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 - 今年最骄傲的一件事(2)
前一篇说到我想申请演讲峰会的工作坊嘉宾,但难度太大,因为听众都是演讲高手。我需要在熟悉中找到陌生。
当时列出的几个主题分别是:
如何搭建演讲的框架结构
如何利用角色认知打造魅力舞台呈现;
如何让非专业人士听懂专业的事;
如何突破自己做好职业转型;
四个话题我都很熟悉,怎么选择?我的策略是人设经验+稳定+突破。首先,我有程序员背景,那么从人设角度来讲对于逻辑结构有听众光环。其次,框架结构能交付稳定性,能输出干货,有立竿见影的工具。最重要的是还能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切人,让听众重新认识结构,刷新认知。
最终,我做出了选择,就讲结构。
这些年辅导演讲,常借用导游思维支持讲者布局框架,效果很不错。这次排上用场。我拟定了主题《如何利用导游思维布局演讲的逻辑结构》。具体听众收益点:
如何像导游一样做好出行准备-如何设计开场的四件套;
如何像导游一样规划主体行程-如何利用“选,排,鲜“三字法布局演讲主体框架;
如何利用“山顶视角”像导游一样有效设计演讲的结尾;
就这样,我成功获得电话面试机会。电话里,峰会总导游问了我一问题:你这个结构和金字塔结构有什么区别”?我还真想过这个问题:“金字塔是一种相对理性的逻辑搭建,而导游思维构建的框架不仅如此还具备情感体验的顺序设计”。
这句话打动了导演。我也顺利通过了最终的面试。
如果说前一篇描述的是价值观指引我去坚持参选,那么这一篇就是向内求,深挖自身优势,切换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尝试透析事物底层逻辑,从而在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意外”的元素。
现在回想起来,利用导游思维这个方法我已想了很久,用了很久。每天都在为之注入新鲜元素。想起今年九月 #TGO 在成都举办的一场知识盛宴《行为经济学》。课程结束时,老师用了一个公式:每天进步一点点。对我启发很大。也借此分享给大家。
下一篇:记录《如何用导游思维布局演讲结构》工作坊的设计过程。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将军-技术演讲力教练】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291b593768a30efc4b6548ad2】。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