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Meta」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已挤满科技巨头!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 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2 月整理)原创报告(共 195 页)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备注“称呼+所在公司+职位”或者“已加入星球”(非备注,不添加);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正文:
2024 年四季度以来,一向秘而不宣、内部战略研发人形机器人的车企纷纷对外展示旗下人形机器人最新研究成果;全球顶尖科技大厂英伟达、谷歌、OpenAI 等也纷纷宣布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消息。

2025 年 2 月 14 日,据彭博社报道,【Meta】正大力投资于基于 AI 驱动的仿生人形机器人,计划“打造能够像人类一样执行任务并帮助人们完成体力活的机器人”,目前公司已在其 Reality Labs 硬件团队内成立了一个新的子团队专注于这一项目,目前新团队将由原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公司 Cruise 的 CEO Marc Whitten 领导,并计划今年招聘 100 位工程师,且将直接向 Meta CTO Andrew Bosworth 汇报工作;Meta 计划开发自己的人形机器人硬件,初期将专注于家务;有科技媒体报道: Meta 更大的野心是为机器人制造底层人工智能、传感器和软件,以供其他公司制造和销售,目标是成为机器人行业的“安卓”,定义整个平台;Meta 已开始与包括 Figure AI 在内的机器人公司讨论其计划。
小编极早期文章: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最好结局可能是被收购中,提到一个观点:人形机器人赛道,特斯拉后续会是头部,后续也会有初创公司跑出,但对于国内或者全球大多数初创公司最好结局是被科技大厂收购。
随着行业发展,越发有一种趋势:人形机器人终是巨头的游戏,绝大数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将倒在商业化进程中;这也是[摩根士丹利]报告将科技大厂和车企作为未来人形机器人主流玩家原因。
2025 年 2 月 6 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布最新人形机器人研报: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 100:全球人形机器人价值链梳理)。
Humanoid 100 清单清单中的公司被分为三个主要类别:“Brain”(大脑)、“Body”(身体)和“Integrators”(集成商),并将集成商部分细分汽车制造商、消费电子公司、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公司、传统机器人公司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纯粹玩家,并重点强调了汽车制造商(车企)和科技大厂(互联网和消费电子)。
有关摩根士丹利最新人形机器人研报详细解读,查看往期文章:深度解读「摩根士丹利」人形机器人最新研报:100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
目前全球已有 15 家知名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其中国内 11 家;有关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详细梳理,查看往期文章:车企及自动驾驶背景创始团队,已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最强”派系!
小编往期文章:2025年,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有提到一个观点:若众多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对于初创公司绝对是毁灭性冲击。
目前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仍旧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具体成果展示。
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有优势也有劣势;正如小编所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 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学术+工程问题,各类要素缺一不可。
接下来小编将详细梳理全球科技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附梳理表格):
... ... ...
接下来小编详细梳理国内外科技巨头/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目前进展,分析入局优势、劣势,以及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层面研究进展(附全球科技市场和车企入局具身智能赛道梳理表格);并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赛道

注:深度了解“具身智能 &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交流学习

——
近期精选文章:
1、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在内,仅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马斯克:YES!!
5、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9、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11、人形机器人构型之争:五指灵巧手 or 夹爪,双足 or 轮式
版权声明: 本文为 InfoQ 作者【机器人头条】的原创文章。
原文链接:【http://xie.infoq.cn/article/25d9c5307c2a813949a11d30a】。
本文遵守【CC-BY 4.0】协议,转载请保留原文出处及本版权声明。
评论