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云覆雨——前景理论之隔离效应
这篇讲讲前景理论中的隔离效应,其实这个效应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雷斯多夫发现的,在之前的文章的讨论过。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更容易注意事物的不同点,而非相同点。在前景理论中,这一效应有更深层次的体现。
先来说个卡尼曼做过的心理实验,给参与者提供了两个场景。这两个场景下,参与者都被预先给予了一笔钱,然后在两个选项中二选一。
场景 1,先给参与者 1000 元,然后可以选择:
A:50% 的概率再获得 1000 元,50% 的概率不再拿到钱。
B:肯定能再获得 500 元。
场景 2,先给参与者 2000 元,然后可以选择:
C:50% 的概率损失 1000 元,50% 的概率不损失。
D:肯定损失 500 元。
你会怎么选?大多数人会在场景 1 中选择规避风险的 B,在场景 2 中选择厌恶损失的 C。乍看起来并不奇怪,按照前景理论的解释,人性本就如此,有风险的收益和确定性的损失都不喜欢。
但细想一下,其实 A 和 C 是等价的,B 和 D 也是等价的。不同的是我们对问题的表述方式。在刚才的实验中,参与者都因为隔离效应下意识地忽略了先给的初始金额起到的作用。实验中就是用调整初始金额的方式,把问题分别描述成场景 1 的获益、场景 2 的损失。用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可以改变人类决策,也叫做框架效应。我理解,就是匡。
决策之所以会有隔离效应,其实是人脑进化的结果。记住选项的每一个细节,很容易造成认知负荷。只关注差异,有助于我们减轻比较带来的压力。但是,有时候走捷径是有代价的,会造成决策风格的不一致,甚至错误。
设定问题的人有意识地调整问题框架,就可以操纵人们的决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果想要人们产生购买行为,就要用积极的方式描述你的商品。比如,宣传消毒湿巾,说“能杀死 99%细菌”,要比说“只有 1%的细菌可以存活”,更容易让人想买。
重度游戏中售卖的限量皮肤,除了表面上好看那么一点之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稀缺。游戏厂商成功地通过控制稀缺度,把外观定制问题,重新调整为社交炫耀问题。这和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品、艺术品也是一样的道理,实用价值、美学价值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那么高,溢价来自稀缺。而稀缺就是一个说法,比如钻石。
近年休闲游戏市场中,流行在某个基础玩法之上附加一个额外玩法,比如三消加上装修、三消加上换装,实际上也是一个调整问题框架。突出和其他的产品不同,才有可能在同类产品中突颖而出。
研究表明,只要我们更仔细地考虑问题,对问题有全面了解,就可以有效降低隔离效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The Impact of Framing, Anchorpoints, and Frames of Reference on Direct Mail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Gerald E. Smith, etc.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Justin】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c805fd491ca4869a5bbccb494】。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