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误区

用户头像
码猿外
关注
发布于: 1 小时前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误区

2020 年突入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企业被迫地开始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国家的层面企业数字化转型也被升级到更重要的位置,国有企业更要带头完成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根据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可以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 4 个阶段:在线化、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参考:思略特《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大部分转型中的企业,大部分仍住在集成化的阶段,很少真正踏入数字化的阶段。数字化转型是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困难重重,特别是较大型的传统企业,更需要企业管理层具有很大的魄力和决心,才能突破重围,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数字化之路。

最近 5 年的时间我一直专注在汽车行业,帮助汽车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走在前头的,在头部汽车企业中已经有了很多典范。然而,即便是在这些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数字化转型要关注的重点是产品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帮助企业不断提升响应能力。但实际落地过程中,很多企业会重点关注技术,这无疑给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的问题,下面就技术落地中的三个误区进行讨论。

误区一:过早跟风技术投入



数字化转型在很多企业落地过程中直接变成技术转型。技术革新确实为产品和业务提供了创新和加速发展的基础,有种观点称:现阶段不应该再讨论为什么要做技术革新,而是必须做技术革新才能存活下来。就像“现在已经不是‘为什么要上云的时代,而是你为什么不上云?’”。很多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业务突破,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效仿的成功案例。


的确,云原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可以助力企业快速的实现数字化转型。例如:企业可以借助云原生能力来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一方面借助云上通用解决方案,减少非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借助云上资源的快速构建和弹性能力,提升系统应对异常的能力;大数据能力在当今任何一个企业里感觉都是个不可或缺的能力,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采集了非常多的数据,怎么使用这些,如何通过分析数据找到企业的下一个增长点,这都需要构建了大数据能力之后才能成为可能。但是,数字化转型初期并不是都要从引入这些技术革新开始。


盲目地过早投入到技术建设中,会有以下两个问题:

  • 投入产出比极低。技术投资并不是直接就能带来业务收益,如果没想清楚技术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很难看到产出,也会让企业失去数字化转型的信心。更合理的做法应该先以最小的技术成本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验证想法,逐步完善,加大投入。

  • 难以演进的架构。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非常快,如果缺少对业务的深刻理解,直接效仿其他企业成功案例,而又没有仔细研究成功企业的架构选型原因,和可能无法适应企业自身的业务演进。大企业往往体量大,船大难掉头,跑起来需要各种决策,一旦跑起来想回头也很难,既不能体会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相反会挫伤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误区二:无法持续技术投入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期,上下同心,转型决心非常强,锐不可当,资源充足,各种平台搭起来再说,很容易误入过早或过度引入技术的误区。然而,即便是最初保持谨慎,在关键业务节点引入技术,初见成效,大部分企业容易陷入的第二个误区就是:无法持续在技术上进行投入。


这种情况通常是业务诉求非常明确,也选对了技术架构,但对技术的理解不足,在技术投入有了效果之后,无法持续投入,导致技术的架子在,但却无法保持持续的扩展性,后劲不足,无法支撑长效的业务扩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 错误的认为技术投入是一次性的,一旦有了技术框架,就可以“永葆青春”。

  • 产品迭代速度太快,无暇顾及技术架构的演进需求,甚至引入更多的技术债。

  • 不关注技术趋势,无法根据业务的长远需求提前规划技术的更新。


技术架构或方案从设计出来开始,就注定开始腐化,这往往不可逆转,因为架构设计之初的假设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的需求变化,理论上合理的方式是随着需求变化,架构重构先行,让架构始终以恰好完美满足当前需求。而实际开发中,经常是业务需求优先级更高,为了在无法完美满足需求的架构上实现需求,就增加一些特殊的实现,这种特殊性与现在的架构很不相宜,但目前只能如此,这种不相宜会作为技术债记录下来。


首先技术债的增多增加了技术架构的负担,软件系统负重前行,很难持续保持稳定的状态;另外技术框架快速迭代更新,不断解决着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及时跟进,始终无法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优势。因此,企业需要时刻保持对技术的洞察能力,也要保持持续的技术投入。

误区三:数据分析与我无关



当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渐落地,从线下业务迁移到线上业务,从单个系统提供服务到多系统集成对外提供服务,企业的数据积累逐渐增加,也成为企业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多数情况下,这些数据只是占据着越来越多的磁盘存储,数据用武之地最多的当属一些业务报表需求。对于相当一部分业务部门来说,能够将线下的业务搬到线上,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大大提升流程效率已经解决了非常大的问题,足以让人兴奋一阵子。而突破当下的业务模式,创造新的增长点,特别是用数据来突破,看起来还很遥远,应该由专门的数据分析团队来做,与我无关。


然而,要在数字化转型这场大考中披荆斩棘,拔得头筹,能够理解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创新或优化业务模式,才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数据采集和分析需要从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布局,哪些数据可以体现用户体验和产品差异性,通过恰当的埋点采集数据,构建和业务紧密合作的数据分析团队,从数据中找到未来的业务模式,方能推陈出新。


多数企业都有单独的大数据中心,数据来自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大数据部门掌管数据,但不理解数据背后的业务,虽有意却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业务部门懂业务,但对数据的使用仅停留在简单的报表层面。这种跨部门的分割天然建立了一种边界,也释放了一种数据分析业务部门不需要关心的信号。因此,要成功的完成数字化转型,数据和分析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必须从上之下高度关注。

结语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技术转型无法独立解决企业的问题,但必须以技术转型作为依托。首先要关注数字化转型真正帮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对症下药。技术就像战争中的武器,是用核弹还是步枪,要看场景,没有一定之规,切忌盲目跟风大量技术投资。其次要保持企业持续的战力,技术的投入必须在企业成本规划中占有一席之地,“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只能阻碍数字化转型进程。最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据,数据要纳入到企业的战略核心中,避免让数据成为个别部门的职责,要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用数据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和决策。



个人网站: 麻广广的博客

个人公众号:码猿外


发布于: 1 小时前阅读数: 5
用户头像

码猿外

关注

功不求戾,但求有恒 2018.10.07 加入

Thoughtworks高级咨询师,CAC认证专业敏捷教练,资深软件架构师 拥有10多年的架构设计和敏捷软件开发管理经验,专注于分布式软件架构设计、微服务架构设计和敏捷软件开发。 个人主页:https://maguangguang.xyz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技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