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创始人:团队研发效能应该如何管理和度量?
「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管理真言,将「研发效能」送上了话题之巅。随着互联网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更多的研发团队开始重视效能管理,诸多企业也纷纷投身于「效能革命」中。
当一些企业埋头攻克「效能提升」难题时,另一些声音则指出,我们现在对研发效能所做的所有尝试,都是在努力奔跑,以尽可能地停留在原地。根据熵增定律,由于软件复杂度增加、团队规模扩大等诸多原因,组织内的研发效能必然会越来越差,而企业能做的只是尽量减缓其恶化。
研发效能真的不能被提高吗?效能提升应该怎么做?为了探讨研发效能的更多可能性,LigaAI 与两位创始人展开了一次长谈。从概念到度量,从目的到指标,我们来聊聊研发效能的「道与术」。
妙谈嘉宾 | LigaAI 创始人周然 & 联合创始人张思
内容整理 | LigaAI
01 如何理解研发效能?
🔴LigaAI:研发效能是什么?敏捷团队的研发效能,跟传统开发团队的研发效能是一致的吗?
🔸张思:研发效能的本质是企业持续性地交付高质量业务价值的能力。这一点对任何类型的企业都是一致的,但效能跟效率是不一样的,效率更关注个体,效能更侧重团队。
对交付型企业而言,核心业务价值是客户交付物;而对产品型的企业来说,业务价值是更好的用户体验与使用数据。
🔸周然:我们关注研发效能一定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思考如何更快地向客户交付价值,而不是只关注速度。
「企业如何更快地交付价值」——这会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使用流程优化工具或建立软件工程规范等。理论上自动化工具越多、代码越规范、代码质量越高,组织的研发效能就会越好。
🔴LigaAI:为什么研发团队一定要关注研发效能?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然:从最终结果来看,我们认为不关注研发效能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麦肯锡对 440 家大型企业的技术高管做过深入调研,出具了《关于开发者速率(DVI)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指出,DVI 指数高的企业,其总股东回报率较其他公司高出 60%,营业利润率高出 20%,并且在客户满意度、品牌知名度、创新性等方面都表现得更好。
这里 DVI(Developer Velocity Index)就可以理解为我们今天讨论的研发效能。这个数据论证了关注研发效能对企业的重要性。
🔸张思:这背后有三层原因。首先,时代已经改变了。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红利见顶,已经过了不计成本做研发也有高回报、强调快速投入产出的粗放型发展阶段。在精细化管理的当下,关注研发效能就是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其次,竞争压力变大。Gartner 预测 2022 年全球 IT 支出为 4.5 万亿美元,同比 2021 年增长 5.1%;同时,2021 年全球 IT 支出占全球总 GDP 的 4.3%。很明显,企业在软件方面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且研发投入占比很高。也因此,企业只有足够重视研发效能,才能更好地构建以技术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研发效能正在制约许多企业的发展。在过去,消除速率瓶颈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扩大组织规模——招人。但是,增加成员是无法提升整体研发效能的。业务侧持续投入,研发侧的价值交付没能跟上,就容易导致业务团队和研发团队的紧张关系,甚至影响企业发展。
无论是从时代趋势,还是外部竞争,抑或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关注研发效能都刻不容缓。
02 研发效能能量化吗?
🔴LigaAI:下面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研发效能可以被有效量化吗?哪些量化指标值得关注?
