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什么

TiDB 备份恢复体系设计与思考

  • 2022 年 7 月 11 日
  • 本文字数:2383 字

    阅读完需:约 8 分钟

作者: GreenGuan 原文来源:https://tidb.net/blog/c9b77a9a


本人接触 TiDB 半年有余,本文是针对 TiDB 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的一个总结和思考,如有说的不对或者可以优化的地方,请多多指正,谢谢。


背景知识:


TiDB简单的架构分为3部分:tidb,tikv,pd
复制代码


tidb :sql 层语法解析,把 sql 语句转化为 kv 查询,同时生产语法树(后面对于 TiDB 这个产品我会用大写表示,对于 tidb 这个角色会用小写表示),如果算力不足,该角色具有横向扩展能力,我们可以理解是无状态的,今儿主角不是它,不做过多展开。


tikv :数据实际存放的地方,为达到强一致性,各节点使用的是 raft 协议,所以分为 leader 和 follow 的概念(后面具体介绍)。而最底层使用的是 rocksdb 作为存储引擎,在数据组织形式上,采用的是 kv 类型存储,也就是说你可以不用 tidb 而直接用 tikv 读取数据(这里说远了);


pd: 元信息保存 / 调度器, 先说元信息,pd 中就记录着存放哪些 region (一组连续的 kv,TiDB 的最小存储单位),而由于 TiDB 采用分布式架构,每个 region 都有 leader 和 follower 的角色,任何读写请求都会通过 leader 进行(新版本有个参数可以让你直接读 follower),leader 会分布在不同的 raft store(可理解成 tikv 实例),pd 就记录着 leader ,follower 和 raft store 的元信息,再说调度器,有了元信息之后,为提高并发度,tidb 把读和写都定义为一个个的 job,如并发索引扫描,多线程表关联,并发写等,然后由 pd 把任务下推到每个 tikv 节点;


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要说明白这个篇幅有点儿大),MySQL 是通过 redo 日志完成的 MVCC,TiDB 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完成的 MVCC,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在某一时间点的一致性快照;


Backup EndPoint: 发起备份命令的 Linux 主机,TiDB 建议和 pd 节点部署在一起;


正文:


前面这些我都铺垫好了哈,下面正文就开始咯,我们假设有如下一套架构



说明:上图,一共有 3 个 TiDB 实例,群集中有 3 条数据(当然我知道这不太可能,这里只是举栗)tikv 里面的数据分布情况如上图,每个 tikv 节点都有 leader。


tidb 原生备份工具叫 br(Backup & Restore),整个备份流程还是比较简单的,个人理解流程为:


  1. 从 pd 拿到 leader 在哪个 tikv 上

  2. 通过 MVCC 拿到一致性快照,题外话:那么咋拿到一致性快照呢?(之前说过 TiDB 内部有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垃圾就是 MVCC 产生的数据之前的版本,通过 tikv_gc_life_time 参数设置最长保留时间,超过了这个时间就会被删除)

  3. 通过 pd 把备份任务下发到各个 tikv 节点上,其中包括一致性快照的 tso(TiDB 内部产生的时间戳)和 leader 所在 raft store 的元信息

  4. 每个 region 的 leader 收到备份命令后,开始读取 region 信息

  5. 备份文件到本地 or 远程存储上


那么:最终备份就是这么个形状



说明一下:


由于 leader 分布在不同的 tikv 上,所以备份结束后的结果分布在不同的 tikv 实例上(这个 tikv 实例有可能是同一主机也有可能是不同主机),然后最终备份出来的文件为 3 种类型的文件,引用 tidb 官网上的解释为:


SST 文件:存储 TiKV 备份下来的数据信息


backupmeta 文件:存储本次备份的元信息,包括备份文件数、备份文件的 Key 区间、备份文件大小和备份文件 Hash (sha256) 值


backup.lock 文件:用于防止多次备份到同一目录(特别重要)


这里有个猜想,如果少了个 sst 还能恢复么?我就直接说了,backupmeta 记录着元信息,少一个就跟少了个 binlog 一样,所以答案是不能恢复,那么问题又来了,3 节点群集备了个“稀碎”,要是多 tikv 节点 + 多群集咋办?


这里我就又直接说了:把本次备份的 sst 文件合并到一个统一的磁盘里呗,不过就又有个问题, 备份链路长,恢复结果不可控。如果采用这种方案会有两次资源调用,一次备份是使用本地磁盘 io 资源(其风险是磁盘坏块),另外会占用网络(其风险是网络传输丢包或质量低下,这个最近深有体会)


于是 br 工具提供了 2 种玩儿法:


玩儿法一:后面假装接了个磁盘,把挂载点变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存储,如图所示,您一看就明白,这样的玩儿法好处就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没那么多中间状态



玩儿法二:在备份时真的指向网络存储(如果有权限的话需要先设置在环境变量中)我们以 ceph 存储为例,如图您一看就有点儿懵,不过两句话就能解释明白



说明:


绿色框里的是 backup endpoint,直接发起备份命令,他和 pd 节点在同一台 linux 主机上;


黄色的代表整个 tidb 群集;


pd 节点连接着群集和 br 工具来获取备份元信息;


不过在实际落地时有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由于 ceph 中没有文件夹的概念(当然可以硬编码意淫成文件夹), 所以最终的备份结果在 ceph 中就长这样,对于有强迫症的同学确实比较难以接受


mysqlbackupmongobackupbinlogbackuptidbbackup_clusterA_20210425tidbbackup_clusterB_20210425tidbbackup_clusterA_20210426tidbbackup_clusterB_20210427
复制代码


最后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备份到远端的:


第一,灾备的意义就是防止灾难,防止本地炸了之后备份无法读取;


第二,点在恢复的时候,为了保证数据可用(不缺少某个 sst 文件),官方建议要把所有的 sst 文件分别拷到所有要恢复的主机上,如果群集体量大,确实不太方便;比如备份结果集为 10G,3 个节点就要分别把这 10G 的 sst 拷贝到 3 个 tikv 实例上,最终的数据量就是 30G


最后的最后对这个架构还是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


  1. 增量备份问题:br 只是基于全库的一致性备份,对于增量备份我们可能还需要借助 dumpling 等 tidb binlog 工具,而由于分布式架构 dump 工具要部署在各个 tikv 节点上,希望有个更轻量一点儿的工具。来搞定指定时间点恢复,这里我和 TUG 的各位大佬学到了一个小技巧:把 GC 时间调成 1 天,然后 1 天 1 整备,当然 GC 时间长会有维护各版本的性能损耗,请自行斟酌哈。

  2. 备份恢复更原生化一些,比如,我可以把非 tidb 的各种参数都打包好,然后直接 tiup br clusterA


发布于: 刚刚阅读数: 2
用户头像

TiDB 社区官网:https://tidb.net/ 2021.12.15 加入

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是由 TiDB 社区中布道师组委会自发组织的 TiDB 社区优质内容对外宣布的栏目,旨在加深 TiDBer 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一起构建有爱、互助、共创共建的 TiDB 社区 https://tidb.net/

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
TiDB备份恢复体系设计与思考_实践案例_TiDB 社区干货传送门_InfoQ写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