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和声是容介态——为《链政经济:区块链如何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一书作序

发布于: 2 小时前
和声是容介态——为《链政经济:区块链如何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一书作序

《链政经济:区块链如何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一书即将付梓之际,应作者吴桐君的邀请,再次为他们的力著来作序。真有一种重任在肩的感觉,丝毫不敢怠慢。

我和吴桐君是忘年之交,论年龄一个是 50 后,一个是 90 后。我们俩几乎是生活在不同时空维度的人,但却为区块链技术所吸引,有缘走到一起成为挚友。由于思想上能在一个频道上共鸣,使我们俩成了忘年之交。


我为吴桐君第一次作序,是他的《链改:重塑社会结构和经济格局》一书,当时所作的序,题为《价值重塑的和声》。而这一次,是吴桐君第二次邀我为他的书作序,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我显然就不如第一次作序时那么得心应手了。所以就一拖再拖,迟迟未能下笔,故而在此深表歉意。

吴桐和王龙的这本新书,对区块链技术的描述是十分专业的,这自不必多说。但这本书真正扣住我心弦的是:他们把区块链技术与政务管理的应用结合在一起。区块链技术如何拓展应用场景?这是我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们在本书中,已经抓住了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痛点,并且把政务体系作为拓展应用场景的切入点,凭着他们这样努力探索的思维,我认为本书所研究的方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区块链技术,是发展数字化技术的一个重要新突破口,历史也许会证明,它是数字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一直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仿生于生命基因,是一种具有“中心底层化”和“体系全息化”两个重要特征的新技术。这个技术,无疑为原有的互联网数字技术赋予了新生命。当中本聪利用这两个技术特征为基础,再加上特殊算法和加密技术,发展了在所构建的数字空间里,发掘出具有终极稀缺性的“数字物”。并以此打造出数字资产,也可谓是恰到好处。因此,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资产应运而生,并且在数字经济领域异军突起,掀起了滔天波澜,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不过区块链技术在加密数字资产上的应用,并且被疯炒之后,目前显然导致出现了一个歧义性的现象,即数字世界正在背离物理世界

笔者是为了研究信息能量在动力上的应用,而步入研究自然信息的。关于自然信息,有多少人在研究,我们不得知。但是,随着生命科技的进步,随着基因遗传密码被揭秘,宇宙中存在着自然信息已不再被怀疑了。迄今为止,人类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都是载体信息,真正存在于宇宙自然中的主体信息,仍然是一种猜想。即使是想研究主体信息,目的无非是要了解主体信息和物质的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多半也只能从载体信息入手。所以一但离开物理世界,有用的信息便失去了载体。当把有用的信息提升为数据之后,如果没有对应的物理现实,目前用途并不大。

因此,通过发展数字技术,形成数字空间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相对应,其最大的用处是,它既来之于物理空间又反作用于物理空间,从而实现价值容介态,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妙和声。音乐的单弦律是横向的,音乐的和声是纵向的。和声之所以美,是音乐多音符在纵向上的容介态。可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数字信息是元宇宙,这样的观点真难以苟同。逻辑学的思维,总喜欢找出一个逻辑起点,然后推导到它的终点,以为这样就很完美。可是事物到了终点之后,它又将怎样变化呢?逻辑学的“完美”并不圆满。不是说逻辑学思维没有用,它在局部或某阶段中的规律是合理的,但扩大到整个宇宙观,就很难让人完全信服。所以宇宙不是单元的,它是信息和物质这二元为基础的“和声”容介态。宇宙正因为是物质和信息二元的,才会出现容介态进化。所以,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仍然是完全正确的,“对立”意味着二元,“统一”便是容介态进化。如果把宇宙归纳为只有信息单元的,这就很容易使今天的数字技术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这就是我认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今天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原因。

比特币是依靠它的稀缺性,让财富向它身上依附,从而体现出它存在的价值。比特币由于依附其之上物质信息形态的变化,从而出现了价值的波动。比特币这个数据刚出现时,一开始它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物理现象,如果说“挖矿”时所耗电能是它对应的物理现象,可是为它耗费的电能已经永远逝去,因此对它赋值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得靠炒。众所周知,比特币最早的一次炒作是用它买“披萨”。前一轮比特币暴涨,是由于国际上一些高科技企业大举入市。这些国际高科技企业,为了在高科技研究方向不断烧钱,只好不断抬高市值做融资,当财务回报的现金流量跟不上时,就只能进入比特币数字资产市场去“割韭菜”。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许就是当初买“披萨”对比特币赋值的初衷。谁都看得出,那些以高科技企业进入加密数字资产市场的国家,是这场赌局游戏的庄家,它们割全世界的“韭菜”,给本国的高科技研发添加“燃料”。因此,现在很多也热衷于折腾加密数字资产的投资人,不过是把自己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主而已。做一个数字的局,然后把自己需要的故事往里装,再找机会割韭菜,对这种玩法如果不加甄别,只能是掉进了人家挖的坑。

