发
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用于监控持续重复的工作,旨在提供一个开放易用的软件平台,使软件的持续集成变成可能。 可以有效、高速的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

项目实战
要想立足于互联网公司,且能在互联网浪潮中不被淹没,对于项目的开发实战演练是不必可少的技能,也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衡量,有多少的量对等于获得多少的回报。看似简单的一个项目需求图谱,其中的底层原理,实现原理又能知道多少?

当你掌握上述我说的知识点时,相信你对于自己未来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那么就不要犹豫向前迈步走吧,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当你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迈步向前,那么差距也就会越来越大。
总结
上述知识点,囊括了目前互联网企业的主流应用技术以及能让你成为“香饽饽”的高级架构知识,每个笔记里面几乎都带有实战内容。
很多人担心学了容易忘,这里教你一个方法,那就是重复学习。
打个比方,假如你正在学习 spring 注解,突然发现了一个注解 @Aspect,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你可能会去查看源码或者通过博客学习,花了半小时终于弄懂了,下次又看到 @Aspect 了,你有点郁闷了,上次好像在哪哪哪学习,你快速打开网页花了五分钟又学会了。
从半小时和五分钟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多学一次就离真正掌握知识又近了一步。

人的本性就是容易遗忘,只有不断加深印象、重复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很多书我都是推荐大家多看几遍。哪有那么多天才,他只是比你多看了几遍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