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构建高效 Presubmit 卡点,落地测试左移最佳实践

用户头像
大卡尔
关注
发布于: 17 小时前
构建高效Presubmit卡点,落地测试左移最佳实践

樊登有一节课讲的挺有意思,说中国有个组织叫绩效改进协会,专门研究用技控代替人控的事情。其用麦当劳来举例子,他说麦当劳其实招人标准很低,高中文凭就可以,但是培养出来的人,三五年之后,每一个都是大家争抢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麦当劳的标准化做的很好。其中有一个例子是说,麦当劳的汉堡,出炉之后,15 分钟之后没卖掉就扔了。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领导,你如何让员工遵循这个标准?而麦当劳的解决方案说起来也简单,汉堡做出来之后就放入保温箱,15 分钟后保温箱就会报警,通知餐厅经理该批次的汉堡过期了需要丢弃。

人是组织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让人去记每个汉堡的出炉时间铁定不行。而我们做工程效能,质量保障的,也同样需要思考如何用技术手段消弭不确定性,以确保更好的做组织升维。

借此,今天就想谈谈如何通过强化 Presubmit 卡点模式,落地实实在在的测试左移,让提效言之有物。


PS: 针对 PR(github 叫法)/MR(gitlab 叫法)触发的 CI 检查就是 Presubmit 模式

Presubmit 卡点模式可以包含哪些检查?


  • 单元测试,必须要有。行业内的基本认知,普及度很高。

  • 静态检查,必须要有。每种语言都有其推荐的检查工具,建议配上。

  • 集成测试/e2e,强烈建议有。

  • 系统性能基准测试,如果你在 Presubmit 阶段,能够针对系统的核心 KPI,持续自动化的做性能基准测试,用于辅助 Code Review 阶段的代码合入。恭喜,你当属于行业领先地位。


相信单测、静态检查,大部分项目都有,此处不表。本篇想重点谈谈为什么要在 Presubmit 阶段引入后几种测试类型,以及行业参考。

为什么要在 Presubmit 阶段跑集测、e2e、甚至性能基准测试?


笔者有以下几点认知:


  • 提前发现回归问题,降低修复成本。Presubmit 阶段,是研发的编码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在测试未介入的情况下,就能提供充分、即时的质量反馈,必然可以极大的提高研发迭代效率。要知道很多时候,QA 和研发都是在并行工作,手上会有很多事情在排队处理。而如果一个回归缺陷在 QA 验收阶段才被发现,那可能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研发需要重新将需求拾起,修复并再提测,很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这种情形下,隐性的成本损耗会非常大。

  • 保障提测标准,建立和谐产研关系。很多 QA 团队都会要求研发在提测上,要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这很好,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在时间紧,任务重时,必然会发生研发自测不充分,遗漏低级问题到 QA 手上的情况。所以,与其主观约定,不如用自动化建立标准。

  • 强化测试价值,增加曝光度 很多时候,QA 同学写了很多自动化,但是业务无感,研发无感。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动化就成了 QA 同学手里的玩物,不能有效交付。但是如果在 Presubmit 阶段就充分执行,不断执行,尤其是能早早的检测出 bug 时,整个团队必然会更加关注集测产物。长此以往,认可度就会比较高。

  • 测试左移,真正优雅的保障入库代码质量。谈到测试左移,我看到了太多的流程范,意识流。大家很多时候会放大主观能动性,强调尽早的参与到项目早期。这一点没错,但流程还是依赖于人的值守,但人最是喜新善变。针对回归问题,如果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必然可以极大的降低心智负担。

在 Presubmit 阶段落地复杂测试类型,有哪些挑战?


好处很多,但落地也非易事。


  • 被测系统怎么建设? 不管是集成测试还是 e2e,被测对象都是较为完整的业务系统。而要在 Presubmit 阶段执行起来,就需要通过代码,自动构建和部署整套系统。另,业务通常会有多个仓库,多 PR/MR 同时执行,所以被测环境应该是按需而起,多套并行。

  • 资源哪里来? 既然是多套环境,必然会涉及到很多资源,资源哪里来,环境如何有效管理?PR 合并之后是不是应该自动回收等等问题。

  • 使用什么样的系统和姿势来构建?  Presubmit 阶段对应的是 CI 系统,而 CI 的执行必然需要足够的快。毕竟,提个 PR,等十几分钟才有结果反馈,有点不雅。笔者经验认为,对于绝大部分的业务,CI 要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


其实深入分析,问题还会有很多。但是挑战即机遇,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价值足够大,收获才能足够多。

业界有哪些可以参考的?


七牛云


七牛云比较早的开始围绕 Presubmit 阶段建设各种质量反馈,落地测试左移。并且还进一步做了测试覆盖率收集和受影响服务分析,以及 devops 建设等工作。其使用的方案和工具大部已开源,比较有借鉴价值。



PS:想进一步了解细节的同学,可以搜索 MTSC2020 Topic: 基于云原生的测试左移技术实践 by 储培


开源工具:


谷歌


谷歌建设 Presubmit 模式的历史由来已久,其代码大仓的工作模式,也让其在这方面多了一些推陈出新。比如通过 Machine Learning / Probabilistic Safety 来筛选有效的执行用例,减少 Flaky tests 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看参考链接:


更多工程效能、测开技术、云原生相关讨论欢迎关注: BigCarlJi

发布于: 17 小时前阅读数: 13
用户头像

大卡尔

关注

致力于用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生产力 2018.04.26 加入

公众号: BigCarlJi,关注测开技术,工程效能,技术领导力,云原生等领域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构建高效Presubmit卡点,落地测试左移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