🔸张思:研发效能度量已经呈现出了可量化趋势。效能提升一定会带动其他维度的增长,比如客户满意度,所以大方向上,研发效能是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呈现的。
但是,由于效能的度量具有滞后性,要实现完全、精准地指标量化十分困难。许多企业非常容易陷入僵化的过程指标陷阱之中,最终导致「指标」本身成为研发效能的瓶颈。最典型的「反模式」案例就是诺基亚敏捷测试(Nokia Test)。
对刚开始度量研发效能的企业,更建议先从高维度、大方向的标准入手。在引入自动化工具实现一定程度的效能水平提升后,再迭代式地探索精细化指标的度量和管理实践。
🔸周然:我也赞同研发效能不太可能被完全量化。因为研发团队不同,成员不同,这些天然的差异就限制了研发效能不可能套用「通用公式」。
但还是存在代表性指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具象地管理和度量研发效能。比如敏捷开发中一个重要指标——Cycle Time,周期时间。
在软件开发的语境里,可以理解为研发从开始工作到交付上线的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概念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
代码质量:代码是否需要多次返工;
测试水平:提交的代码多久能被评审、合并;
自动化能力:代码能否被快速地自动化测试、验证、部署和发版;
代码修复频率:新功能代码上线后,间隔多长时间需要进行修复和改动。
Cycle Time 看似是一个小指标,但其背后存在许多的流程和逻辑提升的可能。相比代码行数、Bug 数量这种不靠谱的度量标准而言,Cycle Time 是可行性更高的选择。
🔴LigaAI:目前提到的度量指标似乎分了两类:一类是 DevOps 等自动化工具的使用程度,另一类是基于开发者本身工作和协作方式的优化,比如代码规范、代码质量等等。
🔸周然:对,但还不仅是这两个方面。像麦肯锡的 DVI 报告就引入了 3 大方面、13 个领域的共 46 项效能度量指标;其中很多指标看似与写代码毫不相关,但最终也会影响研发效能。
第一类是纯技术类指标,比如基础设施、工具应用、测试自动化等;
第二类是具体的工作实践,包括 CI/CD 能力、代码评审、敏捷方法论应用等等;
第三类偏向团队文化建设,包括自组织团队组建、团队协作、共识建立、信息共享等。
图片出自《关于开发者速率(DVI)研究报告》
🔴LigaAI:前面我们说「研发效能是要更快地交付更高质量的业务价值」。好像评估交付的速度和质量的指标有一些了,那「业务」的价值衡量是否也能纳入度量?
🔸张思:对业务价值的评估应该是研发效能度量的第一步。我们非常反对,团队只关注写代码的速度和质量,却忽略其对应的业务价值。
正如敏捷开发原则所说,要先交付最有价值的产品。成熟的需求/业务价值评估模型,可以帮助研发团队综合业务重要性、工作量、对收入影响等因素,合理进行优先级排序和产品规划。
🔸周然:业务价值的评估经常被忽略,但它非常重要。纵使你的各项过程指标都非常好,自动化工具完善、协作顺畅紧密,但是你没有向客户交付最有价值的产品,没有为公司的业务贡献最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情况下,研发速率再高也没有意义。
基于速度和质量的优化指标,都是在「更正确地工作」,即「Build the things right」,但 LigaAI 提倡「Build the right things」——比起正确的方式,做最有价值、最正确的事更重要。我们也正在努力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更轻松、更高效地选择更正确的事。
03 提升研发效能的本质是什么?
🔴LigaAI:一些批评观点认为,度量研发效能是在扼杀创造力。两位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张思: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在管理中我们一定要明确关注研发效能的目的。
我们不想建立「研发效能—工作量—绩效考核」的反射链。提升效能不是为了横向考核绩效,而是用于统一团队目标,更好地评估自身的变化与提升。
出于这个目的展开的研发效能度量,不会扼杀开发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反而有助于团队成长。
🔸周然:这本质上也是「自驱动」和「高效能」的矛盾问题。管理者一旦将研发效能与 KPI、绩效考核挂钩,就难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建议所有用于度量研发效能的指标,一定不要与绩效挂钩。
同时,管理者要理解,研发效能不是一个可以被绝对度量的概念;量化指标虽有参考价值,但不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保证:数值足够高,研发效能就一定好。
其次,观点的产生与组织文化有关。领导型组织更容易催生「效能即 KPI」的观点,因为大家都围绕着既定 KPI 展开工作。而自驱动的敏捷型组织不同,成员们会自发地关心「如何更好地向客户交付更多价值」,且不甘于现状。
自驱动文化主导的研发团队在关注效能的同时,会主动地迎接创新和挑战。这是相辅相成的。
🔴LigaAI:量化的本质是为了提升。那么合理量化后,效能指标可以被提升、逐步提高吗?
