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传统企业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
一、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转型?
许多企业随着业务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原有的 IT 建设已逐渐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尤其是在大型传统企业中,老旧的业务系统变得复杂、臃肿、低效,无法快速支撑业务的扩张。在不同的子组织中可能存在相同的业务系统模块,重复的开发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
为了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快速支撑企业对新的商业模式的探索,传统企业不得不自我革新,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二、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
(一)技术架构:传统的集中式技术架构
大多数传统企业的业务系统经历了外购、外包、自研+外包、自研等发展阶段。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之前,企业使用的技术架构大多是传统的集中式架构。集中式系统架构无法满足业务的快速扩张,同时也无法给予业务稳定的运行环境。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业务大促节点期间,可能因某一业务系统宕机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二)单体应用:庞大的单体应用
传统企业大多采用单体应用开发与部署模式,随着业务量增大与业务复杂度的提升,应用变得越来越庞大,从而导致开发效率低、耦合度高、代码难以维护。高耦合度常常可能因某一个小 bug 从而导致整个应用无法正常运行,难以维护的代码容易导致开发过程中因担忧牵一发动全身而编写更多的新代码来实现同一功能,以至于陷入应用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
(三)研发模式:低效的研发模式
在落后的技术与应用架构下,无法充分使用自动化研发工具来提升整个研发的效率。面对系统运维问题,基本靠人肉进行一一解决。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瀑布式研发模式进行需求迭代,导致软件开发周期长、无法应对高速变化的业务模式。
(四)重复建设:重复造轮子
企业缺乏统一的系统建设规划,常常采用“烟囱式”的系统构建方式,容易形成组织墙。不同子组织中因各自需要而重复开发相同、相似功能,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比如 A 组织研发的零售系统,极有可能会在 B 组织中重复研发类似功能。
(五)分散运营:分散的运营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分散的系统建设是由于企业缺乏统一的体系规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中组织的独立运作所导致的。不同组织间的各自为政,会导致运营体系的割裂,从而出现多套运营标准并行的尴尬局面,最终导致企业内耗增加、运营成本增加,最终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三、传统企业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
(一)技术体系:技术体系的提升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首先,需要逐步构建企业统一的、标准的技术体系。避免不同技术体系带来的对接、运维成本增加等问题。
(二)分布式架构:高效的分布式架构演变
其次,企业的技术架构需逐步从以往集中式的单体架构向微服务化的分布式架构转型。从架构层面完成业务的解耦,支持高效横向扩展,以支持业务量的快速增长。
(三)高效研发:研发模式的改善
另外,传统企业一般依旧采用瀑布式软件开发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确定性较高的需求进行开发,整体开发周期长、模式固化,难以适应当前新环境下复杂异变的业务模式,更谈不上支撑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基于此,敏捷软件开发模型应时而生,采用 MVP 的方式进行交付,逐步迭代、完善,能很好的支持业务模式的试错与创新。
(四)中台战略:脱离重复造轮子带来的浪费
自从 2015 年阿里巴巴提出并启动“大中台、小前端”的战略后,中台战略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首选之一。什么是所谓的“大中台、小前端”呢?其实是构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沉淀企业级业务能力,避免重复造轮子,能快速支撑前端业务灵活的变化与创新。
打造中台战略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效的手段与途径。传统企业信息系统大多采用“烟囱式”建设方式,其弊端正如上文所述,而中台建设恰恰可以完美高效的解决其所带来的痛点。
(五)统一运营:统一组织架构来提升组织能力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还是要推动业务变革与组织变革。企业信息系统完成由垂直架构向水平架构转变后,下一步可建立统一的运营组织,集中资源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运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同时规避分散运营带来的资源浪费。
四、总结
企业要成功的完成数字化转型,远远不止上述内容所能囊括,这里主要从整体框架对其进行简单阐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极大的勇气、决心与资源投入,当然带来的长远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长沙造纸农】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363ec061c3a61635a5d99cb3f】。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