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在物理世界中,还蕴藏着很多重要的信息,人们长期以来对它熟视无睹,未能把它的价值发掘出来。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把这样的价值要素发掘出来。所以,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更希望它所形成的数字信息能和物理现实一一对应,从而把物理世界的价值充分发掘出来。如果这个看法可以被认可的话,那么我们更关心的是:区块链技术怎么契合物理世界,以达到发展数字技术的初心。

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之后,人们面临的新问题是:如果自然宇宙中存在着与物理空间对应的自然信息平行空间(我本人一直是持有这种猜想的)。那么自然宇宙中的平行世界映射到现实社会,就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我们可以在已有的物理空间之外,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一个数字平行空间。这个数字平行空间以数字云的形式存在,从而与物理空间形成价值共振和容介态进化,以达到社会价值(也包括经济价值)最大化。目前,人们能掌握的还只是载体信息,有用的信息空间是一定要依附于物理现实的,也就是说载体信息只能是以物理现实为中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念,背离这个观念,就容易出错。

区块链技术出现以后,有一个重要概念被反复炒作。即所谓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真的是去中心的吗?显然不是!如果区块链是对生命基因的仿生的话,它是中心效率更高的“中心底层化”。而“中心底层化”并不是去中心。我对人类构建的通讯管理中心,用一个很简单的式子表示:其效率 L=2^(n+1),式中 L 表示“中心”的效率,n 表示通讯中的管理层级。当我们使用有总机交换系统的有线电话时,“中心”只有一个层级,则其效率 L=4。比如甲要与乙打电话,要通过总机丙,那么甲要向总机丙呼叫一次,得到丙的答复后是第二次;这之后丙向乙呼叫一次,得到乙的答复后又是两次,这之后才可能让甲乙直接连通,则 L=4 是说明其通讯效率要经过 4 次往复呼叫后才能连接上。如果这样的原理用在机构管理指挥上,道理是一样的。“中心”的层级越多,呼叫联系的往复次数越多,L 的数值越大,则效率越低。如果“中心底层化”之后,我们设定 n=0(0 就表示“底层”),那么 L=2,则是意味着通讯双方可以点对点直接联系上,效率是最高的。所以“中心底层化”的好处是明显的,但并非“去中心”,至少我们所了解的客观宇宙都有“中心”,恒星系以恒星为中心,月亮作为卫星则以地球为中心,任何体系都有中心,无非是显性化或底层化(隐性化)的区别而已。中心底层化之所以是隐性的,是因为中心由信息程序所构成。没有物理的中心并不等于体系中没有中心。所以“去中心化”的观点背离实际真相,这种观点对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显然无益。

所以,在数字化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不是为了背离现实物理空间。而恰恰相反,是为了让数字信息更好地和物理世界一一契合。而这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如果区块链技术只能做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而不能做别的事,那只能说目前的区块链技术还很初级,还需要努力提升和发展。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眼下的痛点,不解决这个痛点,区块链技术的生命力就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区块链技术还有第二个重要的特征,即“体系全息化”,区块链在加密货币上的应用,只是把这个特征应用于“分布式账户”。而实际上“体系全息化”的特征,恰恰是区块链技术对应于相应物理空间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它是在数字化空间里,最能够体系性地表达物理空间的技术方法。“体系全息化”在今后发展高级智能技术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个技术特征的重要意义,人们一直是重视不够的。而这也是导致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拓展不开的重要痛点。

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作者没有回避区块链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并正试图从这个方面进行探索。政务体系是物理现实的一个模拟形式,如果能把政务体系和区块链进行有效的融合应用,无疑是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拓展作出有益的尝试。希望本书能对积极从事区块链应用的探索者有很好的启示,从而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蓬勃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价值重塑的和声;而和声是容介态进化。故笔者谨以此文,权作为本书之序。

用户头像

致力于发布区块链领域专业全面的资政信息 2020.05.24 加入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联盟区块链专委会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旗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简称“CECBC”,致力于发布区块链领域最新、专业、全面的资政信息,包括政策法规、行业发展、社会热点等。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和声是容介态——为《链政经济:区块链如何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一书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