🔸张思: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比如引进先进的自动化工具,为团队释放生产力,这就提高了时间利用率,提升了团队效能;在流程调整层面,从串行的、瀑布式的开发,调整为并行的敏捷开发或矩阵式组织架构,又可以进一步提升交付速率。
但效能提升的可感知程度是会降低的。效能管理是一场长线战役,它的整体提升趋势比较像一条波动式上升的对数函数曲线。
研发团队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或工具的初期,会明显感觉到研发效能在快速提升。大型团队在最初可能还会先经历一个效能降低的过程。这是团队必要的适应期,是导入变革不可避免的牺牲;但只要熟悉新的改变,组织效能就会恢复快速上升的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适应了新的管理方式、熟练掌握新工具后,效能的提升会趋于平滑,但依然会缓慢上升。这也是一些团队感觉不到效能提升,甚至觉得效能在降低的重灾区。
前期对提升的感知太明显,或对新技术的期待过高,都容易在后期出现「增长乏力」的错觉。但相应的,此时也是创造增长新拐点的时刻,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新的量化指标和提升方案,开启下一阶段的效能管理。
🔸周然:另外,研发效能的提升一定是永无止境的。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首先,研发效能的量化指标几乎不可能被全覆盖。效能提升不止有麦肯锡报告提出的 40 多项影响因素,还有更多未被提出的、甚至未被挖掘的指标。它们都可能帮助企业突破效能瓶颈。
第二,随着新的技术和工具的出现,同一指标的提升空间也会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引入自动化工具,可能只能实现 10% 的效能提升;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自动化工具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升 10%。科技的发展会为效能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也是一个不会止息的过程。
在不同时期选择性地关注和提升不同的指标,再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展开强化,组织的研发效能就可以被持续提升。
04 LigaAI 与研发效能提升
🔴LigaAI:作为新一代智能研发协作平台,LigaAI 如何帮助客户提升研发效能?
🔸张思:在执行操作层面,LigaAI 能支撑的场景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帮助客户提效的同时,LigaAI 还能为其释放更多的创造力。
通过 RPA 技术和【智能助理】功能,LigaAI 能以自动化处理的方式,帮助客户完成许多重复机械的手动作业,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生产力。
第二,通过「IDE 插件+智能助理+IM 工具」,打通研发全流程,LigaAI 能为所有组织成员提供不被打扰的工作环境。无论是产品经理、开发者、业务人员,都可以在最熟悉的工具场景里,沉浸式办公,专注且高效地完成工作。
第三,LigaAI 能够帮助研发组织向并行化协作转型。通过流程自动化,建立组织上下游的紧密关系,加速类并行化的智能研发协作模式形成,为研发团队赋能。
🔸周然:除了工具层面的客户赋能,我们也期待 LigaAI 能为客户注入一些组织文化层面的创新活力,包括但不限于共享文化建设、自驱式协作以及业务价值感知等等。
我们希望带给客户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它不仅体现在工具效率的助力上,也包含建立业务和研发的链接、落地敏捷方法论、轻松完成规划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
# Liga 总结
研发效能是企业持续交付高质量业务价值的能力,与工具应用、工作习惯、协作方式和组织文化等因素都有关系。
它可以被有效量化,但无法实现绝对的、精准的度量;没有任何一项度量指标能保证,只要数值够高,研发效能就一定会好。
不要将研发效能与绩效考核挂钩,且量化效能时,业务价值会比交付速度和质量更加重要。
科技发展与管理变革都可能为研发效能创造新的增长拐点,这也是实现效能持续提升的关键。
更多创始人对话内容,请持续关注LigaAI;践行更好的敏捷,LigaAI@新一代智能研发管理平台与你一路同行!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LigaAI】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ef7029458d77ea07b32ca6e95】。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